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选读 人生乐趣在攀登 ——现任河北省代省长胡春华的人生历程 胡春华,1963年4月生于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马岩墩村。读初中离家4公里,读高中离家6.5公里,他都走读。他脚板上的茧有铜钱厚,穿烂的草鞋有一大堆。生活磨砺出胡春华顽强的意志,也培育出他坚毅的奋斗精神。 1979年夏,胡春华以全县文科状元考取了北京大学,成为五峰历史上第一个考入北京大学的学生。收到录取通知后,他背上背篓、撮箕和锹,到一个水电站工地背河沙。一个暑假,挣下100多块钱。加上父亲东家挪、西家借,才凑齐路费和学费。 9月,胡春华走进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是班上年龄最小,个头也最小的学生。北大四年,老厚老厚的教科书,他越读越薄;太多太多的知识学问,他咀嚼消化为实实在在的本领。天资加勤奋,使他学习成绩在全班名列前茅,被评为应届优秀毕业生。组织上本来决定他留在北京工作,但他选择远赴西藏。 1983年7月18日,人民大会堂召开首都高校应届毕业生大会,胡春华等三名毕业生代表,向党和人民表示了“志在四方,献身四化”的决心。胡春华在大会上发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自治区域占国土总面积的60%,且大部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天地。我的家乡,也是内陆的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可能至今还在封闭的大山里,从事刀耕火种的生产劳动。所以说,只有汉民族实现了现代化,不等于中华民族实现了现代化,不等于中国实现了现代化!”胡春华下定决心,将自己的一切献给高原西藏。 1983年8月23日,胡春华告别了父母亲,告别了兄弟姐妹,告别了生他养他的五峰山山水水,踏上了进藏之路。在雪域高原,他一步一个脚印,从一名普通干部,走上了自治区党委常务副书记、自治区政府常务副主席的领导岗位。 按政策,援藏人员两年可休探亲假三个月。可这些年来,胡春华没有休过一次像样的假,多是开会、出差顺道回家看看,板凳还没坐热,就走了。1991年底,经组织批准,他回五峰休假,可没等父亲、母亲同儿子坐下来说几句贴心话,西藏就来电报催促他速回。临走那天早上,父亲拉着儿子的手,泣不成声:“红兵哪,你是国家的人,心里装着国家的事,我心里亮着哩!我们当爹当妈的总舍不得你走啊!” 1992年正月初,胡春华偕爱人、幼女回到五峰。他见到父母就说:“爹,妈!这次组织上准了几个月的假,我把你们陪好了再走。”儿媳孙女第一次到五峰来,父母亲乐呵得嘴都合不拢缝,忙不迭地为他们收拾房间,安放床铺,杀猪宰鸡,备酒整席,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硬像办婚宴似的喜庆、欢乐、热闹!可是三月初二,自治区党委拨来长途电话:“有重要工作,请速回藏。”胡春华如同接到军令,连夜收拾行李,翌日清晨五点,携妻带女又踏上返藏的路程。走过一山又一山,翻过一岭又一岭,胡春华难忘家乡山和水。他说:“我怎么也忘不了我的家乡,那里还有我的母亲和兄弟姐妹,有辛勤培育我的老师,有我年少时的伙伴。”他曾在母校校刊《文心》上为师弟师妹写下这样的寄语:“我是五峰二中七八级的毕业生。《文心》取名于《文心雕龙》,自然是要陶冶学生的文学素养。爱好文学的人未必就能成为文学家,但许多人却正是从爱好文学走向成才之路的。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宽,年轻人需要有些幻想、需要有梦。总有一天,你们中间会走出一群人才来。我衷心祝愿有这样美好的结果。”(通讯员伍传王夙志记者晓燕龙华) 美丽的背后 在非洲的戈壁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它的花期很短,仅仅两天的工夫,便随母株一起香消玉陨。 然而谁能想象,依米花为了这两天短暂的开放,付出了多少艰辛和努力? 在戈壁滩上,只有根系庞大的植物才能生长,而依米花的根却只有一条,蜿蜒盘曲着插入地底深处,通常它要花费5年的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然后,一点一点地积蓄养分,在第6年春天,才能在地面吐绿绽翠,开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鲜花。 这朵仅仅开放两天的四色小花,依米花株为此付出了它一生6年的光阴。 看完这段文字,我被深深震憾了。原来,瞬间的美丽,短暂的成功,需要的是漫长的积淀和一生的努力啊! 很自然地想到冰心的一句小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汗水,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是啊!