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制笔

时间:2023-04-11 05:33: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古代笔多用竹子和动物毛制成,一般难以保存。迄今发现最早的实物,是湖南长沙左家公山楚墓中出土的一套书写工具,其中有毛笔(附笔管)、竹片、青铜刀、小竹筒(盛墨用)毛笔套在一支小竹管内,笔杆长185厘米,直径04厘米,细如织毛线的竹针。据观察,当时的笔毛采用的是上好的兔箭毛,25厘米。其毛笔的制法与现今毛笔制法不同,笔毛没有塞入笔杆内,而是围在笔杆的一端,用细丝线缠住,外面再髹漆,以固定笔毛。

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3支秦笔,笔杆由竹子制成,笔杆下端掏空,用以藏纳笔毫,便于系扎。

历史上,优质毛笔多出自南方,这可能与产竹子和当地环境有关。浙江的湖州和安徽的宣州,都是名笔产地。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先后在湖州任太守,他们不仅能书善画,还经常与制笔工匠一起磋商、改进制笔工艺。宣州紫毫笔用兔毛制成,以笔锋坚挺耐用著称。宣笔到唐代声誉日隆,诗人白居易曾作《紫毫诗》赞美宣笔说:“紫毫笔,尖如锥兮利如刀,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州之人采为笔,千万毫中拣一毫„„每年宣城进贡时,紫毫之价如金贵。”生动描述了宣笔制作之精,身价之高。

唐代时,毛笔的制作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特别是由于当时纸张的普遍使用,笔从刚硬的短锋笋式笔,演变成柔软的长锋毛笔

毛笔形体虽小,但制作非常讲究。制作需经选料、浸皮、发酵、采毛、水盆、分毫、熟毫、胶头、装管、剔修、刻管等数十道工序。制笔首在选料,选料要求严格,以狼毫为例,其标准以冬季捕获的北方黄鼠狼尾为最佳。它具有粗细均匀,锋嫩毛长,弹性适中的优点,是高档狼毫笔的用料。取得的各种兽皮还要经过浸泡、发酵之后才能选取。水盆工要在水盆中“千万毫中拣一毫”,淘选出中意的毛料,经过分类,配成毫片并泡制成熟毫。将熟好的毫片,再扎成笔头,如笋尖式、细腰葫芦式、玉兰蕊式等,装置笔管后,还需再进行剔修,剔除掉有碍于书写的杂毫,从而使每支毛笔达到行家们称之为“四德”的标准。所谓“四德”见明朝屠隆《考 余事》记载:“制笔之法,以尖、齐、圆、健为四德。”尖,锋颖尖利而不开叉,有尖不秃;齐,锋毛齐整,顶锋饱满浑厚;圆,丰硕圆润,运转如意,得心应手;健,健劲耐用,固而不败,富有弹性。“四德”缺一不能,“四德”俱备,才能成为一支好笔。

笔杆的质料、轻重、粗细、长短,对于笔的使用影响极大,也是用以装饰的主要部位。制杆要经过选材、刻字、漆画、镶嵌、加箍、挂绳等多道工序。历史上制笔工匠选来制杆的材料很多,有玉、石、竹、木、牙、骨、瓷、金、银、珐琅等。而挺直轻便的竹杆,一直是笔杆的主流。

毛笔在我国古代文化传播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直到20世纪初,西方的原珠笔和钢笔传人中国,由于这些笔书写携带方便,在一般使用中便逐渐取代了毛笔的地位。然而,毛笔并没有就此消失,在书法、国画、正式的题词中,仍旧大有用武之地

----------------------------------------------------------------


笔发端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成形于商周,成长发展于秦汉,兴盛于唐宋,明清为其鼎盛时期,并一直沿用至今。

我国古代的笔就是毛笔,它究竟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什么时候,目前还没有比较确切的定论。不过在仰韶文化的遗址中,发现了许多彩绘陶器,上面所绘的图案,清晰流畅,粗细得宜,色彩和水份饱和,这不是用一般竹木削成的笔所能表现出来的,而必须用蓄水多,柔软而有弹性的裹束起来的毛才能做到的。毛笔的雏形可能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 至殷商时期,在河南安阳发掘出来的陶器中,有用笔书写的痕迹。1932年发掘出一片写有“祀”字的陶片,笔锋清晰。1936年又出土了一件用朱笔书写的陶器和一些先写(亦用朱笔)后刻的卜辞甲骨片。这说明,我国的毛笔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商代已开始运用于绘画和书写了。

古代制笔的原料,主要是兽毛,人们最初曾经利用过各种禽兽,牲畜的毛来制笔,如鸡毛,鹅毛,雉毛,羊毛,鹿毛,猪毛,豹毛,虎毛,甚至还有用人的须和胎发的。但长期的实践告诉人们,兔毛才是制笔的最好原料,尤以秋冬的山兔毛为佳,因其质坚和健,春夏的兔毛则不堪用。

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毛笔,当是湖南,河南出土的战国时期毛笔。笔管竹制,髹以漆汁,用麻丝把兔箭毛包裹在竹轩的外周,形成笔头,笔锋坚而挺。1954年在湖南长沙左家公山的一座战国墓中出土的一支毛笔,笔身套在一支小竹管内,笔杆竹制长18.5厘米,径0.4厘米,笔毛长2.5厘米,是极佳的野兔箭毛所制,极宜书写简牍。还有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一支毛笔,其形制和战国笔大致相同,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改良。该笔在竹管的端部凿成腔, 纳笔头。整枝毛笔纳入一个和毛笔等长的细竹筒中,竹筒中间的二侧,镂有8.5厘米的长方形空糟,以便取用毛笔,竹筒髹以黑漆,并绘有朱色线条。

我国古代还有“蒙恬造笔”的传说。蒙恬,秦名将,公元前223年他奉命南下伐楚,途经中(今安微宣城地区)见山兔毛长适于制笔,遂命工匠制造了一批改良的笔,世称“蒙恬笔”司马迁《史记》中载:“蒙将军拨中山之毫,始皇封之城,世遂有名。”所以“管城”也就成了笔的别名了。说明这时的毛笔已经基本定型,并有了装饰。在战国时,对于笔的称呼不一,楚称“聿”,吴称“不律”,燕称“弗”,秦统一六国后,才统一称为“笔”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11eeea10029bd64783e2c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