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孟”与“韦柳”山水田园诗歌风格的差异

时间:2022-08-17 15:18:1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王孟”与“韦柳”山水田园诗歌风格的差异

摘要: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是唐代诗歌史上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人们将他们并称为“王孟韦柳”,可见他们四人的诗歌风格在某种程度上有相似之处。但细究他们的诗歌可以发现“王孟”诗歌与“韦柳”诗歌存在着“雄浑开阔”与“峭拔幽静”、“清远恬淡”与“幽独冷寂”的差异。 关键词:“王孟”;“韦柳”;山水田园诗;风格

唐代诗人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并称为“王孟韦柳”,他们四人以写作山水田园诗歌著称,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四人的诗歌风格在某种程度上有相似之处,然而若细究也可以发现“王孟”诗歌与“韦柳”诗歌存在着“雄浑开阔”与“峭拔幽静”、“清远恬淡”与“幽独冷寂”的差异。 一、“雄浑开阔”与“峭拔幽静”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说,盛唐时“壮丽动荡的一面为边塞诗占有,幽美宁静的一面则由所谓田园派写出”。盛唐诗人王维与孟浩然是山水田园派诗人,他们的山水田园诗歌自然有幽美宁静的一面,但同时也具有雄浑开阔的壮美景象。先说孟浩然,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五引《吟谱》说:“孟浩然诗祖建安,宗渊明,冲淡中有壮逸之气。”以《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为例,诗歌前四句通过描绘洞庭湖云气蒸腾、天水混茫似撼动岳阳城的阔大景观,表达一种由弱渐强、由静到动的震撼力。又《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一诗,先是层层烘托,写出大潮自远而近即将来临的声势,然后在惊涛如雪、喷涌而出时嘎然收住,极为壮观。《彭蠡湖中望庐山》则以月晕天风和平湖水势烘托庐山的背景,然后层层渲染山势压顶,凝黛中天的混茫气象以及香炉瀑布在日光映照下的霞彩,既五光十色又境界宏大。前人称这首诗和《早发鱼浦潭》都写得“浑健,俯视一切”。(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再看王维,他诗中对于名山大川的描写也无不充满着雄伟壮丽之美。如《终南山》一诗,通过写终南山辽远的地势,高耸的山势,以及占地的广阔,表现出终南山云烟变幻、干扰阴阳的雄姿。再如《汉江临泛》一诗,开头两句“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就描绘出苍莽的湘楚平野和浩瀚的汉江波澜,并且境界一直拓展到天地之外,同时以错觉写出郡邑在波澜撼动中的漂浮之感,更衬托出汉江的波澜壮阔,与孟浩然《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写洞庭湖的波澜壮阔颇有相似之处。其他诗如《登河北城楼作》、《渡河到清河作》《早入茕阳界》等,无不从大处着笔,既展现出山川宏丽的景象,又在山水之中包涵了风土人情之美。

对比王维与孟浩然诗,我们可以发现韦应物与柳宗元诗中此类作品非常少见。从《韦应物诗集》中我们很少见到对阔大的江河和山川的描绘,更多的诗是对一些郡斋和佛寺精舍中人为的小山小水的刻画,并且描写的范围及其狭窄,没有很大的情感转移,如《游灵岩寺》“地疏象谷狭”写的是山谷,《滁州西涧》诗写山涧,《游溪》单写游环溪水。而即使有如王维《登河北城楼作》般写登高望远,却又因伤感而减少了博大的境界带


给人的震撼力。柳宗元更是如此,其处永州与柳州,他笔下的山挺拔而非连绵辽阔,水狭小幽静、波澜不惊而非阔大与波澜壮阔。即便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一诗: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此诗从内容章法到用韵都效法孟浩然的《登万岁楼》,此诗写登楼所见茫茫海天、遥遥大荒,次写满天风雨、岭树重重、江流弯曲,景致虽较孟诗扩大,但却难以让人感觉出山川大海的雄壮之美,不能让读者心胸开阔,反而觉出作者满腹心事的压抑。 二、“清远恬淡”与“幽独冷寂”

胡应麟的《诗薮》中说“王孟”诗歌诗风较为“清淡”。“清淡”表现在孟浩然诗中就是他常以襄阳江村以及自我为原型,创造一个优雅的意境以及与这一意境相协调的风神散朗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如《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此诗写宾主宴饮的情景与纯真的友谊,袒露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愉悦与陶醉之情。表现在王维诗中主要在与他擅长写山水田园之中幽美秀丽的景色和和谐恬淡的牧歌情调。如《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此诗洋溢着诗情画意,诗人在有限的篇幅中,选择最富有感染力的自山色风光,以灵活多变的手法交织成一幅清新和谐、宁静高远的图画,借以表现山水之美。其他如孟浩然的《春晓》、《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夜归鹿门歌》等以及王维《辋川》绝句和《田园乐》八首等,虽然具体意境有所不同但都集中表现出“清淡”的倾向,并且其中还夹杂着许多怡然自得、恬淡、和谐甚至是欢欣。

韦应物的山水田园诗中清淡悠然的感觉消失了,代之而来的是幽独冷寂,甚至“凄神寒骨,清怆幽邃”(《至小丘小石潭记》)。如韦应物《滁州西涧》一诗: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光从字眼看,“幽”、“独”、“急”、“横”给人一种萧杀、孤寂之感。再看诗文,幽草孤零零的生长在涧边,鸟鸣声声更见林涧的冷静,风潮急骤反衬出野渡的寂寞。再如《寄全椒山中道士》、《闻雁》、《登楼寄王卿》等诗都给人一种幽独寂寞之感。


柳宗元诗中幽独冷寂的意味则更强。他偏爱静寂荒冷,色彩幽暗的景物,诗中很多“幽”、“寒”等凄冷之味的词句,如“风窗疏竹响,露响寒松滴”(《赠江华长老》)、“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撰公院五咏·苦竹桥》)、“木落寒山静,江空秋夜高”(《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这些诗句不须外在刻意渲染,就已弥漫着清寒幽冷的意味,表现了“凄神寒骨,清怆幽邃”的风格。此外,由于他在政治上失意,屡次被贬,心中满含不尽的哀愁、怨愤,所以除幽寒外,他诗中还有冷峭的特征。如其《界围岩水帘》一诗,诗中“楚臣昔南逐,有意仍丹丘”,用屈原《远游》中“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语意,“再来寄幽梦,遗贮摧行舟”一句则满腹遗恨,可见柳诗造境之幽冷峭拔。 综上,就诗歌风格而言,唐山水田园诗风由“王孟”的清淡,毫无拘束,自然投入山水之中,轉为了“韦柳”的幽独孤寂、清寒冷峭。而韦应物因其诗风格既有澄鲜澹远又有幽独孤寂的一面,前者继承王孟,可视为盛唐之音的延续,后者启发了柳宗元,使柳宗元田园山水诗具有初逗宋调的特征。 参考文献:

[1]孟浩然著,佟培基笺注.孟浩然诗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王国安笺释,柳宗元诗笺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8d7c6183a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