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红色娘子军(六场芭蕾舞剧)吴祖强、杜鸣心、王燕樵、施万春、戴宏威曲。中央芭蕾舞团根据梁信同名剧本改编。李承祥、蒋祖慧、王希贤编导。1964年在北京首演。剧情:十年内战时期,海南岛椰林寨的一个丫头吴清华,因不堪恶霸地主南霸天的残酷压迫,逃走未成,被打得昏死过去。后为红军干部洪常青和通讯员小庞所救,并指引她投奔红军,成为“红色娘子军连”的一名战士。在战斗中,她违反纪律,打乱了战斗部署,而使南霸天逃脱。后在党的教育下,她认识了错误,提高了觉悟,同部队一齐奋勇作战,击毙南霸天,解放了椰林寨。 舞剧的音乐对塑造洪常青、吴清华等的舞蹈形象起了积极的补充和衬托作用。贯穿始终的娘子军连的主题是对全剧主题思想的概括,表现了娘子军这个战斗集体的音乐形象: 剧中两个主要人物也各有其特定的音乐主题,洪常青的主题简朴奔放、豪迈有力: 吴清华的主题性格鲜明,充满强烈的反抗精神: 这两个主题随着剧情的展开而贯穿、发展。序幕的女声领唱与合唱,采用了海南民歌音调,表达了劳苦大众斗争和反抗的呼声。第一场最后一段三人舞,音乐真挚恳切,深沉动人。第二场吴清华叙述身世并要求参军的一段小提琴独奏,如诉如泣,充分表达了人物内心对光明的渴望和向往。第四场快乐的女战士以及军民联欢的一段混声合唱,轻快明亮,生气勃勃。第六场洪常青英雄就义的一段音乐,悲壮深沉而具有英雄气质。全剧的音乐,人物性格鲜明而有戏剧性,在处理民间音调和交响性发展手法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以下具体分析三段舞蹈: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可以说是中国芭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参照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将西方芭蕾的技巧与中国革命的历史背景相结合,是艺术领域中中西文化成功融和的典范。舞剧1964年首演,1970年被拍成电影作为“样板戏”在全国放映,“文革”之后,它曾一度沉寂达十年之久,进入90年代,当人们拉开一段历史距离去审视这一中国特定时期的作品,从艺术的角度,重新给予它高度评价:它是用西方唯美的芭蕾形式,大胆地运用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军事题材,它是中国芭蕾在民族化的道路上走出了成功的一步,同时也是一部讴歌伟大女性的代表作品。这部舞剧在美国、英国、俄罗斯、丹麦、以色列等20多个国家上演,为中国芭蕾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娘子军连连歌》 这是舞剧的主题音乐,节奏明快、坚定有力、扣人心弦,配合主题歌是老乡们手舞彩旗先十字步接后踢小跳步的欢迎场面,娘子军连战士大踏步行进及指导员与连长检阅式的行进,没有过多舞姿造型。 在阵阵军号声中,战士们立起足尖整队的动作,这一动作有其创作根源。当年为使芭蕾演员表演上有部队的生活气息,就有演员包括演奏员百余人全部下连当兵,当演员们听到“向右看齐”的口令时,都下意识地立起足尖,解放军战士都惊讶地叫起来“立起来真好看”、“比我们做得好看”,就这样,小插曲被吸收编排到舞蹈中来,接后面的射击、投弹、刺杀等舞蹈完全来自部队生活,是军事训练动作与芭蕾足尖技巧的结合,生动地塑造了女战士的飒爽英姿,配以合体的军衣短军裤、大刀、枪械道具,伴随那“向前进、向前进……”乐曲声,昂扬的激情感染着每一个人。 《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 这是舞剧中一段情节性的小群舞。 万泉河边,几位女战士欢快地追逐嬉闹着,她们发现老炊事班长挑着水桶走来,几个人活泼地涌上前去拦他,一位女战士调皮地举起老班长的旱烟袋,四位女战士搭臂吸跳步、碎移步,设法抢了老班长的水桶欢快地帮他挑水去了。 随着这段轻快的节奏乐曲加之富有情趣的滑音,配以女战士以小腿动作跳跃和足尖快速移动的轻盈舞姿,使舞蹈表演情绪既热情明朗又轻松幽默。 《军民鱼水情》 这是舞剧中一段风格性舞蹈,“斗笠”荔枝体现海南的民间特色,使芭蕾舞剧展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点。 远处传来乡亲们欢快歌声,洪常青和战士们立队欢迎,乡亲们手捧新编的斗笠,鲜红的荔枝来慰问工农红军。 在悠扬的笛声中,红裤白衫的渔家女手捧斗笠翩翩起舞。姑娘们身着绿衫,手捧荔枝,缓缓移动。渔家女盘坐成排,几个方向的举落斗笠,映衬着姑娘们热情优美的身影,三人一组的斜排推进“红区风光好,军民一家亲……”两层圆圈的里外穿插调度,变成两人一组平排交错吸跳,乐曲转调后又调度成大圆圈的里外跑动吸跳穿插,舞蹈也展现出大场面的互动,在“军民团结向前进”的歌声中进入高潮,大画面造型,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军民鱼水深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8bdea6985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