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天的诗句:清明 清明 :杜牧 年月:唐朝 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赏析: 要弄清楚这首诗,就要先弄清楚清明、寒食节、扫墓的关系。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就是说"清明'一开场只是一个节气,而并非是节日。 扫墓成为正式礼仪是唐朝的事情。唐明皇在开元二十年下令:"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世相传,已成风俗,应当允许,使之永为常式。'也就是说在古代扫墓的"法定日期'是寒食节,而不是"清明节'。需要明确的是把"清明'作为"清明节' 应当是唐朝以后的事了。 由于寒食节大多是在清明的前一天,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就"稀里糊涂'地把寒食、清明合二为一了。至于为什么到如今真正的"扫墓节'寒食节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清明节凸显出来,就连特地争辩民俗的专家也无从考证了。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这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是独一无二的。 这首诗所描写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时间、地点、人物、大事齐全,婉如一篇小小说。整首诗处在一个动态的情景之中,表达在诗句中的"雨纷纷'、"行人'、"借问'、"遥指'以及对话局部,每个诗句都是一个活动的场景,贯穿起来就是一个情景剧。"纷纷'交待的是春雨的意境,然而这一天恰恰是清明,是人们依据风俗上坟扫墓的清明节,因此就有了那位雨中行路者"欲断魂'的心情,接下来便是一问一答,全诗可谓是"有声有色'。 第 2 页 "清明季节雨纷纷'交待的时间和场景,"路上行人欲断魂'直点"行人'当时的心境。天气如此,心情如此,找家酒店避雨休息,借酒浇愁,当然是很自然的事。"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问一答的简洁对话,情景格外生动,增加了诗歌的跳动性和动感。 这首诗语言通俗直白,没有难懂的地方,音节和谐自然,情景清爽生动,境界美丽 ,富有诗情画意。第一句是"开',交代情景、环境、气氛;其次句是"承',交待了人物及其心境;第三句是"转',引出了对话,并且想"借酒消愁';第四句是"合',是第三句答复,读到这儿,让人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觉得后边应当还有故事要发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a20dbdaf4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