《伤逝》解读

时间:2023-06-07 01:06: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伤逝》解读

作者:李慧慧

来源:《北方文学·下旬》2013年第12

要:《伤逝》作为鲁迅唯一的一篇爱情题材小说,作于与许广平恋爱之后,这样的创作时间决定了这篇小说与他们之间的恋爱有着一定的联系。而通过对小说人物以及故事情节的分析我们发现《伤逝》其实是鲁迅在自己恋爱的亲历上对未来生活所作的一种悲剧式经历,是他自己所恐惧的一种结局。

关键词:《伤逝》;创作灵感;恐惧

写于1925年的《伤逝》因其题材的特殊性和内容的晦涩性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目光,可称得上是鲁迅小说中争议最多的作品。

虽然很多研究者在《伤逝》中看到了鲁迅和许广平以及他们恋爱的影子,但因鲁迅曾说:我还听到一种传说,说《伤逝》是我自己的事,因为没有经验是写不出这样的小说的,哈哈,做人真愈做愈难了。而且如果说子君就是许广平的话,小说中的子君死掉了但许广平当时却好好的活着。所以本文通过鲁迅和许广平的恋爱来解读《伤逝》,并不是通过作家的生平事迹来坐实小说的故事情节。《伤逝》是小说,小说就带有虚构性。但《伤逝》作为鲁迅唯一的一篇爱情小说,正好作于与许广平恋爱之后,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篇小说虽不是写他们的恋爱故事,但却与这件事有着内在的联系。

1925年在个人的孤独中沉寂过久的鲁迅遇到了许广平。在写给鲁迅的第一封信里,许广平给自己的定位是一个小学生。而鲁迅在刚开始的回信中,也正是充当着一个语重心长的先生。他们谈及的也大都是学潮等问题,但随着书信往来的增多两人的感情有了微妙的转换,成了彼此的倾诉者。到7月底鲁迅已在一封信中讯问道天只管下雨,绣花衫不知如何?想来此时他们的关系已经非常亲密。根据他们当时的一些文字材料,可推断他们是在10月到12月期间确立的恋爱关系。陈漱渝则明确指出他们是在1925年的1020日确立的爱情关系。根据陈漱渝的说法,那写于19251021日的《伤逝》就是作于他们确定爱情关系的的第二天,所以我们很难否认作于此时的鲁迅一生中唯一的一篇爱情小说与表达他们之间的爱情无关。在和许广平恋爱后,鲁迅肯定会对他们未来的生活加以考虑,而此时内心极度绝望的他想到了最为悲观的结局——《伤逝》。


如果说《伤逝》是鲁迅在自己恋爱的亲历上对以后所作出的一种想象,那小说中的涓生必然带有鲁迅的影子。但很多人否认《伤逝》与鲁迅和许广平恋爱之间的联系正是因为涓生与鲁迅有着很的差异。但是如果我们对小说中的人物进行分析就会发现他们之间也不是毫无联系,而是鲁迅对自己的性格作出的假定性发展。

《伤逝》中的涓生被局里免了职只能期寄以靠教读和抄写为生。而现实中,鲁迅被免去了教育部佥事的职务,之后的他也是靠教书和卖文为生。鲁迅与涓生在上的相通之处是容易被发现的。人们所不能理解的是本质上自私卑怯的涓生何以会是鲁迅?

少年时期的家道中落,中年经历的新文化陣营分化,使鲁迅内心充满了黑暗。鲁迅总觉得灵魂里有鬼气和毒气,但这鬼气除了思想的黑暗还有着自私的成分。鲁迅非常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他至死都在号召人们反抗并扑灭阻挡他们生命发展道路的任何一个人。在与许广平恋爱的亲历上,鲁迅内心的绝望让他对以后的生活做了悲剧式的发展。而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重视让他觉得当生存成为第一要义时,他心中的鬼气会让他成为一个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私卑怯的人。由此可知《伤逝》中的涓生是鲁迅在预设的悲剧情境下对自己的性格作出的假定性发展。

鲁迅与许广平相恋后,虽决定了我可以爱,但此时的他心中仍有许多的顾虑。本来师生恋已为中国传统思想所不齿,更何况鲁迅已有名义上的妻子,个人生活随时可能被人抓住把柄加以大肆歪曲嘲讽。这些现实中的障碍都是鲁迅所必须考虑的,而且因为这些所产生的社会舆论可能会断绝他的经济来源。

鲁迅当时所从事的职业是非常看重德性的,与许广平的恋爱很可能会害他丢掉谋生的出路。而鲁迅又深知钱对于一个人生存的的重要。鲁迅极其捍卫自己的经济权利,1925年被免教育部的职务,而他坚持要打官司也是在捍卫自己的经济权利。如果任由这样的处罚不管那会使人认为他也许真的有结合党徒,附和女生的行为,这可能会影响到他将来就职的机会。而与许广平恋爱,鲁迅深知一些道德家势必会给他按上一些道德败坏的罪名,而这对于靠在大学里教书谋生路的鲁迅来说可能是致命的伤害。他害怕与许广平同居后,会被社会所不齿,因而丢掉了工作断绝了经济来源。鲁迅更害怕当生存成为第一要紧时,他会像涓生那样为了自己的新生把责任推给对方以致害了对方。这样的结局在鲁迅心里变成了深深的恐惧。

作为普通人的鲁迅,也有只属于自己的情感体验。在与许广平恋爱后,他对未来的生活产生了恐惧而这种苦恼又无人诉说,所以他写作了《伤逝》以发泄自己内心的情感同时也用来警示自己避免走上《伤逝》的结局。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小说全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 [2]周作人.知堂回想录[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

[3]谢世洋.兄弟情之哀还是国民性之叹?[J].南昌大学学报,2003年,第 2期。 作者简介:李慧慧(1987.2.2-),女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阳邑镇人,河北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d7b1c3e06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