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议书法与文学的关系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国粹,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灿明珠。她既是一种艺术,更是一门学问。书法与文学关系密切,纵观古今,文学家、诗人虽然不都是书法家,但是,历来成名的书法大家是文学家或诗人。浏览一下整个中国书法史,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点。略举数例: 蔡邕:东汉文学家、书家,不但通经史,且能辨音律,晓天文,书法著作有《笔论》、《九势》。 王羲之:东晋人,乃我国书圣,兰亭聚友,论书和诗,自作自书之《兰亭集序》,其书法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序言文辞,在中国文学史上亦称佳篇。 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被称为“初唐四大家”。他们同是当时的文学家、诗人。《全唐诗》里专录有他们的不朽诗作。 中唐颜真卿、柳公权中进士入朝。史书载“精书文”。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书、文堪绝。 宋代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蔡襄。苏轼以散文冠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以诗论,继李白诗风后世无出其右者,以诗论继范仲淹风格,创豪放词派。黄庭坚乃“苏门四学士”之一,开创“江西诗派”。米、蔡史载“能诗文”。 明代“吴中四才子”祝允明、唐寅、文征明、徐桢卿,诗、书、画冠绝当时。 清初的王铎、陈洪绶、朱彝等,“扬州八怪”的汪士慎、金农、郑板桥等都是诗书画的大家。“罗锅宰相”刘墉,诗书文三绝,主持编纂过《四库全书》。 黄庭坚在《论书》中说:“学术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哲学之学,书乃可贵。” 书法艺术之所以不同于写字,是因为书法艺术要结合文字内容表情达意,使之形神兼备,达到高度统一的境界。这种境界,就是唐张怀灌所论述的:“虑以图之,势以生之,气以和之,神以肃之,合而裁成。” 怎样才能使书法艺术达到形神兼备、合而裁成的境界呢?显然,除了“胸中有道义”之外,必须“广之以圣哲之学”。书法家必须具备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具备有“书外的功夫”。 一、文字学的功夫。书法是以文字为形体的艺术。书法作品中如出现错别字,无异于佛头著粪,如有人将李白《送友人》诗句“青山横北郭”的“郭”写成“廓”;有的将杜牧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写成“座”,显然就是不懂得汉字的演变与字义,当然亦不懂诗意而造成。 二、诗词学的功夫。中国有格律的诗词,是中国独有的传统艺术。而书法,亦是中国独创的传统艺术。格律诗词字数不多,却内涵极丰富,描写范围极广,或写景,或状物,或咏古,或抒怀,或即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既有丰富的内涵,又具有音律的美感。这一点与书法艺术是相通的。作为一个书家,具有一定的诗词功夫,则是必备的素养。 好的书法作品的结体、笔势、神韵,无不以书写内容意境而创作。颜真卿书《宋璟碑》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宋璟这位贤相的怀念与崇敬,书《祭侄文稿》,则笔势沉郁,怜惜悲痛之情见与字表。赵孟頫书《王羲之事三则》,其字飘逸清秀,活脱脱再现了王羲之飘逸高雅的气质。但当他自书其诗《岳鄂王墓》时,其笔势沉抑拘谨,表达了他内心沉痛、悲愤之情。如果缺乏这一功夫的书法家,不能理解诗词之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那末,他书写的不同内容的书法作品,就很难摆脱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俗气。 三、知与识。“知识”,知者学问也,识者认识能力也,学问广博,识力就高。作为一位书家,至少应该接触一下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中国书法理论书籍,了解一下历代书法之继承与发展,知道历代书法大家的生平,主要作品,以及他们的艺术风格和特征。 继承积累是“知”,发展、创新是“识”,识的内涵很多,其一,对别人的作品能有比较中肯的评论,有一定审美分析能力。其二,对自己的作品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善于扬长避短。其三、可以激发联想,融会贯通。历代有文学功底的书家,其联想亦是丰富的。 王羲之《书论·笔势论》中写道:“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箭也,墨者兵甲也,水砚者城池也,本领者将军也,心意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策也······”,对书法之客观和主观要素,以战阵作联想,极形象生动地描述出来,说明写好一篇书法作品如同打好一次战争。 梁武帝萧衍《论草书状》中云:“疾若惊蛇之失道,迟若绿水之徘徊,缓则鸭行,急则鹊厉······”。唐孙过庭《书谱》中云:“观乎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若蝉翼······”。 王羲之初学卫夫人,后学钟繇,由于勤苦,大有长进,然总脱不了巢臼,一天与夫人同坐论书,羲之口说指划,揣摩字的结构入了神,不自觉地手指划到了夫人的腿上,郗夫人嗔道:“人各有体,何若自划”。 羲之顿时醒悟,乃自创其书体。夫人所说之“体”,乃身体也。羲之顿悟之“体”,乃书体也。 书法艺术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正如曹植《与杨德祖书》中所说的:“盖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论于淑媛,有龙泉之利,乃可以议其断割。”一个书家,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功夫,其书法艺术才能臻于完美,才能有开拓创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a54c309bd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