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特斯和他的毕生发展观 保尔?巴尔特斯(Paul B.Baltes,1939—2006),德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毕生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倡导者。他致力于人类心理发展毕生取向的建立与发展,提出了发展研究中的方法学问题、智慧的毕生发展研究、毕生发展理论、选择补偿最优化理论以及成功老龄化理论等等。2007年美国心理学家期刊这样评论道:“巴尔特斯可能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发展心理学家。” 个人生平 1939年,保尔?巴尔特斯出生于德国萨尔州萨尔路易市。20岁时考入了萨尔布吕肯大学心理学系,此后一生都致力于心理学学习以及对儿童智力的发展研究。1964年,巴尔特斯与妻子玛格丽特一起来到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大学,成为沃纳?夏埃的研究助手。这可以说是巴尔特斯研究生涯中重要的转折点,正是这个时期他开始进入老年人心理研究领域。 1967年,巴尔特斯回到萨尔布吕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之后12年分别就职于西弗吉尼亚大学心理系,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人类发展学院,以及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高级研究所。1980年,他返回德国,担任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与教育研究所所长。巴尔特斯是欧洲科学院创始成员之一,柏林一勃兰登堡科学研究院的成员,德国雷欧仆蒂纳(Leopoldina)自然科学院副主席。他还是美国艺术与科学学会和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外国成员。巴尔特斯一生著作丰富,出版著作15本,发表学术论文250多篇,并获得了很多国际性奖项,美国心理学协会为了表彰他对心理学国际发展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授予他国际心理学奖,国际老年医学协会为了表扬他对老年学的研究而授予他那瓦提斯奖(Novartis Prize),等等。2004年,巴尔特斯获得了德国科学艺术领域内的最高荣誉——德国功勋勋章。2006年因癌症于家中安祥离世。 研究理论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经历了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变。19世纪后半叶,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此时的研究关注儿童心理发展与成熟的过程。20世纪20年代,精神分析学派对个体一生的全程发展率先作了研究,并提出了前半生与后半生分期的观点。之后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识到个体生命全程的发展,开始关注成年和老年的心理发展规律。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工作的进步,人类寿命普遍延长,世界各国老年人在人口构成中的比例迅速增长,世界人口呈现出老龄化的趋势,并且日益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正是在这种强调生命毕生发展与老龄化的背景之下,巴尔特斯提出了他的毕生发展观以及选择补偿最优化模型。 一、 毕生发展观 巴尔特斯终生都致力于毕生发展的研究,以他为代表的毕生发展心理学提出了 一系列新的心理发展观: (1)个体的发展是一生的过程,并不仅限于儿童和青少年,中年、老年也在发展。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出现发展中的行为变化。 (2)发展的形式是多样的,发展方向也因心理和行为种类不同而有差异。发展过程复杂,包括一系列的发展模式,既有前进,也有衰退,还有停止。 (3)任何一种行为的发展过程都是复杂的。发展不是简单的朝着功能增长方向的运动,而总是由获得(成长)和丧失(衰退)的结合组成。 (4)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个体内可塑性(个人内部的可变性),由于个体生活条件和经验的变化,发展可采取多种形式。 (5)发展是由多重影响系统共同决定的,个体发展的任何一个过程都是三种影响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这三种影响系统分别是年龄阶段影响,历史阶段影响和非规范事件的影响。 (6)毕生心理发展必须从多学科的角度进行探讨,将毕生发展与人类学、生物学、社会学等其它与人类发展有关的学科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描述发展的全部表现。 二、毕生发展的元理论——选择补偿最优化模型(SOC模型) 1990年,巴尔特斯与妻子玛格丽特从毕生发展的角度出发,使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02e5ea6cb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