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文与讲读课文区别及教学误区 目前,新一轮的全国性教学改革正处在如火如荼的关键阶段,而在中小学课堂中沿用了数十年的教学大纲也悄悄地退出了历史舞台,教育部新出台的指导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要求被称为“课程标准”。根据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设置,从教师参与课堂教学程度(以前一般称为课文讲授要求),以及学生学习的深度广度要求的角度进行了一些修改。如果把教师课堂教学参与程度和学习的广度深度要求上的区别作为分类标准,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可以分为两大类,讲读课文和阅读课文。 所谓讲读课文,顾名思义,就是需要教师精心讲解,学生读熟吃透的课文。这类课文通常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细致地引导和讲解,确保学生准确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并学习划分段落、概括段意,对于相关字词、句及段落,还要背诵重点语句、段落,甚至是整篇课文,或能够仿写课文中的典型句式,或运用词语造句……不一而足。 阅读课文则不需要教师讲太多,而是主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来解决相关知识,对于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小学语文教材目前的阅读课文包括两种类型,即课内阅读课文和课外阅读课文。课内阅读课文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活动中进行阅读的课文。课内阅读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调控。学生利用专门的用于进行阅读的课堂教学时间,在教师的点拨和帮助下,通过阅读课文,领会课文表达的思想,并掌握文章结构、修辞方法等基础知识,再根据教材提供的课内提示获得诸如细节描写、词句运用的基本技能。课外阅读课文自然就是在课堂活动之外进行阅读的课文。而在课外进行的各种活动,教师基本上就鞭长莫及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几乎完全独立地进行课文的阅读理解、分析归纳等学习活动。简而言之,我们亦可以这样理解:课内阅读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教师的身影,而课外阅读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则基本看不到教师的参与,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基础的要求也更高。 以上简单地分析了讲读课文与阅读课文(课内阅读课文和课外阅读课文)在教师参与程度和学习的广度深度要求上的区别。对于广大语文教师来说,讲读课文类型的学习要求和教学方法没有什么可说的,各种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案例,包括相关的教学视频都很容易获得,只要在语文教学一线工作几年,就会对此类课文的教学方法有所了解,所以一般来说讲读课文的教学中基本上不会存在太大的教学误区。大家一定注意到本文的题目中,重要性相对略低的阅读课文被放到了讲读课文的前面,这是有原因的。通常来说在日常教学中容易存在教学误区的正是阅读课文的教学方法,特别是课内阅读课文的教学方法。 事实上,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往往会把阅读课文和讲读课文混为一谈,担心学生自己无法胜任阅读课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4abb9f4ae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