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 轻 松 松 学 数 学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圭峰小学 朱兰清 电话:0750—6313050 邮编:529100 数学新课程改革,把一些繁、难,并且和日常生活联系不大的内容删除,重新编排了一些操作性强,从生活提炼出来的内容。重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主动探索的精神,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上的问题。令数学贴近生活,融入生活,为生活服务。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令学生不由自主地追随数学教学的脚步,让课堂的教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会学,而且乐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 老师在教《比较两位小数的大小》时,一上课就说:“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出一道题:朱老师身高1.61米,吴老师身高1.59米,朱老师跟吴老师比较,谁高谁矮?你是怎样想的”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被激发起来,有的七嘴八舌地出主意,有的展开讨论,有的查看书本……大家都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老师再顺势引导,让学生钻进去,抱满“财富”走出来。 2、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把学生放到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去,使数学知识不再陌生,而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特别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令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逐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相遇应用题》时,创设这么一个情境:由学生做行人小强和小丽,而老师充当交通警。这时学生的兴趣盎然,兴致勃勃地等候着警察叔叔的指令。警察叔叔喊:“第一分钟。”小强和小丽同时说:“65米。”“70米。”“第二分钟”。“130米”“140米” ……“第四分钟。”“260米。”“280米。”这时,两个人就面对面地站着,两只手握在一起了。这样一来,相遇应用题的特征明显地显示出来,再不用老师多费唇舌。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已经把难点分散,基本掌握解题的思路、方法,老师再要求学生根据实践编题,学生的兴致更高了。 3、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解决身边的数学。 数学的问题不是只来源于数学书本、资料。我们的身边到处是数学的问题,所以要教会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在上《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这一内容时,老师播放了一段在马路的繁忙时间录制的录象,学生看得有趣又带有一点疑惑:看这个干什么?看完之后,老师就问:“同学们,你能说出在马路上经过的摩托车、小汽车、大客车、载重车各有多少辆?”同学们都说不出来,纷纷说:“经过的车太多了,哪能数得过来呢?”这时,老师没有立刻导入新课,而是让学生们动动脑筋,想想办法。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提出以下的解决方法:1、几个同学合作,每人数一种车的数量。2、用画“正”字或写数字的方法来数。老师和 同学们一块综合这两种方法的优点,决定由几个同学合作,用画“正”字的方法,很快数出各种车的数量。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几点好处:1、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2、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3、告诉学生:我们身边到处存在数学问题,只要我们遇到问题时,多动脑筋想办法,就一定能把问题解决。 二、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诱发学生创新精神。 1、立足教材,突破教材。 教师进行教学时,既要紧靠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适当地把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延伸,突破教材的束缚。例如在上《圆的面积》一课时,书本只介绍了一种转化的方法—把圆转化成长方形。其实,除了这种转化方法之外,还有其他方法也能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师在上课时,并没有拘泥课本的内容,而是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操作、研究。学生在剪拼的过程中,发现除了书本所介绍的方法外,还可以把圆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学生非常兴奋,争着传看所拼成的图形。这时,老师因势利导,提出要求:“根据所拼成的图形,尝试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的学习劲头更高了。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充满了发现的喜悦和成功的感觉,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2、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疑。 我们的社会需要创新型的人才,创新型的人才是需要从小去栽培的。小学生纯洁无暇,常常有异想天开的想法,这就是创新的萌芽。作为教师,不但不要抹杀了孩子的这种天性,而且还要加以保护。常常见到这样的例子:有的学生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的时候,由于答案不符合老师的要求,或提出不同的看法,老师不加以分析,就否定了孩子的看法。长此下去,学生必然会按照老师的思路或标准的答案去想问题,那还有什么创新可言?而且,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厌倦数学这门课程。所以,我提倡,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凡是提出不同意见的,都加以表扬,使学生感到自己意见的重要性,从而更加愿意思考问题,最终爱上数学。 3、练习开放、思维开放。 数学练习的设计,不仅是完成课内练习,还要把知识进行延伸,最终实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例如在学习《纳税》这一内容时,可以要求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纳税的目的、意义、税收的种类,国家对偷税漏税的处理等,使学生立足课本,放眼社会。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例如组织学生去旅游,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合理安排每个同学的工作等,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能自主拟订各种方案,充分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 三、贯穿游戏,在玩中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9470cf9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