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读唐诗

时间:2022-09-19 07:11: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闲来无事读唐诗【二】



蝉,本是一凡物,经诗人托物寓慨,便意义深远,含灵含性。现录三首唐人咏蝉诗,学习、咀嚼。

《咏 蝉》唐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 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 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骆宾王(约619687)姓骆,字观光,名宾王,唐代诗人。婺州义乌人。唐朝初期的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徐敬业(即李敬业)在扬州起兵反武则天时,骆宾王为徐府属。他起草著名的《讨武氏檄》(即《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暗鸣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慷慨激昂,气吞山河。武则天读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皇然问:谁为之?或以宾王对,武则天感叹曰:宰相安得失此人?”11月徐敬业兵败被杀,骆宾王下落不明。《资治通鉴》说他与李同时被杀,《朝野佥载》说是投江而死,《新唐书》本传说他亡命不知所之而孟綮《本事诗》则说:当敬业之败,与宾王俱逃,捕之不获。将帅虑失大魁,得不测罪。时死者数万人,因求戮类二人者,函首以献。后虽知不死,不敢捕送。故敬业得为衡山僧,年九十余乃卒。宾王亦落发,遍游名山。至灵隐,以周岁卒。

这首诗作于高宗仪凤三年(678。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作于患难之中,感情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多双关,于咏物中寄情寓兴,由物到人,由人及物,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 《蝉》唐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 唐代诗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字伯施,余姚人。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虞世南曾从王羲之的七世孙、隋朝书法家智永禅师学习书法,他的字用笔圆润,外柔内刚,结构疏朗,气韵秀健。太宗称虞世南有五绝,一德行,二忠直,三博学,四文辞,五书翰。贞观十二年,世南病死,年八十一。太宗"哭之甚恸",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懿。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蝉》唐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晚唐诗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属河南)。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李商隐的这首咏蝉诗融入了诗人本人的人生境遇和精神意绪,诗中的蝉也就是自己的影子。


李商隐是唐代咏物诗的大家,他的咏物诗大多托物寓慨。这首诗表面写蝉,实际上是写自己。纪昀说:前四句写蝉即自寓,后四句自写,仍归到蝉。隐显分合,章法可玩。全诗层层深入,阐发主题。高难饱徒劳欲断无情怨之深,恨之重,一目了然。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被誉为追魂之笔,语出愤激却运思高妙、耐人寻味。后面就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来,直抒胸臆,足见其感情的强烈。最后却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蝉身上,首尾圆融,意脉连贯。

钱钟书先生评论这首诗说:蝉饥而哀鸣,树则漠然无动,油然自绿也。树无情而人有情,遂起同感。蝉栖树上,却恝置(犹淡忘)之;蝉鸣非为发,却谓其相警,是蝉于我无情,而我与之为有情也。错综细腻。

以上三首咏蝉小诗,均为托物寓意。清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30ff8d8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