成功的花之所以能够绽放,是因为她是用汗水和心血浇灌的呀! 纵观历史,横看当今,无论是青史留名的科学家、文艺家,还是站在最高领奖台上的体坛英雄,每个成功者的头顶都罩着耀眼的光环,被喝彩、鲜花和掌声层层包围着,人们投向他们的是羡慕的目光。可是人们往往只关注了成功者瞬间的风光,却很少有人想到这无限风光的背后,这美丽的背后是什么。 这背后是汗水、是心血,是日复一日的努力,是年复一年的奋斗。多少个日出日落,当别人在谈天说地的时候,他们在潜心研练;多少个春去春来,当别人在酣然入睡的时候,他们在挑灯夜战;不懈地奋斗、不停地努力,终于用汗水和心血浇开了美丽的成功之花。 朋友,请你把羡慕的眼光收回来,盯紧自己的脚尖;请你把喝彩的掌声停下来,攥紧属于自己的光阴,相信只要你肯付出,同样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份美丽和精彩! 老鹰重生 ——黎志新教育随笔 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个曾经深深震憾我现在仍然让我心动的故事: 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一生的年龄可达70岁。要活那么长的寿命,它在40岁时必须做出困难却重要的决定。 当老鹰活到40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它的啄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它的翅膀变得十分沉重,因为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使得飞翔十分吃力。它只有两种选择:等死,或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 它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停留在那里,不得飞翔。老鹰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候新的喙长出来,它会用新长出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的拔出来,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它们便把羽毛一根一根的拔掉。5个月以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老鹰开始飞翔,重新得力再过30年的岁月! 所以说,年龄不是借口,过去不等于未来 (黎志新,广西田阳高中语文教师,她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从30多岁开始,勤勤奋读书写作,◆文章选读 写成12万字的《心灵夜话——黎志新教育随笔集》,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诵读经典之招 ——黎志新教育随笔(2008年11月9日星期日) 有不少朋友问我,如何让孩子持续地诵读经典。是的,把孩子带进这个门是容易的,最初的时候,觉得新鲜好玩;但是新鲜感一过,要的就是持久力了。 我和女儿还在读《道德经》,其实我们已经完整地诵读过一遍了,81章。但,现在女儿觉得有成就感,因为她居然能背那么多东西,她觉得有趣,还希望再读一遍,所以我也就顺着她,没有开新课。 去年第一遍诵读的时候,每天两章;现在,每天背诵两页,大约四章书。因为是重新背,她很流利很快速地背下来。不过,为了激发她的能量,我借用她想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心思,说:“如果你能背四页,八章,我就给你看两集。”女儿大喜:“真的?!”我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下可好,她一遍又一遍地读,一遍又一遍地背,昨晚,今晚,都是八章一口气拿下的~!当然,拿下的时间需要半个小时! 借用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作为奖励,刺激她的潜能,我觉得这是好事。但是,最好是由孩子自己提出来。很多所谓的“游戏之法”都是女儿自己提出来,然后我进一步“发挥”而已,孩子的“创意”可多了。 我和学生谈目标 ——黎志新教育随笔(2008年8月5日星期二) 台风来了,电闪雷鸣,风雨交加。 今天两节语文课,我用一节课来和学生分享两则材料,不知道能否象这台风一样引起他们心灵的振动。 背景:补课已有一段时间了,学校抓得非常紧,每天早晚六点半就要进教室了,学生们都到得很齐,从上课的反应来看,大家学习劲头还是很足的。但是,在课间的聊天中,总有不少人来问同一个问题:“老师,你说我要考什么学校?”我总是反问:“你想考什么样的学校?”他,或者她,总是说:“不知道,还要问问我爸妈。”我再问:“是你读大学还是你爸妈读大学?”