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发展,新生代农民工成为了一个新的庞大群体,占据60%的外出农民工人口,人数近亿。深入了解这个群体的特征及需求,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本文从相关概念界定入手,研究国内外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文献综述,以便于对于相关问题的界定和深入研究。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城市融入 研究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新生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的官方认可和被第一次正式使用是在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体现的,目前广泛的被认同的新生代农民工概念是指上世纪80年代之后在农村出生,在农村读书长大,在成年后且具备基本劳动能力后选择离开农村到城市就业的农业户籍劳动力。新生代农民工可以从时代性和身份特性两方面进行界定,新生代的时代性是强调他们成长在改革开放后,而农民工的身份特征是指尽管在城市工作,但他们仍然持有农村户口而不是城市户口。 2.城市融入。城市融入的定义着重强调农民工与城市二者之间的社会互动过程的基础上,能够主动地无障碍地愉悦地与当地居民进行交互性的社会行为,在这过程中农民工主体不但能保障自身的物质利益,而且能够在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两个层面上得到满足,进而从各个层面真正地融入社会,将城市融入操作化为生产方式的融入、生活方式的融入和社会认同的融入三个维度。 3.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 (1)生产方式的融入。作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基础,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后首先要在生产方式上融入社会,因为只有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新生代农民工才有能力在其他层面进一步融入城市。在城市内具有相对公平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具有相对舒适的住房条件,拥有相对稳定的工资收入,拥有合适的住房,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物质基础。 (2)生活方式的融入在与城市社会互动的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了适应城市的环境而逐渐发生了改变,即新生代农民工在生活方式上开始融入城市。适应了城市中的经济生活并得到了稳定的职业和合适的住所后,新生代农民工也开始转向生活方式的融入,形成与城市居民相近的新的生活方式,能够自然地有效地与当地居民进行社会交往和活动交流,与城市中的人或组织、物质及文化环境进行交流和融合。因此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参与行为,社交圈子和社会对其的支持度等方面来考察他们生活方式的融入情况是具有极大重要性的(杜万忠,2009)。 (3)社会认同的融入在经济融入与生活方式融入的基础上,新生代农民工产生了第三种融入的需求,即社会认同的融入。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在 1954 年首次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刘易斯,1989)。该理论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提出的,刘易斯指出,农村耕地资源有限、农村人口增长迅速、农业部门人口过剩、农业生产技术难有突破性提高等诸多因素间存在矛盾冲突,农业生产量达到一定值限之后难以再继续增加,继而造成人口的再增加并不会带来产量的再增加,即所谓的边际生产率趋于零。刘易斯称这部分剩余农村劳动人口为“零值劳动人口”。国外对城乡人口流动的研究大多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或是站在宏观的层面上进行解剖,对我国研究农民工进城的状况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2.国内研究。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春光在 2001 年提出的(王春光,2001),把新生代农民工和第一代入城务工的农民工进行了特点分析。王春光从年代年龄、教育背景、务农经历和外出动机的变化四个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了比较明确界定。王教授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是 25 岁以下的青壮年,于上世纪 90 年代的改革开放大好趋势中到城市中打工或者经营小商店,本质上不能纳入农村流动人口的范围,与第一代农民工的农村流动人口身份有明显的差异。 当代中国著名社会学家李培林 1996 年从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出发,对民工的城市融入状况进行和研究,指出民工在城市中的新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身份的重塑是其进入城市社会的必经阶段。民工的流动包括三方面的流动,分别是地区的流动,即从欠发达地区流入发达地区;职业岗位的流动,即从农业部门流入非农业部门;社会地位的流动,即从较低的农业劳动阶层流入较高的职业收入阶层。 参考文献 [1]杜万忠 使农民工和谐地融入城市社会—以社会排斥为分析视角[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2]刘易斯 二元经济论[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89-90。 [3]钟水映 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16-Z7。 [4]王春光 新生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074eb8c65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