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学重点解析 1、作者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开头是有深刻用意的,它隐含了三个事实? ①四点零八分是一次列车的始发时间:当时每天有三列运送知青的专列,从北京开往全国各地,这种情况一直维持三年。 ②这一时刻知青们将要远离亲人和故乡:据说当时在北京火车站要设立急救站,由于过度悲痛,很多人都昏死过去了,哭喊声震天动地,场面异常壮观,很多人离开北京和亲人之后就再也没回来,客死他乡,谁也不知道这场运动要什么时候结束。 ③这一时刻将影响一代人的命运北京:上山下乡前,无数中国城市青年对农村的了解仅仅局限于课本的文字和政府的宣传。一些曾经积极参与过文革运动的城市年轻人经过在农村的艰苦生活后,意识到自己被人所欺骗利用,至此彻底放弃了曾经坚信不疑的革命理想以至于一切理想,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后的道德失序可以在此找到部分根源。这场运动改写了一代人的命运。 2、在汽笛声中,为什么作者感觉“北京车站剧烈地抖动”? 产生这种感觉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外界的火车开动给作者造成的错觉,实际并不是北京站的建筑剧烈的抖动,而是火车启动时的抖动;另一种是作者内心的抖动,此刻的火车启动,提醒他马上就要离开母亲,离开北京了,马上就开始漂泊无着的生活了,这对于一个2021知青内心是一种极为强烈的撞击和震撼。 3、作者又为什么“吃惊” “不知道发生什么”? 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的迷惘、无助和对不可知的未来的恐惧:每个人都对未来存在或多或少的恐惧,但没有哪一个人的恐惧像当时的知青,恐惧来得如此强烈。这就好比我们算命算卦一样,只不过是对未来不可知所产生的恐惧的一种安慰吧。在尖锐的汽笛声,就好像在宣读死亡判决书一样,他们已经隐约认识到了,现实好像不像他们了解的那样美好,但还有很多人没有察觉,诗人是敏感的。 4、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这句诗化用了那位诗人的名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受?有什么作用? 唐代诗人孟郊:表达告别母亲时的眷恋和痛楚:记得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有一个非常震撼人心的画面,盟军抢滩登陆奥马哈海滩,遇到了德军疯狂的抵抗,重机枪的子弹不停的扫射,很多士兵还没有登岸就死在了海滩上。有一个士兵,他被炮弹击中了,肠子流了一地,但还没有死,他在要死的那一刻,一直在呼喊一个音符:妈妈,妈妈,救救我!不是上帝,不是总统,是妈妈,世界上所有民族,各样人种都在妈妈这个发音上是一样的,当我们最无助的时候往往想到的是妈妈。说明了在普通的人性面前,“政治神话”是那么苍白无力。 5、作者为什么将自己比喻成“风筝”?感觉自已的前途像风筝一样飘摇:能唤起童年记忆,表达对母亲的依恋:在诗人的心中,北京和母亲始终是叠合在一起的,远离北京就等于原离母亲和文明,在文革中年轻一代的艺术探索中成了一个很重要的手段,表现出他们对政治权力话语的轻蔑与反叛。这场运动赵城几千万年轻人的青春被荒废,无数家庭被强行拆散,这场运动也造成了各个层面的社会混乱。由于无数本应成为学者专家的年轻人莫名其妙地在乡间长期务农,八十年代以后出现了知识断代,学术研究后继乏人的现象。希望母亲能够拯救自己,因为线在母亲手里。 6、“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是作者真实的感受吗?这一感受对诗人意味着什么呢? 这是物我颠倒的错觉:作者感觉到已经被北京抛弃了,被时代和文明抛弃了:在当时的官方政治话语里“上山下乡”被解释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改天换地、大有作为的神话,从而掩盖了当事人的真实感受,其实很多人是不想走的。食指这样的诗却以真诚朴素的态度,将个体的真实而独特的经验彰显出来。他具有天生的诗人的敏感气质,表现在这首诗中就是敏锐地抓住个体的“我”心灵中的几个幻觉意象。食指个人主观感受的表现,无疑是冲破文革中虚假的权威话语对个人的真实生活的遮盖,在这种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的艺术中,蒙在时代表面的灿烂辉煌的神话面纱才被撕得粉碎,显示出现实“黑暗与血污”的真相。在此之后,人性的觉醒才有可能随着个人的觉醒进入人们的脑海与视野之中。 7、“这是我的北京”作者为什么说了两遍?为什么要强调“最后”这个词?反复呼喊表达绝望与不舍,这是最后的诀别,透射浓烈的悲壮色彩。 北京是故乡,是文明的家园,茫然而绝望地抓住同样迷惘的青年人的手,仿佛落水者去抓住一根稻草,这样的迷惑不安,绝望与痛楚怎能不牵动读者的心呢?动乱时期青年一代的生存状况不能不说透射着浓烈的悲壮色彩。这是一种“歇斯底里的绝望”。邓小平曾说:我们花了三百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43183f301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