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媚崧《什么是面积》评课要点

时间:2022-03-27 00:57: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评课要点

一、本节课,袁老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重点突出。 这节课,教学目标主要有两个: 1 2

结合具体实例和探索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学生

在活动中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

其中第一个教学目标:结合具体实例和探索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袁老师是怎么围绕目标来实施的呢?

面积的含义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这是包括物体的表面和封闭图形,袁老师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是这样安排的:讲解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时,第一步:先用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欣赏,让学生直观感知物体的表面。第二步:让学生从身边出发,找一找,摸一摸物体的表面(数学书、文具盒、课桌面等),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物体的表面。第三步,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理解封闭图形时,袁老师是这样安排的:在课件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封闭图形?让学生在判断思考的过程中认识到封闭图形。 这样的安排,让学生找一找,摸一摸,举例子,判断一下,学生对面积的含义都认识得比较深刻。

第二个教学目标: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学生在活动中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 在教学过程中,袁老师是怎样安排,来达到这个教学目标的呢?

第一步: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让学生用眼睛比较两个图形谁大谁小。

第二步: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比一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哪个大一些?在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老师巡视指导。

第三步:汇报。在这个过程中,袁老师选择通过实物投影仪来辅助教学,有的学生用摆硬币,有的学生用摆小正方形的方法,有的同学用画格子的方法,袁老师都有用实物投影仪来展示学生的方法,这样处理,让会的学


生带动不会的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了学习,面向了全体学生,而不是只有优生的表演。对于比较难掌握的剪拼法,袁老师都能够巧妙地设计,利用课件,直观地演示给孩子们看。

所以,综观全课,我觉得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达到了。 二、教学活动开展有序,优效。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是这样安排的:

首先,新课引入,袁老师不是单调地跟学生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节新课《什么是面积》。而是安排了一个把树叶涂满颜色的比赛,让学生知道树叶的表面是有大小的,引出一个新名字——面积。从而引出新课,创设这样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接着,在学习新知的过程。

其中有两个内容,第一个认识面积的含义。袁老师通过让学生摸一摸、找一找物体的表面,并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认识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并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封闭图形,让学生深刻地认识: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第二个内容: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大小。袁老师是这样安排的,先让学生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教学要“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标准》也科学地提出:“有效的数学动不能单纯地依赖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练习,也是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来设计。

三、体现了新课标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精神。

整节课,教师始终是一个引导者,并没有让学生死记面积的含义,而是通


过摸一摸,找一找,举例子,判断等活动来让学生理解什么是面积。在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过程上,教师是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形式来让学生比较出两个图形的大小的,而且还利用了实物投影仪,让学生展示方法,这样的处理,让其它的学生在看的过程中懂得,哦,原来是这样比较的,真正做到了全员、全程积极参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f88e3c9d9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