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意蕴[盛唐诗歌的意蕴之美] 盛唐诗歌的意蕴之美 盛唐年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涌现了大批才华天赋极高的诗人,在此繁华年间,可谓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诗人的诗歌创作极富山川英灵之意蕴,他们追求诗的意趣,营造一种空灵朦胧、意味深长的境界,给人一种含蓄隽永、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无限意蕴。正如南宋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辩》中所述:“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虚透彻玲珑,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月,言有尽而意无穷。”诗人巧妙地在有限的诗歌篇幅中淋漓尽致地表达丰富的心理活动与思想感情,古典诗歌的创作字数有限,却能把读者带入一个意蕴无穷的奇妙境界,给读者留下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这正是盛唐诗歌的魅力所在。如何巧妙地在简短的诗歌中融入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营造诗歌的意蕴无穷之美,这正是盛唐诗人孜孜以求的创作关键。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和鉴赏,我对于营造诗歌意蕴之美的理解有如下几点: 一、善用凝练的语言,创造丰富的内涵 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对语言锤炼的要求高,古典诗词的创作常常受字数、篇幅的限制,诗歌类型通常以绝句、律诗等为主,短短数十字却要表达诗人丰富的内心活动,因此,对语言的精雕细琢是唐诗的特色之一,精练含蓄的诗歌语言能够用极短的篇幅来表现诗人所要表达的丰富的内容,含蓄形象地表现诗歌形象特征或诗人的思想感情。诗人通过凝练简洁、含蓄隽永的语言营造一种意蕴无限的模糊意境,给读者留下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让读者根据自身生活经验或心理感受,来细细揣摩蕴藏在诗歌中的丰富意蕴,从而体悟到诗人所要表达的丰富生动的诗歌内容与深刻透彻的思想情感,于含蓄凝练的诗歌语言中融入意蕴无限的内容,这是唐诗营造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氛围的独特魅力之一。例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短短四句的篇幅却表达了无限的意味,“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简短十字却淋漓尽致表现出了环境的孤清幽冷,凝练的语言为读者钩勒出一幅空旷寥廓、万籁俱静的背景图,让读者仿若置身于一种幽寂冷漠、凄清寂寥的氛围之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十个字突出垂钓老人清高脱俗、抗风斗雪的不屈精神,形象地反映了诗人贬谪永州以后倍感孤独冷寂的心理与不甘屈从的傲然之气。短短二十字看似描绘一钟清冷寂寥的景象,但却实质蕴含着诗人丰富无限的思想感情,寄托遥深、言简意赅、一笔传神,深刻表现了诗人虽处逆境、心觉孤寂,但决不同流合污的傲然风骨,极富意蕴之美。 二、巧用寄托遥深的意象,寄托诗人无限情思 意象,是指诗词中那些被诗人反复运用,并约定俗成赋予其某些特定意义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追求意象之美,其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意象艺术,诗歌的创作一旦脱离了意象,则难以表现出其意蕴无穷的独特魅力,那这种文字便难以称其为诗歌。盛唐时期,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了顶峰,唐诗的兴盛,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前代的积淀,特别是唐前各个时代为唐诗准备了丰富且含蓄的意象,更是使唐诗韵味十足、回味无穷,富于意蕴之美。例如月亮,抒发诗人离愁别绪与思乡之愁,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全词不加藻饰,诗人寓景抒情,望着明月,触景生情,离愁情绪油然而生,表现诗人对故国的深深怀念。又如意象柳树,由于“柳”与“留”谐音,古人送别时常以折柳相送,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如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唐诗中的意象并非单纯的景物,月亮并非单纯的月亮,杨柳并非简单的杨柳,这些意象往往寄托遥深,融入了诗人深深的思想感情,使得诗歌传递出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魅力,意象作为诗人情思的载体,不仅能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更能增加诗歌意绪无穷的魅力,丰富诗歌的意蕴,这也是唐诗的魅力之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646be9e5a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