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七夕新的节日习俗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七夕节作为传统节日之一,在全国各地有“乞巧节”“七月七”“女儿节”等多个名称。 将“七月七日”作为一个节日记载并加入乞巧元素,最早出现在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搜神记》中云:“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之‘相连绶’。”在汉时后宫之中,七月七日是宫女们操练女红、寄望爱情长久的一个日子。从这一点看,当代将七月七认定为“中国情人节”是有历史依据的。唐代韩鄂《岁华纪丽》卷三引《风俗通》写道:“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第一次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七月七日称为“七夕”。 清中期后,传统七夕节开始由盛转衰。清嘉庆年间,已有乞巧等风俗式微的记载。民国时期,七夕活动逐渐衰落的报道屡见于书籍和报刊。新中国成立之后,也有多个地区民俗资料中表明“此俗现已绝迹。”七夕节及相关风俗大有从人们生活中消失之势。 2002年,河北省文联等多家单位在河北石家庄市联合发起了一场名为“七月七爱情节”的七夕庆祝活动,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城乡居民竞相参加其中的金婚、钻石婚“百佳”评选及“十大巧女”评选等活动,人数逾十万人次。之后,进一步丰富了活动内容,为广大青年男女提供相识相知的机会,更有专家学者参与其中进行七夕专题研讨,为七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学术支撑,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民间开始自发将带有淡淡忧思的七夕镀上了“勇敢追爱”的当代色彩。而七夕与商业的结合、“七夕经济”的崛起,也自此而始。之后,七夕“中国情人节”的身份逐渐深入人心,热度逐年增加,更是商家们追捧的商机。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甘肃西和的乞巧节、广州天河的乞巧习俗、浙江温岭的石塘七夕习俗、浙江缙云的张山寨七七会、湖北郧西的七夕习俗分别入选第二批、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每年七夕到来时,这些非遗项目所在地会组织戏剧表演、乞巧街市、斗巧活动、巡游祈福、成年礼、七夕文化旅游节等配套活动,还会以音乐节、自行车骑行大赛、文化旅游和经贸洽谈会、爱情马拉松等当代节庆方式庆祝七夕的到来,促进传统节俗在现代生活中的传承与发展。 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我们要更好地挖掘利用七夕宝贵的文化资源,实现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一是立足文化自信,借助国风热潮,将更多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节日活动,丰富七夕节的文化内涵;二是通过文旅融合,在七夕非遗项目所在地推出精品化、特色化旅游产品,提供丰富的节庆消费场景;三是融入大众生活,凝聚多方力量,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新的节俗文化,促进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的发展。 人生是一出戏 许多年前,在西安秦腔院看过一出《风筝误》。当时只当是才子佳人戏,多年后再看,却看出了理想与现实的盟姻。书生与佳人,生活在痴情爱欲的海市蜃楼里,倒是周边的小人物,有着清醒十足的生活洞见。 《题鹞》一折,世故的是一个小书童,他对寒门才子的风月想象给予了善意的打击,道理很简单:“如今的人,只喜势利不重孤寒,若查问了你的家世,家世贫寒,连诗的成色都要看低了的。”说白了,就是价值观。朱门柴扉,总不相当,才子却是看不到的。书生们总是很傻很天真,要想成事,还是得靠心明眼亮的身边人。他们说出粗糙的真理来,并不显得突兀。这些真理即使以喜剧的腔调表达,内质仍有些残酷,然而,大团圆的结局又令人安慰。因为这圆满是经历了磨砺与考验的,有人负责演戏,有人负责现实,人生才由此而清晰妥帖,真实而有温度。 人生如戏,戏若人生,这是根基庞大的悖论。将戏当成人生来演,“戏骨”所为,是对现实的最大致敬;而将人生过成了戏,则要被称为“戏疯子”。庄生晓梦,有人要醒,有人不要醒。没有信心水来土掩,醒来可能更痛。 所以大多数人,抱着清醒、游离、戏谑的心思来过生活,把激荡宏阔留给艺术,希望两者间有分明的壁垒,终究还是理想化了。譬如文字,总带着经验的轨迹。它们多半关乎人事,或许大开大阖,或许只是一波微澜,提醒的,是你的蒙昧与成长,你曾经的得到与失去。 岁月如斯。以影像雕刻时光,离析重构之后,要的仍是永恒或者凝固,而文字的记录是一种胶着,也算是对于记忆的某种信心。人生的过往与流徙,最终也会是一出戏。导演是时日,演员是你。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ec3a61260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