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

时间:2022-04-13 22:24: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的文人喜欢赏花,他们的作品中经常以花卉作为描绘对象,他们赋予花以某种意义,用来象征人的品格,比如说梅花迎霜傲雪,菊花孤高傲视,那么荷花呢,荷花花朵艳丽、碧叶翠带,十分高雅,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句子赞美荷花,他认为荷花象征人的品格——高洁。除此之外,荷花的美景在文人的笔下也被描绘的风情万种。形容单只的荷花美丽有这样的句子,周邦彦在《苏幕遮》写过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那么成片的花呢,美得更是耀眼,杨万里也写过这样的句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使到了花季叶残的时候,荷花依然能够给世人提供灵感, 李商隐就有这样的句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这两句 写尽了世人的显示之意。 那么散文大家朱自清笔下的荷花又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在悠悠荷香中聆听他心灵深处的倾诉。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课文的标题,为什么解读课文要从标题入手呢?是因为课文的标题经常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这篇课文的标题是《荷塘月色》,它就告诉我们文章是围绕什么主要内容而展开的,这里的荷塘指的是作者任教的清华大学静春园里的荷花池,那么荷塘与月色在这里是并列的关系。

文中既描写了月光下的荷塘,又写道了荷塘上的月色,借景色的描绘来抒发了自己内心寻求超脱而不得的心情,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对课文进行整体的感知。 二,整体感知。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课文的行文线索是怎么样的? 这篇课文的线索我们可以分为两条,一条是明线,一条是暗线,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明线,明线是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而展开的。作者的游踪在这篇课文中是一个圆形结构,首先是出家门,然后踱步在小路上,来到荷塘欣赏荷塘的美景,继而观赏荷塘的四周,最后又回到了家门。从出家门到回到家门,恰好是一个圆形结构。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课文的暗线,作者的心情变化,也是一个圆形结构:首先是因为心中不宁静,所以他才要出门寻求宁静,在美丽的荷塘边,得到了超脱,然而超脱不久,就被现实打破了,他有触景生情,引发了思乡之愁,在这样的心情中,又不知不觉回到了家中,又回到了现实之中,他的心情依然无法宁静。

那么这两条线索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根据课文可以体会出,两条线索是紧紧交融在一起的,作者的游踪变化与感情变化是紧紧交融在一起的。那么根据作者的游踪以及心情线索,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作者内心的烦恼,企图寻找片刻的安静。那么作者为何而烦恼呢?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当时的时代背景。这篇课文写于1927年。月正是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的时候,许多正值的知识分子苦于无法找到前景和方向而饱受痛苦。而富有正义感与爱国心的朱自清先生也不例外,他渴望摆脱这样的黑暗现实,得到光明。但一时寻求不到方向,内心苦闷彷徨。那么大家可以设身处地的体会一下,当你心情烦躁不安时,往往会想去一个安静的地方静静的呆一呆,那么作者就想起了日日走过的荷塘,他希望去荷塘散心,从而暂时忘却内心的烦扰,这样来看,课文开篇就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课文的第二部分是2-3自然段,其中第二节是写小径漫步,勾勒出了荷塘中的大致轮廓,对荷塘及四周做了一个简单的了解。以烘托作者的内心感受。第三自然段主要是抒发作者内心的感受——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交织在一起,笼罩在下文那清幽美丽的荷塘月色中。第三大段是我们这篇课文的重点段落。这部分描写了、其中第四节主要是写了月色下的荷塘,运用了比喻、通感、拟人等手法依次写了月下荷塘上的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写景扣紧了景物的特点,文词非常的清丽脱俗。第五节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淡淡朦胧,与作者的心境是非常的相吻合的,第六节与课文的第二节相互照应,再次描写荷塘四周的环境,但在这里,本段的笔锋一转,说道“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在此点明,作


者心中依然是绵绵愁绪。好,这是课文的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作者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盛况,表现了自己对美好江南生活的向往和憧憬。然而现实终归是现实,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家门口,现实依旧,心中的愁思依旧。依然摆脱不了那绵绵的苦闷。好,以上就是我们这篇课文的整体内容。下边我们来体味一下作者的情感,从课文中找出与作者感情变化有关的句子来细细的品味一下。

什么是文眼呢?文眼是我国传统的独有的关于文章写作的术语,是文中最能揭示主旨、深化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一般来说,大家能抓住课文的文眼,也就能够读懂文章了。在这句话中,我们要注意三个字“不宁静”正是因为不宁静,所以才想要夜游荷塘,去寻找宁静。那么作者如愿以偿了吗?寻找到内心的宁静了吗?下文就因此而展开。它就像夜曲中的主旋律,在泉曲中回荡。所以说,这句话既表露了本文的中心,又是统摄全文的总纲。平常的自己是怎么样的?他真的超脱了吗?我们结合这篇课文的背景以及上下文的语境,体会出平常的作者是苦闷彷徨的。那么他真的超脱了吗?我们从课文的下文来看一下。尽管他借助宁静的小路以及宁静的荷塘,开始排除烦闷的心情,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那么在这里有一个词是值得我们注意的,”这个世界里什么都没有。。仿佛成了一个自由的人”仿佛成了一个自由的人,那说明他真的成为自由的人了吗?没有!因为这个世界是相对现实世界而言的,只要他回到现实,那么那些不可逃避的问题必然还是会存在的、所以作者苦闷彷徨的心境只是暂时得到了超脱 却无法真正超脱。

