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爵位晋升条件: 古代爵位的晋升条件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制度下有所不同。以下是几个时期和制度下的晋升条件: 1. 秦朝时期:在秦朝的爵位制度中,根据晋升的难度和待遇,通常将其分为四个大类别。前四个级别统称为“士爵”,也就是只要拿人头就可以晋升的。从五级到九级,被称之为“大夫爵”,这些爵位的晋升需要团队功劳方可。一旦成为大夫爵之后,一般在待遇上将会有明显区别,这个时候不仅可以在朝廷担任重要官职,而且就算是不当官,也是有食邑的。在秦国的爵位制度中,想要获得团队晋升爵位的机会,需达到消灭敌人比己方死伤多于33人。在一场战争中,己方战士牺牲了20人,至少需要保证敌人的战士死亡数量达到53人以上,并且战争需要保证在胜利的前提之下。 2. 宋代时期:宋代对于非宗室的封爵,一般遵循的是附属于官员在官僚体系内地位的原则。北宋元丰改制前,文臣本官(正官、阶官)在少卿、少监以上,武臣本官在诸司副使以上,内侍(宦官)本官在内殿崇班以上的时候,以及官员勋转加无可加等情况下,不问有无立下相应的功劳,皆可得爵。元丰改制后,则相对提高了些许标准,但依然不问立功与否。到了徽宗朝及之后,以至南宋,封爵标准相较元丰改制后的新制,又降低了一些。另外知制诰(元丰改制后还有中书舍人),本官、职名都不达标似乎也可封爵。宋代官员爵位的进封,是由他的食邑数决定的。也就是说,每当有爵官员因为其职事官、差遣的迁擢,或遇上新帝即位、明堂礼、郊祀礼,以及其它一些重要庆典,而加食邑若干户后。只要食邑数达到了下一级爵的标准,即可进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0a88888dd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