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重”是庄重。“威”即威严。“固”是坚固。“主”有亲近的意思。“惮”就是“害怕”。) 【今解】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便没有威严,令人不加以敬重。多多学习,才能够不固执。要让人家看得起,最好亲近忠信的人,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过失也不用怕没有面子,马上下决心改过。” 【智慧启发】 一个人不自爱,容易引起他人看不起,因而不加以敬重。在适当的场合,表现出合理的态度,便是自爱的一种表现。应该庄重的时候,如果显得轻佻、搞笑、好像小丑的模样,当然就没有足够的威严,令人不加以敬重。这时候自作自受,就不应该责怪他人缺乏修养。 我们希望被人家看得起,必须多多学习,使自己有更多的选择,以免由于见闻不多而固执己见。多多亲近忠实、有信用的人士。向比自己高明的人请教,不要浪费时间到处吹嘘和炫耀自己。反省自己时,发现有任何过失,都应该下定决心,不犯第二次。 【智慧之光】 之一:用过几次,觉得合理有效。这才放心地多加运用,以期养成习惯。但是仍然不要忘记执经用权,也就是持经达变地,做出合理的调整。 之二:孔子告诉我们“学则不固”的道理,希望我们把学到的东西,当做多一种参考,多一种选择,使自己更加不固执。运用的时候,因时、因地、因人、因事,把所有的参考答案逐一筛选,选出一种合理的方案才能够择善固执地,加以合理地运用。 之三:有很多人,以为即学即用的意思,便是学到了东西,马上就要付诸实践,在生活中运用。这种念头相当可怕,因为学到的东西,未必正确合用,怎么可以如此匆促决定,立即要活学活用呢? 【智慧践行】 做人最要紧的,是让人家看得起。把握自己的修为要领,不断精进,才对得起自己。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曾子”名参(shēn),鲁国人,孔子的弟子。“传”可以当做老师传授的知识和技能。“习”指即知即行,及早养成习惯。) 【今解】 曾子说:“我每天自我反省:替人做事有不尽心的吗?与朋友交往有不信实的吗?老师教我的有没有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智慧启发】 西方人以神为本,十分重视忏悔,表示对神的尊敬。中国人以人为本,我们最好每天留下二十分钟,好好反省,以求修治自己,使自己不断地精进。反省时要掌握三个重点,这是曾子对我们的建议: 之一:每天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能不能即知即行,在日常生活当中,尽量去运用,以期养成习惯?是不是知而不行?或者用来炫耀自己,甚至于欺骗别人? 之二: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信实的地方?故意隐瞒某些事实,或者存心利用朋友对自己的信任? 之三:替人家想事情,有没有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着想?有没有趁机从中为自己寻找一些好处? 【智慧之光】 之一:反省不是后悔,也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反省的目的,在于找出自己的缺失,加以改善。只要日有寸进,天天有改善,成果必然很好。 之二:反省的时间,至少每天要花费二十分钟。否则形式上如此,实际上却很容易放松自己,不能收到真正的效果。 之三:人类和一般动物最大的差异,即在具有自我反省的能力。反省之后,还要通过实践,来不断改善自己,以提升自我。 【智慧践行】 不论怎样忙碌,每天至少留二十分钟给自己,养成天天反省的习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6a99bc3482fb4daa48d4b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