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生活随笔:烟台苹果的故事_作文1400字_随笔作文_

时间:2023-02-15 20:38: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传奇生活随笔:烟台苹果的故事

烟台苹果是闻名于世的,他的品质确实“不同凡响”,自开始引进至今依然名声不减,成为烟台的“拳头产品”,但是本来烟台的原生苹果却是另一“版本”,记得小时候,在烟台的水果市场,还依稀可以见到,那些称为“棉花胎”的苹果,最为便宜,口感也正如其名字一样,如有“棉花”一般,全无清香之气和脆爽知觉,如今早已不在,仅有记忆之中的少许印象了,而当年最为叫响的苹果当属红香蕉和青香蕉了,虽然这两个品种的苹果已渐式微,为更新的品种所取代,却在烟台的水果故事之中,留下重要一笔,可谓“青史留名”。

追溯上去,这些新的苹果品种。则来自于美国长老会的传教士之手,著名的传教士倪维思博士,在教会的事工当中,他发现了一些所谓的“吃教者”,分析原委,他认为必须去掉贫穷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不但是解决了人的吃饭问题,也是人的自立精神的需要,没有人的自立,就不会有教会的自立。正所谓“男儿当自强”,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也曾“提及”过类似的建议,只是将其落实并且实践的则是倪维思博士了。然而真正将其落实还需要一番的努力,于是倪维思博士将自己本家的苹果品种引进来,首先在一部分教友之中推广,他为了使大家接受,还在自家院子附近开辟一快果圃,可惜现在往事不在,但是在烟台的博物馆中,还保存着那个果圃的招牌,古朴之中几分的厚道。栽种这些新品种的苹果。很快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接受。不久烟台苹果进入市场,销往外埠并且出口外洋了,

有了新品种的苹果,很快就有了相应的出口公司,旧称洋行是也,在他精神的影响下,其他的人们,也“群起效仿”,例如美国的大花生也在烟台开始试种,并且得以成功,“遍地开花”“结果”,得到人们的欢迎接受,并且成为大宗的出口商品,为烟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能力,烟台基督教的自立较早兴起,在某种程度上也与此“不无关系”,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工商兴隆,这些新的商品成为重要的推动力之一,另外伴随着新品种的引进,与其配套的农业技术,例如灌溉和耕作,肥田粉的使用,也一道进入农家园地,这既开阔了农家的眼界,


也启迪了农家的视野,为烟台以及四周的农家的发展“添了砖加了瓦”,实为一大善举。至今仍然为人们乐道。

曾经有人提出烟台的果农应该集资为倪维思树立一尊铜像,以为纪念,可惜并无下文可述,反思之那其实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应该是在人们心里,他的这份功劳,从来就“不会轻易”被人们忘记过,这却是不争的事实了,相信他的这一事工不断值得大书一笔,更应该将其精神永驻人间。倪维思死于18931019日,那一天倪维思与教友分享了《帖撒罗尼迦前书》之后,回到自己的房间,在休息之中,安然离去了,烟台的教友为他树立了纪念碑,上可以面写着这样的话:约翰利文斯顿倪维思,1820xx年生于美国,18931019日逝于芝罘,一位虔诚,忠诚、富有献身精神的传教士,四十年来,他把所有的爱都献给了中国人。

苹果在烟台已经成为标记了,而苹果的副产品之一,却是另一回事,小时候进幼儿园的时候学习唱歌,其中有一歌曲,就是《苹果》歌词至今仍然印像不浅,词曰:大红苹果,大红苹果,真好吃,真好吃,一个人一个,一个人一个,不给了。不给了。想来那歌曲传播已久,或者因为并无政治意思,所以仍然保留不该,据说就是当年教会幼儿园的歌曲之一,因为教会当年的信徒是栽种苹果的第一批果农,所以教会幼儿园也成了当然的宣传苹果的地方之一,幼儿园也就编排这样的歌曲,既是宣传苹果,也是幼儿教育的一课,或许是可以继承的方式之一。

(文章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161a3d572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