大家可以设身处地的体会一下,当你在烦闷忧愁却无法解脱的时候,往往会想到先把它抛到一边去吧,我不想了,或者我先听首歌,我先享受一下眼前的快乐,我看看书先放松一下,那么作者也是这样的,他也想到刚才的苦闷我统统不想了,我就好好的享用一下眼前的荷香月色的美景吧!那么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变化:先前是淡淡哀愁,

我们根据课文意境来分析,从上文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个句子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内心的超然被现实中的蛙声打破之后,依然是非常苦闷的,大家可以设身处地的体会一下,当你在十分苦恼的时候,可能会借助眼前的景物来摆脱,可是眼前的景物依然无法左右你的感情,你可能会联想到其他的情景,来转移自己内心的感受,那么作者就是这样的。他联想到了江南采莲的盛况,而且又联想到了自己的家乡,引起了思乡之情,从这种联想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正是向往美好,想极力派遣内心苦闷的心情。

作者从荷塘回到家中,现实依旧,愁绪依旧!只要现实没有改变,那么现实依旧,他的愁思也是无法超脱的。在体味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之后,下面我们再来品析一下课文的语言,品析一下他笔下的景物之美。我们重点来鉴赏两个段落。一个是月光下的荷塘,一个是荷塘上的月色。



我们首先来品味一下月光下的荷塘之美:在这一部分,作者根据从上到下的视角变化依次描写了荷塘内的景物,首先是荷叶,那么作者笔下的荷叶是什么样的呢?又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呢?描写荷叶 作者是这样写的: 这是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那么这样的比喻有什么好处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这是荷叶,那么荷花,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来看一下作者的描写:

用了一连串的比喻,这种手法,我们叫做博喻。那么他把荷花比作。。这三个喻体与本体荷花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我们来分析一下。月光下的荷花是洁白明亮的,而此时零星的点缀着,与一粒一粒的明珠相似,荷花点缀在层层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隐约约的闪烁,这份形态和天上闪烁的星星是多么的相似啊。美人又与荷花有着什么相似之处呢?我们想象一下,荷花是袅娜 羞涩 洁白光亮的 它的神态和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想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的展现在读者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而用几个喻体

那么荷香又是怎么样的呢?香味是嗅觉上的感觉,也是比较难以描写的,那么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呢?我们来看一下,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感觉有什么相似之处呢?歌声是细柔飘渺的,而香味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

把一种感觉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感觉的形象,这种方法我们把它叫做通感,这句话作者就是运用了通感的写作手法,大家可以发挥一下联想,体会一下这个手法的妙处。接着作者又写到了荷波和流水,这里作者是这样描写的,

好,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一段的景物描写,月下荷塘是优雅美丽的,根据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描写了 动静结合 优雅美丽!

接着我们再来欣赏下荷塘上的月色是什么样的呢:月光朦胧,作者又是怎么样描绘这种朦胧的呢?作者用了一连串的动词,

这些词是非常贴切的,作者用流水来比喻月光,所以泻字就扣住了流水的特点。这个字不仅写出了夜光照耀,一览无遗的美景,还仿佛让我们觉得月光是在流动一般,有了一种动态的美。浮字仿佛让我们想到了大雾弥漫的形态,而叶子与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则写出了叶和花洁白明艳的色彩美。笼字与浮字相照应,与作者的心境是相吻合的。

我们在来看一下树影斑驳,作者是怎样描写树影的呢?

用斑驳的黑影来反衬月光的轻盈荡漾。接着作者总写了塘中的月色, 通过这两段景物描写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 是荷塘月色的主要特点,欣赏名家美文,不仅要领会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感情,更要细心的去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有哪些你值得借鉴的地方,这样大家的写作水平才会逐渐提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荷塘月色的写作特色。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之后面对社会现实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思想感情非常复杂悲愤 不满而又无可奈何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无能为力。

《荷塘月色》中景物描写的特点同学们可以按照下面的要求先来自主阅读 探究 第一 抄录课文中景物描写的段落分别为这些段落拟定小标题 第二 划出这些段落中突出表现景物特点的词语并概括景物的特点完成上面两项任务后大家还可以和周围的同学一起交流一下自己的阅读收获。

一起来探究作者的情感我们的探究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 一、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直接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二、请同学们分析景物描写中体现出来的作者的情感

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问题 找出文中直接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比如说下面的句子

第一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句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 第三句 但热闹是他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 第四句 这真是有趣的事 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从这些句子中我们能够了解作者的情感基调不宁静 不舒畅。

第一课时板书设计:行踪:出家门——去荷塘——观荷塘——回家 情绪的变化:不宁静——淡淡的喜悦——超脱——不宁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0036dc508a1284ac85043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