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系列微课之“古诗学习法”

时间:2022-07-20 09:14: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附件1

“微课”教学设计模板

授课教师姓名 知识点来源

王向华

微课名称

《古诗两首》之“古诗学习法”

□学科: 语文 □年级:四年级 □教材版本:鲁教版 □所属章节:第七单元

录制工具和方法 录屏

本节微课的设计主要想借助《古诗两首》一课,让学生掌握“古诗学习的基

设计思路

本方法”,通过四个环节“查诗人,知背景;扣诗题,解内容;抓重点,悟诗意;重诵读,体诗情”,来引导学生多方迁移,领悟古诗的意趣美。

教学设计





1.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提高自身的理解、鉴赏古诗的能力 2.在丰富的想象与优美的文字中受到美的熏陶,感受古诗的魅力。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好!现在,又是我们的语文幸福微课堂开课的时间了。 今天学习的内容是——如何来学习古诗,并感受古诗的美。 二、授导过程

师:诗是一种思想高度凝练、高度集中的文学体裁,我们怎样才能用自己的语言将诗的意境重组,将诗人的感情再现呢?

方法一:查诗人,知背景

许多古诗的创作与作者的身份及历史背景有相当关联。

如:《独坐敬亭山》这首诗是唐代李白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所写。诗人李白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期间,诗人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

《独坐敬亭山》这首诗就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寂,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得到安慰的情景。

所以,在学一首古诗之前,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查找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这可以帮助我们对诗歌的理解。

方法二:扣诗题,解内容

很多古诗,它的题目便是诗中的题眼。

如:本课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舟过安仁》这首诗写得就是诗人坐船经过安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仁时的所见所闻。这种类型的古诗诗人杨万里还写过很多,像《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宿新市徐公店》、《闲居初夏午睡起》等。

学习这类古诗时,我们应该首先理解诗的题目,然后紧扣题目,去猜想诗中内容,在猜想过程中了解诗人写作的内容。

方法三:抓重点,悟诗意

理解诗意,是学好古诗的关键。我们可以通过抓住诗中的重要的字眼及其课后的注释来帮助我们理解诗意。

如:课文《舟过安仁》中“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我们根据注释知道了“ :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棹:船桨。怪生:怪不得。”的意思,进而展开联想,不下雨,张开伞干什么?哦!原来是孩子顽皮,他们张伞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风让船前进啊!多么有趣的孩子们呀!这种“不是遮头是使风”行为,是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

你瞧。有了注释的帮助,我们在根据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读诗去想象,这样就会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和意境了。

方法四:重诵读,体诗情

古时诗人往往借助诗歌来抒发了作者自身的某种感情,所谓“诗言志”就是这个道理。

如:本课《牧童》一诗,诗人通过草场、笛声、月夜、牧童这一系列的景象,不仅让我们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白天有牛和牧笛为友,晚上有清风明月相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透过这首诗,也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所以,我们在学古诗时,一定要对古诗细细咀嚼,反复诵读,这样才能悟出诗人的情感及诗歌的意境。 三、回顾拓展: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理解古诗课一运用哪些方法呢? 查诗人,知背景 扣诗题,解内容 抓重点,悟诗意 重诵读,体诗情

师:根据上述的学习方法,试着将《牧童》的诗意写出来吧!

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下次再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280daa6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