他,或者她,只是不好意思地笑笑,我如果再追问:“你今后想做什么?”学生总是摇摇头:“不知道。” 有一个中午,廉江来找我聊天,说起他最近在读《阿里巴巴的神话》,是马云的传记。他说:“老师,我发现我对财经非常感兴趣。”我说:“真不错,能发现自己感兴趣的行业了。”我知道的,他读这类人物传记的书读得很入迷,孙正义、比尔·盖茨、霍英东等人的传记他都读过,而且,他对电脑也很感兴趣。 随着谈话的深入,他说起了一个话题:“老师,我觉得学校对我们的教育缺乏职业教育这一块,每一年高三报志愿的时候,大家都很茫然,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这是一个会思考的孩子,其实,我国的高中教育几乎不对学生谈职业的,每个人未来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老师不引导,学生也没有意识去思考。平时,虽然我们也说:“要做一个有用的人,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可是,“有用”和“有道德”这样的词汇太抽象太笼统了。换言之,就是学生没有目标。我们常常看到不少学校贴出“辛苦三年,幸福一辈子”这样的标语,可是这条标话经得起推敲吗?君不闻,有生如此说:“辛苦三年就幸福一辈子?辛辛苦苦考上大学之,还不是失业嘛!”看来,那句“辛苦三年,幸福一辈子”的话并不能够真正唤醒学生的内驱力的。正因为如此,高三一年,左“模”右“拟”的测试是很能打击一部分学生的,学生的情绪因测试成绩的起伏而起伏,因为他们是短期目标,不知道自己的长期目标在 哪儿。在一次又一次的测试中败北,有部分同学自动“缴械”了。所以,每一年刚刚升入高三的学生斗志是最强的,但到了后半段,有相当多的同学就把最后的光阴当成“垃圾时间”来处理了。 今天,我先和学生分享了一个故事: 有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绩 一天,一位记者到建筑工地采访,分别问了三个建筑工人一个相同的问题。他问第一个建筑工人正在干什么活,那个工人头也不抬地回答:“我正在砌一堵墙。”他问第二个建筑工人同样的问题,第二个建筑工人回答:“我正在盖房子。”记者又问第三个工人,这次他得到的回答是:“我在为人们建造漂亮的家园。”记者觉得三个建筑工人的回答很有趣,就将其写进了自己的报道。 若干年后,记者在整理过去的采访记录,突然看到了这三个回答,三个不同的回答让他产生了强烈的欲望,想去看看这三个工人现在的生活怎么样。 等他找到这三个工人的时候,结果让他大吃一惊:当年的第一个建筑工人现在还是一个建筑工人,仍然象从前一样砌着他的墙;而在施工现在拿着图纸的设计师竟然是当年的第二个工人;至于第三个工人,记者没费多少工夫就找到了,他现在成了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板,前两个工人正在为他工作。 一个人的目标直接决定了他将来的前途。 然后分享一个调查报告: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 25年的跟踪研究结果,他们的生活状况及分布现象十分有意思。 那些占3%者,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25年来他们都朝着同一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那些占10%有清晰短期目标者,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生活状态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的不可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等。 其中占60%的模糊目标者,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剩下27%的是那些25年来都没有目标的人群,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都过得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都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 分享马云的一句话:“很多年轻人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中国人的创业,关键不是因为你有出色的想法、理想、梦想,而是你是不是愿意为此付出一切代价,全力以赴去做安,证明它是对的。” 是啊,晚上躺着写决心书的人往往是“常立志”的人,我希望大家是“立长志”的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1e17f25a5e9856a561260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