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走廊:带你了解黑洞的前世今生!

时间:2022-06-26 16:33:3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带你了解黑洞的前世今生!

每当我们仰望夜空,定会被夜女士那绝美的身姿所吸引。万千星辰,俏皮地眨着眼睛,捧出一轮明月,一切显得那么祥和而又美好。可是,在我们肉眼可视的距离之外,却有无数个洪荒巨兽在不断吞噬周围的一切,连光都无法逃脱它的魔爪,而它,就是黑洞。

恒星的生命历程

恒星和人类一样,也有从出生走向死亡的过程。只不过相比于人类,星的生命周期多达几百亿年而黑洞,就是超大恒星走向死亡时的最终产物。 科学家们认为,恒星是由宇宙中的星际云形成的。将这种星际云类比成球体,它的直径可能长达100光年,质量可能相当于600万倍的太阳质量,里面充满了氢、氦等元素。由于星际云的质量分布不均匀,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物质会被聚集到一起,密度增大,压强也随之增大。同时,根据角动量守恒定律,物质在被聚集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旋转。随着过程持续进行,旋转速度越来越大,中心部位会产生热量,温度不断升高。当温度达到一定值,能够使氢聚变成氦的时候,一颗恒星由此诞生,此时的它被称为原恒星。根据原恒星的质量大小,恒星又分为四种类型,我们以太阳质量为标准进行分类:

当原恒星的质量小于0.08倍太阳质量时,由于它的质量太低,甚至无法引发氢聚变,所以它并没有形成恒星,就像是胎儿在子宫里发育不完全,是个死胎。科学家将它命名为褐矮星或者棕矮星。

当原恒星的质量在0.080.5倍太阳质量之间时,由于它的质量较小,发出的光偏红,于是就被称为红矮星。红矮星是寿命最高的恒星,长达几百亿年。

当原恒星的质量在0.58倍太阳质量之间时,它发出的光为黄色或黄白色,科学家称之为黄矮星。太阳就属于黄矮星,寿命大概为100亿年左右。

当原恒星的质量大于或等于8倍太阳质量时,它发出的光是偏蓝色的,我们称之为蓝色大恒星。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经由哈勃望远镜所发现的一颗蓝色大恒星——手枪星,它的质量为100150倍太阳质量,生命周期只有300万年左右。

恒星自诞生之日起,其核心就一直在进行核聚变,发出光并释放能量。恒星质量不同,核聚变程度也不一样。例如红矮星它只能把氢原子聚变成氦原子,质量更大的黄矮星则能将氦原子进一步聚变成碳原子,而蓝色大恒星可以将碳原子一直聚变下去,直到聚变成铁原子为止。可是我们都知道,核聚变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倘若一颗恒星的内部核心一直在进行核聚变,那么这颗恒星为什么没有爆炸呢?答案就是因为引力与聚变这两种作用处于平衡状态。也就是说,由于引力的存在,恒星内部的核聚变是可控的,质量越大的恒星,其引力越强。

随着恒星不断释放能量,其质量也会不断减少,引力不断减弱。最终,核聚变将会脱离引力的控制变得愈发强烈,恒星由此步入了晚年期

1




晚年时期的恒星(黄矮星),由于核聚变无法控制,半径会不断增大,像气球一样不断膨胀,变成红巨星。例如红巨星时期的太阳,其半径会是现在的100倍,地球将会被烤化。人类若想生存下去,只能移居别的星球或者把地球推向更远的地方,这便是著名科幻小说家刘慈欣的作品《流浪地球》 当恒星变为红巨星之后,随着体积不断变大,密度不断变小,内部核心温度会不断下降,导致核聚变减弱,于是引力又重新占了上风。在引力作用下,红巨星的内核将会收缩,外围的物质则会形成星云,抛洒到宇宙中去,内核会形成白矮星。白矮星的密度非常大,相当于把太阳装到地球里。当白矮星耗尽内部所有的能量后,就会形成黑矮星。科学家估计,由白矮星到黑矮星的过程十分漫长,长达几千亿年,这也是我们目前没有找到黑矮星的原因。

黑洞的产生

不同质量的恒星,其生命历程也会不同。例如红矮星,它会跨过红巨星阶段直接形成白矮星,而蓝色大恒星会形成红超巨星 与红巨星向白矮星过渡相同的是,红超巨星也会经历内核收缩,外围物质向外抛洒的阶段。不同之处有两点:一是核聚变复杂程度不同,二是外围物质抛洒方式不同。红超巨星最外层是氢聚变,再深入一点,温度升高,可能是氦聚变,以此类推,最里层的核心物质为铁。当红超巨星开始收缩时,外围物质会从内部向外喷发而出,形成我们所熟知的超新星爆发supernova这个过程比星云的形成更加剧烈,中心会形成比白矮星密度更大的中子星,相当于把太阳放到一个城市里。当中子星的质量大于太阳质量的3倍时,力会使中子星无休止地进行收缩、坍塌连中子之间的排斥力都无法阻挡,直到形成一个密度几乎无限大,体积接近无限小的星体。超高质量产生的引力,导致的时空扭曲使任何靠近它的物质都会被吸进去,连光都无法例外,黑洞就由此诞生。

事实上,早在人类观察到黑洞之前,科学家们就已经意识到黑洞的存

1916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发表了广义相对论,首次提出了引力场方程。同年,德国著名天文学家、理学家卡尔·史瓦西通过求解引力场方程,发现宇宙中或许存在这样一种天体:当大量物质集中于空间一点时,该点附近会存在视界一旦进入,连光都无法逃逸。后来,美国物理学家约翰·奇博尔德·惠勒将这种奇异的天体命名为黑洞。再后来,经由史蒂芬·霍金对黑洞进行的进一步研究,黑洞的神秘面纱也得以被揭开。

人能否通过黑洞穿越时空?

要解释上面的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些黑洞的物理性质。

首先,黑洞的质量非常大,它所产生的引力,光都无法逃脱。其次,黑洞会导致时空弯曲。在黑洞周围存在视界,光在视界外时,是有机会逃离黑洞的,可一旦光进入视界,就再也无法逃离,只能被吸进黑洞。假如有一

2




个人A在视界外以匀速靠近视界,那么在远处静止不动的观察者B看来,A是越来越慢的。最后,A运动到黑洞中心时,B会发现A静止不动了,这就是引力导致的时空弯曲效应,越靠近黑洞,时间越慢。

A进入黑洞中心后,剧烈的时空弯曲将会导致时空互换。我们现在所生存世界,时间是单向的,意味着我们不能回到过去;但是空间是双向的,我们既能向前也能向后。在黑洞中心,情况则相反,时间为双向,空间为单向。也就是说,A可以回到过去,但在空间上,他只能前往黑洞中心的。最后,A还未进入黑洞中心,就会被巨大的引力场撕裂,导致死亡。 通过黑洞穿越时空,这种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理论上是有可能实现的。问题在于以人类目前的技术,还无法克服巨大的引力,将人安全地送到黑洞中心。我们对黑洞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直到2019科学家才获得黑洞的第一张照片。可惜的是霍金先生在2018年就去和爱因斯坦探讨科学了,没看到这张历史性的照片。可我相信,未来一定还会出现无数位史蒂芬·霍金带领着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4f7c2ff28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