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实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的确,有没有把阅读主动权、时间支配权和空间活动权不折不扣地交还给学生,应是验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真正得到落实的最重要的依据。唯有全身心浸染于语境之中,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老师让学生轮读课文,虽然使课堂“一时喧闹”,却能让学生通过轮读而激活思维、抒发感受、展示个性,这一做法既务实有效,又返朴归真。 《做一片美的叶子》这篇课文用词很美,篇幅不长,易于朗读。学生对课文还是很有兴趣的。特别喜欢描写四季叶子不同状态的句子“春天的时候,叶子嫩绿;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秋日落叶;冬天飘零--回归大树地下的根”。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体会交流,引导学生体会树美,树叶美。 部分学生不能理解“叶”与“人”;“树”与“社会”这样隐晦的含义。无论你怎样启发,都是启而不发!最后,教得我心灰意冷。理解课文思想为什么这么难?如何使学生有兴趣了解课文的内涵?我深深陷入沉思,可是一无所获。这篇课文学生不太能理解内涵,是不是课文太深奥了呢?作为朗读材料可能更合适。 最后朗读基础上,教学上设计一个画树叶小环节: 画树叶是孩子们喜欢的,在课的开始,我就用这一招充分激起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不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授业无趣,必不乐学。“教育的首要目标应使严肃的事情变得有趣味。”这篇课文内涵深刻,如果再用平直的导入,学生就会兴趣全无,画完树叶,树也美了,就可以自然而然导入课题。这样使学生亲历实践,当学生“零距离”触摸、品味作品时,已不再是一个毫无主见、毫无思想的人,其自身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个人因素,都会影响乃至制约他对文本的读解并打上鲜明的个性印记。 教学《学会查“无字词典”》课文时,在第一部分中出现了六个词语都是描写自然风光的词语。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读准每一个字。在想象情景感知词义时,鼓励学生根据词语中个别熟字的意思来推想整个词语所描绘的情景。还可以结合下一题的画面,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词语的意思。反复朗读词语,多办法、多形式美读。提问:你能想出哪些词语来描述图中的场景?孩子们张嘴就是“骄阳似火、满头大汗”!理解能力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儿童不可离的生活实践能力,因此理解词语教学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所以,在教学前,我将本课词语同具体的内容紧密结合,有真实的感受,为教学中参与讨论交流打下基础。 然后分组讨论,推选讲的好的同学讲给全班听。经过竞选,选出一名主持人组织本次读书交流活动.主持人竞选,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跃跃欲试,讨论激烈。活动中,在主持人,师生的评议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诗歌,本诗描写的是少年儿童的生活,表达的是少年儿童愉悦的感情。因此,教学本课可从儿童的现实入手。启发学生回忆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以唤起学生与诗中少先队员相似的情感体验。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想象,促进学生感悟,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让学生充分利用课文插图练习说话,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初读的时候,老师让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来读,来感悟,也不只引导学生去注意景美,而是从人的活动、心情,景色的优美多方面综合来读诗,感受诗歌的意境。 老师自身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至关重要。老师的理解出现问题必然导致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引导的偏差。学习第一节诗老师的着重点放在写孩子们在湖面荡舟的美好画面和轻松愉悦的心情。孩子们脑海中浮现的应是轻舟荡漾,碧波白浪,绿树红墙,凉风习习,歌声阵阵的一幅整体的画面。“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在诗歌三个小节的末尾重复出现,丰富了诗歌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afc828ecc22bcd126ff0c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