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 优秀教案

时间:2022-03-24 22:14:3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沁园春·雪

导语:

雪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钟情的对象。然而不同时代、不同经历、不同胸襟的人,对漫天飞雪,会有迥然不同的情怀。边塞诗人岑参,坚韧写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欣喜;遭贬诗人柳宗元,郁闷流露“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无奈。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一生爱雪,面对大雪纷飞的世界。他又会有怎样的感慨呢?那就让我们在他的词<<沁园春·雪>>中来寻找答案吧。

教学过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词的写作背景。这样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诗人的情感。

今天呢,我们先来学习上阕。首先,老师来给同学们朗读一下课文,大家注意听。看自己在朗读的时候是否存在错误。

提问1大家都已经预习过了,那谁能告诉老师上阕可以分为几层? 明确上阕可分为三层。前三句为第一层,总写看到的景色。中间七句为第二层,具体写看到了那些景色。后三句为第三层。想象天晴后的景色。 具体分析第一层

1. 北国即祖国北方,点明了所写的地域。

2. 千里和万里是互文,我们应该合起来理解,意思是千万里范围内到处都是冰封雪飘。

在这里呢。诗人为我们描写了两个景物,一是冰,一是雪。冰是封冻的,雪是飘舞的。一个是静态的,一个是动态的。我们已经接触过这种写作手法,它是?

明确 动静结合。

提问2.诗人在这里就是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我可不可以把“封”改成“冻”“飘”改成“飞”?这也是一静一动啊。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明确:不能。“封”给我们呈现的是一种宁静的状态,给我们一种平和之感。而“冻”则是一种尖锐感。“飘”写出了雪的轻盈、灵动。“飞”则不具有这种美感。 一封一飘,没有了冰冷感,使画面生动活泼。 老师把这一层总结为北国雪景图。

同学们,大家来想象一下,此时你就站在这千米高原之上,你面前就是这样一幅壮丽的雪景图,映入眼帘的是无边无际的白雪,你内心会有怎样的感慨呢? 明确:感到激动,对北国风光顿生喜爱,赞叹之情。

同样,面对眼前的壮丽景色,伟人毛泽东也不由自主的心生激动,发出了自己的赞叹。 小结:

这三句呢概括写景,起笔大气磅礴,纵览北国河山,一笔就囊括了半个中国。抒发了对北国风光的赞美之情。 具体分析第二层。

在这里。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这七句是由哪个字统领的呢? 明确:

望字统领下面七句,为我们具体描写了北国雪景。那诗人具体望到了那些景物






呢?

长城、黄河、群山、高原。

这些景物各自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句话一句话来看。

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惟余,强化了白茫茫的的景色,用视觉形象赋予冰封雪飘的风光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气势。

这一句以南北纵横的视野,写的是一片茫茫无边的积雪,为我们呈现的是一幅长城莽莽图,呼应了“万里雪飘”;老师把它总结为长城莽莽图。 那黄河又是怎样的呢?

2.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 顿,滔滔江水,一瞬间就凝固了。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变化之速。

这一句则是东西环顾,写的是一派寒威凛凛的坚冰,呈现的是一幅大河失滔图,回应了“千里冰封”;这是一幅黄河失滔滔图。 接下来是山和原。

3.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

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 提问3这里的山和原有什么特点呢? 明确;山像蛇一样舞动、原像白象一样奔驰

提问4:山和原都是静物,诗人却说山舞原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明确:这两句融对偶、比喻、拟人、夸张于一炉,化静为动,显得神采飞扬,无比壮观。群山、高原是那么生气勃勃,充满活力,好象正“舞”向云宵,“驰”向天际,要跟雪云高压的天公一比高下!这是一幅山舞原驰图。

提问5;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诗人为我们呈现了三幅不同视野但同样壮观的画面。请同学们试着揣摩一下此时诗人的情感又是怎样的呢?有哪位同学来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明确:蜿蜒千里的长城之剩下白茫茫的一篇,波涛汹涌的黄河瞬间凝固,安静的山原飞舞、奔驰。这些都是祖国的代表性事物,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惊叹、赞美之情。

同学们,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着几句。长城内外、大河上下、群山飞舞,高原奔驰,视角在不断变化,纵横千里。而且它句式紧凑,一气呵成。我们仿佛都已经看到诗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姿态了。寥寥几笔,就使壮丽的北国雪景图立体起来了。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诗人此时已经不是小激动了,情感基调已经变得高昂起来了,感情变得热烈而奔放。尤其最后一句。欲与天公试比高,给本无生气的景物,赋予顽强的生命力和竞争意识。诗人的情感在这里的到完全的释放,豪情万丈、这样,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也表达的酣畅淋漓。 小结:

这七句大笔如椽,写尽了东西、南北、上下、内外,笔力千钧。同时,大处落墨,专写黄河、长城,渲染了历史纵深感。感情倾注于祖国的山水,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赞美、热爱之情。 具体分析第三层:

眼前雪景,是如此的生动、壮阔,铺陈到此,已经淋漓尽致。然而诗人又发挥丰富独特的想象,以充满浪漫主义的笔调劈出奇境:“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用“须”字转折,我们读起来是不是充满了乐观期待的心情;“看”字承






“望”,显示端详观赏的意态;

看到的是什么呢?“红装素裹” 雪停天晴之时,红艳艳的阳光照耀在白雪覆盖的祖国山河,犹如一个红装素裹的少女,绚丽多彩、娇媚动人。 诗人是什么感受呢?分外妖娆! 老师把它总结为雪霁晴日图。

在这里,诗人的感情又有所变化了。此时诗人已经从刚才的万丈豪情中缓过神来了,感情呢趋于平缓,但感情依旧浓郁,于是他把内心的无限热爱之情运用想象用这样一幅美丽妖娆的雪霁晴日图表达了出来。此时,他的感情得到了延伸。

同学们,我们来看,上阕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五幅不同的图画,前四幅是诗人实际看到的画面,是实写。最后一幅是诗人想象的,是虚写。虚实结合,使北国雪景图形象、生动的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结束语: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运用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壮丽的北国雪景图,而且每一层感情都有所变化、不断在丰富。先是赞叹,接着为赞美,最后展望美好未来,归根结底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因为热爱,才可以写的如此笔力千钧,大气磅礴。因为热爱,才可以写的如此神奇壮美,瑰丽多姿。可见,毛泽东对祖国河山爱得深沉!

到这里,我们上阕就学习完了。老师给大家布置两个作业。一是背诵这首词,二是预习下阕。看看诗人毛泽东除了写祖国的大好河山,表达对其的无限热爱之情外,还感慨了什么。

好,我们今天的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概括写景:北国风光图 激动 长城莽莽图

热烈 具体写景 大河失滔图 山舞原驰图 (热烈)

想象写景:雪霁晴日图 浓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72da2a50b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