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财务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研究

时间:2023-05-20 19:47: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财务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研究

作者:万于

来源:《财会学习》 2017年第17



摘要:关于财务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的“三权”分立的研究由来已久,在会计领域的历史上,因为财务的“三权”无法进行分立,而出现的财务舞弊现象层出不穷,禁而不止。在诸多血淋淋的教训面前,会计领域的专家开始对会计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开始不断完善公司治理体系,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体系的进步,法律法规呈现出滞后性,花样百出的作弊手段也在法律法规的空子下自由穿梭,给企业的经营带来风险,给国家的经济带来风险,也给人民群众的利益带来风险。据此,本文再次根据时代的特点,对财务决策、执行、监督的“三权”分立进行研究,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三权”分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创新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研究结果能为财务的“三权”分立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财务;三权;分立关于财务、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的研究,大多数研究学者主要是根据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内部控制不完善,监督体系不独立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从理论的角度提出了健全治理结构,完善内部控制等建议。但纵观我国的上市企业,形式化的股东大会、监事会、内部审计无处不在,似乎没有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外部利益相关者无法信任企业出具的内部审计报告。究其原因,与企业的用人管理制度密不可分,试想一位员工拿着股东发放的薪资,随时可能因为未授意股东的意思,而被解雇失业,谁还敢放下心理防线执意与企业股东相抗衡?根本原因解决不了,财务的三权分立只会流于形式,企业的财务便会得不到监督与控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便可能会受到损害,从而出现多败具伤的局面。

一、财务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中存在的问题

( 一)“一股独大”现象普遍,股东大会形同虚设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企业,普遍存在“一股独大”现象,占有最大股权的股东在股东大会上更加倾向于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制定决策,即使股东有投票选举权,也多半用在对企业职工的选人用人上执行投票否决权,大股东们不能通过股东大会民主地行使权力,而其他中小股东则更加无法及时了解企业的相关财务信息,对于中小股东的提案权、质询权等,并不能得到尊重,在股东大会的议事程序和表决结果上,中小股东的投票往往不会对总的决策产生实质性的改变。总的来说,企业的中小股东只是年终的相对利益分配者,并没有实质的决策权,股东大会更多的是形同虚设[1]

( ) 监督部门缺乏独立,监督结果缺乏权威

部分股份制企业在经历股份制改革之前,主要由企业的创始人建立,为了企业做大做强,企业在准备上市期间实行股份制改革,而部分企业的创始人在经历股份制改革期间担心股权发生变动,由最大股东变为次要股东,而失去对企业的掌控权,便会将自己的占股比例设置较大,避免企业股东通过股权转卖合并等手段,产生“江山易主”现象。而企业监督部门的成员通常由企业的内部职工组成,内部职工的“生死权”在掌握于大股东手中的情况下,监督结果可能会受到大股东的权力干预,在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中,监督部门所施行的监督结果存在缺乏权威性的可能,而对于内部由大股东授权的部分不合理的财务现象,监督部门也无法独立行使处罚权和纠正权等,进而让监督缺乏控制能力。

( ) 不相容职务未分离,执行人员行为受限




“一股独大”、股东大会缺乏民主、监督部门权力不独立等问题,会直接造成不相容职务未分离现象,也会造成不相容职员未分离现象。部分企业的大股东在采取“委托- 代理”模式进行企业管理时,由于企业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的管理目标不

一,往往出现经理人为了短期利益损害企

业所有者的合法权益,进而造成企业所有者对经理人并不绝对信任现象[2]。为了确保企业的会计信息按照自己的授意进行,企业的核心会计人员或是企业大股东的亲属,或是其关联人员,而企业的其他执行会计在职位威胁等潜规则下,也无法正确执行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被动地按照企业所有者的授意编制相关财务报表。

二、完善财务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的措施

( ) 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改变“一股独大”现象

诸多上市公司在企业上市之前,企业创始人更多的是“一言堂”决策,未上市的企业其经营利益主要与企业内部相关人员有直接联系,而企业上市之后,则会直接涉及到广大股民的利益,大股东“一言堂”,忽视股东的民主权力,会直接导致决策、执行和监督“三权”融合,无法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风险,影响企业的健康经营。而要改变“一股独大”的现象,则需要企业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以严格的制度来约束“三权”分立。既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也要科学设置组织架构,还要确保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等,从而让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来监督财务决策、执行和监督的科学进行[3]

( ) 改变监督人员身份,使监督结果呈现权威性

内部控制的科学制定并不能保障其被企业严格科学地执行,监督人员职位的不独立性,以及利益直接被企业股东干预的特性,会使得监督人员难以严格遵守监督制度。对此,建议国家或地方以立法的形式,对企业财务监督人员和会计人员进行职业操守的规定,对违反相关财务监督或审计、会计法律法规的人员采取吊销执照等方法,以严格的责任倒逼财务监督人员或会计人员严格遵守监督制度。同时,为了避免财务监督人员或会计人员因为利益关系受到权利机构的干预,财务监督人员或会计人员的身份应避开企业关系,以政府指派方式入驻企业,企业按照人才市场情况和企业的情况公平合理地向政府定期提供监督人员和会计人员薪资报酬,再由政府将其转发给监督人员和会计人员,在政府的干预和管理下,让企业财务监督和会计人员摆脱裙带关系,放下心理防线严格按照制度执行监督工作。

( ) 建立财务信息化管理,阳光化各项财务活动

财务信息化能够最大限度地将各项会计信息和财务活动进行公开化。财务信息系统的建立,使得企业的任何一项财务支出都必须具备真实可靠的财务凭证,同时经过严格的财务审核才能够完成。任何一项支出的凭证都会在信息系统中进行记录,审计人员或财务监督人员可以随时查看历史的原始数据,对后期在财务监督过程中发现的财务问题,也可以直接通过信息系统,来查询相关经手人和责任人,从而便于更加准确地追究相关责任人的相关责任。另外,财务信息体系的建立,也能使得企业的预算能够在财务信息系统的辅助下,对各个部门的预算经费的使用进行实时监督与控制,确保每一项经费都被合理使用[4]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财务的三权分立要做到真正的分立,需要企业的管理者真正认识到三权分立的重要性,从思想上下定决心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分离不相容职务,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同时,


也需要政府以政策干预联合企业完善监督机制的建立,确保监督人员的身份独立,不受利益关系和裙带关系的影响,可以完全独立地行使监督权,保障企业的财务活动按照制度有效进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5855c3a0a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