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科研工作者应具备的科学精神和品质 ——Eunice ‘我的梦想是用古老的中医药,促进人类健康,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享受到它的好处。’拥有如此伟大理想和救世情怀的屠呦呦,她的名字、她的事迹和荣光,已被全世界熟知。她从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首先从中药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这项成果已在全球医学界临床运用,每年可挽救数以百万疟疾患者的性命,为促进人类健康和减少病患痛苦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在中华科技史上书写下又一段传奇。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一经传开,各大媒体和民众便开始争相追问屠呦呦是谁,迫切的想要了解这位杰出的科学家,看看她是怎样的不平凡。却渐渐发现,她既没有博士学位、留学经历,也不是两院院士,只是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一名普通的研究员。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引人思考。卫生部部长陈竺曾如此评价屠呦呦等人:要想做出真正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工作,需要切切实实沉下心来,耐得住寂寞,过于重视短期论文的发表或过于强调短期的应用而轻视基础研究,都是不行的。强调的是一种踏踏实实做科学的精神和品质。 关于科学精神,江泽民曾提出: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面对科技发展和各项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通过研究和反复实践,不断创新,不断前进; 热爱科学,崇尚真理,依据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进行决策,按照科学规律办事;勤于学习、善于1 / 5 思考,努力用科学理论、科学知识以及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武装自己;甘于奉献、攀登高峰,为祖国为人民贡献一切智慧和力量,敢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困难和艰险,始终勇往直前。 2 / 5 然而当前中国科学面临一种普遍的创造力匮乏现象,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至今连续7年出现空缺,说明我们社会的创新能力、研发能力明显在衰退。科技工作者不安于本位醉心名利偷懒讨巧的风气,在科技界也是人所共知的现实。屠呦呦等人取得的成就,对此理应产生触动。在他们那一代科学家所处的物质条件极度贫乏的年代里,尚且可以取得如此骄人的突破,而在今天这样一个人力物力财力都已充分具备的阶段,却不能取得更深入的进展。无疑地,在今天这已经变成一个需要集体反思的现象。 我作为一名医学研究生,将来也要从事科研工作,屠呦呦的事迹触动我最深的是不仅要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更要努力传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科研精神: 首先,要拥有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青蒿素的成功提取是在历经了190次的失败之后,才姗姗来迟的。在今后,我将努力学习老一辈科学工作者的勤勉尽责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将老一代的科学家们的事迹当作一种值得珍视的品质传承下来。科学成果的获得来之不易,尤其需要科技研究者有“献身精神”,做到始终如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守。在科学的高峰上,最终的成功者往往只是少数,很多人行于半途就抱恨终天,但也给了后人继续向上的台阶 ,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需要我们的传承。 第二,要拥有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朋友还是领导,屠呦呦的坦率是对科学的尊重。科学须正确反映客观现实,科学家更须勇于维护真理,反对独断、虚伪和谬误。而创新改革,是科学的生命和灵魂。廖品东教授教授认为,屠呦呦把现代科学方法运用到了传统医学当中去,才获得了研究的突破。因此,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应实事求是,并敢于思考和提出新的思想和方法。 第三,要发扬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屠呦呦说,荣誉不仅仅属于她个人,也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成功更是得益于足够医学的伟大宝库。523项目是当时举国体制联合攻关的典范,从青蒿素的提前到结果的确定再到临床验证,无不体现了集体协作的力量。现代科学研究项目的扩大,需依靠多学科和社会多方面的协作与支持,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在今后的科研工中首先要有奉献而无私的情怀和一颗淡定而坦然之心,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的职业素养,要看淡功名与利禄,加强团队意识,注重多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为成功奠定基础。 第四、拥有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我们的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只有在服务社会中才能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要把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热情,转化为我们今天学习的动力,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奉献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李四光曾说过,“真正的科学精神,是要从正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发展出来的。真正的科学成果,是要经得起事实考验的。”我将认真对待今后的科研工作,发扬科学精神,努力让自己的科研成果成为真正的科学成果。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f36b6d097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