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沉睡的谷粒醒来 舒婷 ①才是初秋,明净的上午刚过,薄云轻掩过来,姚江上那些烁金喧嚣的浪花即刻柔和下来,轻起悄落,一平一仄都是讳莫如深的余姚口音。 ②就在苇花萋萋的姚江古渡口,在绿茵匝地的老银杏树下,在泥土与蛐蛐、酢浆草的直接参与中,以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为天然背景,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诗歌朗诵会。 7网 ③孩子们坐在自带的小椅或短凳上,光亮的眼睛充满期待。他们中间陆续走出一个男生或女生,伸一下舌头耸一耸肩,跃上草坡,朗诵本土或外省诗人的作品,有几首诗就在语文课本里。目力所及之处,是著名的四明山风景区,也是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十九块根据地之一。现在,祥和的斜阳正在那条古老的“唐诗之路”(即会稽山--四明山--天台山)上描金绘红。李白、刘长卿、皮日休的浅吟曼哦,穿过千年岁月依然锋芒遒劲。只有孩子们最稚嫩最真实的声音能与之相对应,而我不能,也不敢。洪培欣语文网 ④浙东腹地这个叫余姚的小城市,从前是,现在是,将来更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就像梁启超写的:“余姚以区区一邑,而自明中叶迄清中叶二百年间,硕儒辈出„„生斯邦者,闻其风,汲其流,得其一绪则足以卓然自树立。”余姚的名贤举不胜举,有“余姚人物甲天下”一说。像王阳明、黄宗羲、朱舜水、严子陵这批历史巨星,我虽然无缘谋面,可是我毕竟因此结识了当地一群可携手可促膝可同舟可借钱的“生斯邦者”为温热朋友,也是尘世中的福气啊。 ⑤一位幼儿园老师正朗诵我的旧作《致橡树》。每逢这个时候,我总是很不自在,喝水、东张西望、频频挪动竹椅。忽然听见吱呀一声,我赶紧低头寻找,难道有什么古陶或骨器被我无意蹭了出来?可惜不是。 ⑥因为,脚下野草丛生的泥层非同小可,如果一直深挖下去,就可以看到四层相叠的文化层,最下面两层是新石器时代最早的文化层,距今约6000年到7000年呢。1973年本地农民的一锹下去,无意间开启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大秘密,把我们老祖宗的家底给刨出来了。数以千计的出土文物中,最让我震撼的是沉睡了7000年的稻谷,尽管它们接触空气后,顷刻就从金黄色氧化成灰黑。是它让我对人类原始文化的启蒙期所具有的高度膜拜不已。 ⑦一向以来,我们总以为每天相依为命的米饭是拜印度人所赐。全世界原本都相信亚洲水稻的原产地在印度,而印度最早的稻谷发现于中部的卢塔尔,经测定,它的时代为公元前1700年,比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水稻还晚了3000年。 ⑧临水而居的河姆渡人,在7000年前就懂得栽培水稻,以榫卯技术建筑木屋,研磨骨片骨针,烧制陶甑陶壶,驯养牛、猪、狗。于是,太阳落山后,头颅硕大、前额圆满、颧骨外突、下颌粗犷的河姆渡男女,在火边绘陶缝衣奶幼儿,大碗吃饭大块烤肉,用“双鸟朝阳”的象牙蝶形雕器盛酒祭祀。猪叫着,狗跳着,牛踩着自己的影子转悠。酒至酣时,动人的骨哨吹起来了,手舞足蹈跳起来了,神秘的满月引发野性的长嗷,也许这就是最本真、最朴素的诗歌朗诵,仍然在河之洲,这一片远古荒凉的苇岸上。 ⑨一位汉子被热烈的掌声推到高坡上,他要用余姚土话朗诵《致橡树》。我完全听不懂他的朗诵,却能感觉余姚方言的抑扬顿挫。小符在一旁替我如此翻译:“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打招呼/你吃饭了么?„„你如果挑一百斤/我至少帮你挑五十斤!”连我自己都笑得前仰后合。余姚版的《致橡树》受到的欢迎是此次朗诵会的高潮,只是,它的版权并不属于我。 ⑩我们还要去丹山赤水:伸展双臂撑开逼仄峡谷,手掌会因此殷红吗?赤水桥亡临影,人人将面如桃花吗?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心里装着几颗不朽的金黄谷粒。 14.联系全文,分析文章的题目“沉睡的谷粒醒来”的含义。(4分) 15.第八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这一内容说明了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 16.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分条概括。(4分)洪培欣语文网 17.文章先后两次写到朗读《致橡树》给作者的不同感受,这样写含有深意。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诗歌创作的理解。(6分) 答案: 五、沉睡的谷粒醒来 14.(4分)“谷粒”代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2分)“沉睡的谷粒醒来”表示古老的中华文明正在现实中继续得到传承。(2分 15.(4分)作者通过想象,形象再现了河姆渡人原始质朴的生活画面,(2分)说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1分)诗歌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古老文明。(1分) 16.(4分)表达了作者从深厚的古文明中汲取营养和传承中华文明的意愿,表现了对河姆渡文化乃至整个华夏文明的崇拜和珍视之情;(2分)呼应文章题目,深化了主题。(2分)洪培欣语文网 17.(6分)(1)本真、质朴的诗歌更有生命力。 (2)诗歌离不开劳动人民的生活。 (3)诗歌要从中华文明中吸取营养。(每条2分,符合文间、合情合理即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fee9d41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