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水犹寒 江苏南通的狼山,被誉为中国佛教的“八小名山”之一。传说古时候,有一只成精的白狼盘踞山头,危害生灵。大圣菩萨来到此山,欲借白狼“一衲”之地修行,白狼慨然应允。大圣菩萨凭借法力,在祭袈裟时令祥云满天飞,山上金光闪烁,最终袈裟将整座山都罩住了。白狼大骇,自知领地将失,痛悔不已。它在远遁他乡前提出一个要求,欲在此山留个名儿。于是,大圣菩萨就将这处宝地封为“狼山”。大圣菩萨以一衲之地,得万树千花;而白狼丧一衲之地,失却的是沧海桑田啊。看来造化的深浅,决定着气象的大小啊。 狼山不高,但因为忘了换旅游鞋,我选择了乘缆车上山。缆车,其实就是“懒车”,它在给人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把细致入微的风景掠去了。山上盛开的桃花和玉兰,在缆车下只是红红白白地一闪,就不见形影了,我那么轻易地就与它们灿烂的姿容和蓬勃的香气错过了。所以到山顶的寺庙拜过菩萨后,我想即使脚打了血泡,也要步行下山。 狼山脚下,是长江了。下山时,在每一处休憩处,都可以看见江水。大概由于这儿已是江之尾,海之头,所以江水既带着股入海的欣喜,又有即将脱离旧道的惆怅。它浩浩荡荡,苍苍茫茫。海纵然好,但过于广阔的它看不到江水流经之处常见的那种鸡犬相闻的人间景致,总让人觉得有些空寂和贫乏。看来大也有大的失落啊。 每走一程,我都要停下来,看看身后寺庙的飞檐,看看身前娇羞的桃花,看看身下的江水。与闹市毗邻的山,已没有清幽可言了。山路上随处可见茶肆和商铺,游人与商贩讨价还价的声音不绝于耳。不唯人声喧闹,香气也是喧闹的。香气中有香火的浓香,也有花儿的淡香,还有的呢,是往来的女人身上散发出的各色脂粉和香水的气味。这一波一波的香气朝你涌来,雅也罢,俗也罢,你都得嗅着啊。 就这么着走走停停,不觉已接近了山脚。看看时间尚早,我见旁边的一条小路上没有行人,就叉过去。然而刚踏上那条石板小路,就看见一块指示牌,上面写着“骆宾王墓”,并有前行的箭头标记。 骆宾王,不就是那个七岁时做了“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神童吗?他是著名的“初唐四杰”之一,其中《在狱咏蝉》中的“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我一直铭记在心。 骆宾王的墓地怎么会在狼山?带着疑问,我踏上那条小路。路旁的草丛中点缀着星星一般的金黄色的野花,我顺手折了一枝,打算献给骆宾王。 山顶的寺庙香火旺盛,人声鼎沸,而骆宾王的墓前却是冷冷清清,一个游人都没有。看来从古到今,文人都是热闹处的冷点。这墓不是一座,而是连在一起的三座墓,骆宾王的居中,右边的是宋金将军墓,左边的是刘南庐墓。我对另两座墓室的主人是陌生的,所以只对着骆宾王的墓深深一拜,并献上那枝花。我在抬头的一瞬,只觉眼前光影浮动,好像一千多年前的时光幽幽回来了。 回到酒店,我翻阅关于狼山的资料,才对骆宾王墓有了大致了解。武则天专权时,徐敬业在扬州起兵,讨伐武则天,骆宾王代徐敬业拟写了檄文,其中的“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和“请看今日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令武则天都为之动容,她慨叹:“宰相安得失此人!”为骆宾王的才华折服和惋惜。徐敬业兵败之后,骆宾王下落不明。《资治通鉴》说他与徐敬业同时被杀,《新唐书》说他“亡命不知所之”,民间还流传着他投江自尽和遁入空门等说法。 南通的骆宾王墓,发现于明朝。说是南通郊区一个姓曹的农民在城北黄泥口开荒掘地,发现一座墓,墓碑上写着“唐骆宾王之墓”,他打开墓一看,见一人“衣冠如新,少顷即灭”,农民吓坏了,他怕被人告发他盗墓,就把墓碑打碎,扔回原处。两百多年后,军山有个处士叫刘名芳,字南庐,他听说这件事后,专程去黄泥口寻觅,发现骆宾王墓一半浸在水中。他掘得一块断碑,上面有“唐骆”二字,刘名芳便向通州知州建议,将骆宾王的墓迁至狼山。如果这一切是真实的话,那么兵败之后,骆宾王隐姓埋名活了下来,最后他死于南通。而与骆宾王为邻的金应将军,是文天祥最忠实的部下,他是在旅途中,客死南通的。 这三位墓主,一个生于唐朝,一个生于宋朝,还有一个是清朝。他们一个是一代诗杰,一个是将军,一个是布衣。他们生不同时,死却同处。看来人可以有千万种的来处,归途却只有一个。他们在狼山赏佛乐,听滔声,生前的荣辱悲欢,想必早已化为清风了。 其实我拜谒的墓下,所埋之骨是不是骆宾王的,已经不重要了。在我想来,骆宾王的魂灵是诗,而诗魂是可以葬在云中,葬在波涛中,葬在月光中,葬在落花声里的。只要我们还爱恋着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就可以与他的魂灵相逢。我很喜欢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中的两句诗:“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能够在这么精短的句子中,把人生的冷暖写到极致,古往今来,又有几人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ad7ce0f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