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结合写景物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景物看上去是静止不动的,如田野、山林、小桥、房屋等。我们说这些是处于静态的景物。有些景物看上去是活动、变化的,像飘游的云朵、飞翔的小鸟、潺潺的流水、招展的旗帜等。我们说这些是处于动态的景物。写景物,既要注意描绘静态的景物,还要写好动态的景物。 如何写处于静态的景物?一是要写得具体,即写出景物的位置、形状、大小、颜色等。二是要写得静中有动。有些景物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缺少动感和活力,我们可以运用拟人或比喻的手法,把它们写得很有生气。例如:“那一排排高大而挺拔的杨柳,像一个个身高力大的战士,整齐而威严地站在公路两旁”;“夕阳照在渠水上,渠水一半绿,一半红,绿的像无瑕的翡翠,红的像燃烧着的火焰”等等。 对于处于动态的景物,则要写好景物活动或发展变化的状态。像冉冉升起的红日,四季不断换新装的树木,解冻的江河……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我们要随时间的变化或观察角度的改变,写出景物先后呈现的不同状态,画出一幅活生生的图画来。请看小作者对家乡柑橘的描绘:“春天,橘树亭亭玉立,舒展着它那深绿色的,油亮的枝叶,远远望去,像一位绿衣女郎。春末夏初,橘树开花了,一簇簇细小的白花藏在绿叶间,使人不易发现,但透出来的缕缕清香,使人越闻越爱闻。不久,花谢了,留下一颗颗比米粒略大一些的小果子,扁圆形的,嫩绿的。以后,橘子渐渐长大,颜色也稍深了些。九月初,橘子长得和小酒杯的杯口差不多大小。拿它闻闻,一股浓烈的橘香沁人肺腑,使人忍不住想摘一个尝一尝。”这里,小作者按时间顺序写了柑橘的生长过程,从春天到秋天,从开花到结果,描绘得形象生动。 在具体描写景物时,应该注意把动态和静态结合起来写,如《鸟的天堂》一课,作者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不同的景色:第一次着重写了黄昏时的大榕树,静静地“躺”在河面上。第二次写的是早晨鸟的活动,有的叫,有的飞,有的在扑扇翅膀,热闹极了。这是动态和静态相对比的写法。 总之,我们描写景物,不仅要写好它的静态,更要注意写好它的动态,做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给人留下真切鲜明的印象,让人经久不忘。 例如,在《青海湖鸬鹚》中, 写湖的“静”——“水平如镜”;描写湖上岛的世界,却是“动”——“天上飞的是鸟,水里游的是鸟,地上跑的也是鸟。” 描写山崖——是“静”;描写新落户的黑鸬鹚一家——是“动”。 A、这样描写,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和谐完美。 B、以动写静, 动静结合,是状物写景中高妙的一招,它使文章情趣盎然! 《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先写漓江的静态:“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紧接着写动态:“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受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静中有动,动又突出了静,真是一幅活的风景画。有同学问:“写景物的静态不难,写出景物的色彩、形态就行,写动态就不容易,......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423c6261eb91a37f1115c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