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料 S版小学语文第五册 13. 古诗两首之(绝句)观摩课教案与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绝句)是S版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首古诗,这首古诗仅有二十八字,描写的景物却极有特色。诗人寓主观之情于客观之景,寓胸之意于实在之物,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尤其是诗人巧用数字入诗,“两〞“一〞“千〞“万〞四字,虚实结合,时空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它通过描写春天里杜甫草堂附近的春色,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喜欢,表达了诗人愉悦之情。 学情分析 (绝句)首古诗琅琅上口,便于记诵,也可能多数同学已会背,但估计学生对“窗含〞“西岭〞“东吴〞等词很难理解,还有对这首古诗的最后两句也很难理解,教师必须在教学时进行点拨,之后让学生去读悟,去体会,去感受,去理解,然后让他们串讲诗意。要求不宜过高,不搞字字落实,只要能说出诗即可。 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能正确认读诗中的生字,理解“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绝句)。 2、通过预习并利用课件援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欢的感情,培养审美情趣。 3、通过本课学习,激起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并提高鉴赏能力。 . 教学资料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诗歌,能正确认读诗中的生字。。 2、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窗含〞“西岭〞“东吴〞等词及相关诗句的意思,想象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3、品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重音,引导学生体会语感。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1、上课伊始,我先让学生依据自己查到的资料介绍作者,然后,我再用充满激情的言语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通过播放课件,把学生引入画面之中,从而导入古诗的学习。 2、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进一步理解古诗的内容,将零散的事物组织成一幅完整、隽永的图画,提高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 3、教学时,朗读贯穿教学的始终,从自由练读到品析美读再到深情诵读,学生把诗所展示的形象与诗的音律、节奏结合在一起,进而感受诗人欢快激扬的感情,升华了诗情。 4、由于我在引导学生品赏古诗的美这一环节,用多了一点时间,所以导致这一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显得仓促了一点。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da25ca301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