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之组织理论 – 20家公司与20家学校 原题: 有个美国的调查, 在1900年时有 50间公司和50间学校 到2000年时50间公司只剩下10多间了 而那50间学校还在 而且越办越好 问题: 用组织理论来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公司与学校虽然一间是营业性单位,一所是教育事业单位,但他们在社会组织中均可定义为组织。 组织目标不同 组织目标是每个组织都必须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达到的某种有待实现的未来状态。它是组织开展活动的依据和动力,代表着一个组织的未来和发展方向。社会组织的形成是特定社会分工的结果,社会分化程度越高,社会组织的类型也越复杂,组织之间的区别体现为目标和分工的差异。因此,组织目标对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其意义中提到:组织目标是组织的灵魂。组织是依靠 特定的目标来维持其存在的,组织内部的一切活动也是围绕目标进行的。失去目标,便意味着组织活动失去其合理依据。 我个人觉得这句话是没错的,和我们做人一样失去目标便意味着失去了人生的价值。每一个社会组织都有其确定的目标体系,即便是同一类型的组织,其目标体系也是有差别的。而上述案例中的50间公司和50间学校也是如此,虽然公司和学校均属于第三产业组织。但是各自的发展方向不同,为的目的不同,走的道路也截然不同。 组织目标也是确定组织活动路线的基础。对上述情况也是恰恰对应! 而组织的规范有时也会随着时代的步伐而改变,那么组织的目标当然也是会的! 在平时时代的更新中,组织的目标或多或少地都会向某个方向偏移,而在1900至2000这期间,于1929年至1933年间爆发了一次全球性的经济大衰退,称之为大萧条。而在其之后美国仍有7次的经济大危机(1948~1949、1953~1954、1957~1958、1960~1961、1969~1970、1973~1975、 1980~1982) 在郑杭生教授所著《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提到,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压力往往给组织目标的实现带来多重影响。如资源减少造 成的市场竞争局面,运输成本提高或劳动生产率下降等因素都迫使管理人员转变原有的管理方式,强调成本控制、生产效率及改进对职工的激励手段等。还有政治因素也是影响组织目标的因素之一,它主要对组织的经营管理思想产生影响,它涉及到组织目标确定应符合现实政治目标的需要,即应保持在现行政治轨道中选择目标,才具有其合法性。 那么在之前所提及的经济危机带来后果中引发通货膨胀,使物价上涨,即使到以货物为主的公司生产所需的成本升高,则可能作出相应的裁员导至失业人数讯速增加,贫困加剧,人们食不果腹。资本主义摇摇欲坠,面临被推翻。国际关系趋于恶化。这些对于公司的发展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从而导致公司的组织目标发生巨大的变化,甚至有些公司已经没有了自己的组织目标! 我们再倒回来看看学校这一组织,经济危机带来的通货膨胀,使物价上涨,说通俗点,即是钱不值钱了。这样的话现在的货币价值完全低于本身的价值,那人们就只能通过涨价,获取更多的数量,从而达到实际价值,即拿到钱里真正的钱。再者经济危机现在是很严重,但是一个学校的教育机构教授的是一门知识,一门专业,一门技能,只要掌握一技之长在什么环境下最起码能保证你有饭吃,再者经济危机并不会永远存留,总有一天会是会消退的,届时自会天下大同冰雪初化。从任何角度来说,专长,才是你真正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在这个大背景下,教育机构的涨价就只是它的实际价值在变换价格,无可厚非。若把眼光放得长远,仍需注重一下自身特长的培养,这样才能在变幻莫测的社会生活中立足。 学校本身的组织目标即为传授知识,培养人才。而此时学校的组织目标并没有改变或者丢失。作为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目标仍然存在。则这个组织的发展也会更好。 在这之后,学校和公司的存在数量就大大减少了。因为在这一个世纪中,公司面临更多的是危机,而学校则由于经济危机而获得很大的金钱。这50家公司与50家学校经历了如此的历史。最后公司只剩不到10家,反而50所学校均在的情况就不足为奇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909087cf3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