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公共管理 一、学科概况 公共管理是人类活动的社会性需求使然 ...

时间:2022-12-08 09:24: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204公共管理

一、学科概况

公共管理是人类活动的社会性需求使然,具有悠久的历史。作为一个专门的学术研究领域,公共管理学从公共行政学演变而来,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对于公共部门的专门研究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887年威尔逊(Woodrow Wilson)在“行政之研究”一文中,确定了公共行政的基本研究方向,以怀特( Leonard DWhite)的《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和威洛比( William FWilloughby)的《公共行政原理》两本著作的出版为学科建立的主要标志。从建立到现在,公共管理学经历了以下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20世纪10-60年代):公共行政学阶段。研究对象侧重政府,目标主要是提高行政效率,重点研究领域包括行政组织、行政决策、行政领导、人事行政、公共预算与财务管理、行政监督等。

第二个阶段(20世纪60-70年代):公共政策阶段。研究对象从行政组织扩大到公共政策和部门行政管理,包括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环境与资源、科技、教育等领域。

第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之后):公共管理学阶段。研究对象进一步扩展到非政府公共组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和社会自主治理。强调政府角色的合理定位,让市场和社会在公共事务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突出公共服务中市场机制的引入,通过竞争和公民选择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提倡积极吸收私人部门的有效管理模式和技术改进公共部门的管理。

公共管理产生于西方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被逐渐地引入我国,80年代中期少数高校设立了行政管理系,21世纪初各重点院校陆续成立了公共管理学院。该学科与中,国的改革发展、科学管理、城市化进程、现代政府和公共决策息息相关。对我国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公共管理实践活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引进西方学术成果的过程中,我国研究人员根据中国社会的特点和实际,进行了学科本土化的改造。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过去那种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和管理形式,已经无法完全有效地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一个富有灵活性和创造性,能够满足多样和动态需求、高效、透明和负责任


的政府,形成公共管理多元主体共治的新格局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这对于公共管理学科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二、学科内涵

公共管理是一门研究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政府等公共组织及其管理活动是公共管理的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组织结构、过程、功能、行为,及其组织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具体包括:公共组织、公共政策、公共预算与财政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非营利组织与第三部门管理、司法行政、政企关系、社会保障、教育行政、土地政策、电子政务等。 公共管理的知识基础是与之相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公共管理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它与社会科学的其他研究领域具有密切的联系,包括管理学其他学科、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公共管理的知识基础,既涉及一般性的管理知识,也与公共活动本身的知识内容有关,比如卫生、社会保障、教育、土地管理等。

公共管理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o研究人员针对特定的研究问题,在特定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思想指导下,从一切可以利用的研究方法中,选择比较适当的方法或方法组合,进行系统和深入的分析,以促进知识的增长和实践的改善。可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经验一实证研究、历史一诠释研究和批判性研究等多种分析方法和技术,具体包括:案例研究、比较分析、假设检验、实验、演绎论证、哲学批判、行政和政策过程分析、调查、资料(内容)分析、统计计量、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仿真模拟等方法。

三、学科范围

公共管理活动涉及的范围广泛,从教育、文化、卫生、科学技术到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等。与此对应,公共管理也有不同的分支学科。目前,我国公共理学一级学科包括以下6个学科方向:

1.行政管理 以管理公共事务的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组织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结构、功能及其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研究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如组织、决策、沟通、协调、监控、评估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fb2dbf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