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厌学原因及解决办法 在当今社会,每一个家庭基本上都是一个孩子,家长都急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才,能比别人的孩子强,无形中孩子们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最令老师和家长头疼的就是学生兴趣不足,讨厌学习,使孩子们产生了厌学的心理。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那么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家庭因素 1、家长的要求过高。当家长要求过高时,孩子会产生一种害怕失败的心理,继而导致丧失上进心。现在,在应试的压力下,繁多的“学业”几乎将孩子天真烂漫、敞开胸怀接受大自然和社会影响的机会全部挤掉。 2、家长的要求过低。有些家长过低地估计了自己孩子的实力,从而对他们没有较高的期望,而孩子在清楚地知道父母对他要求不高时,便会顺水推舟,不作更大的努力。 3、家长不关心孩子。有些家长由于过分埋头于自己的事务,从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既不督促也不检查,任其发展,然而当孩子交上了极差的学习成绩单时,他们就大发雷霆,不打即骂,结果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4、严重家庭问题的干扰。家庭问题会使孩子心事重重而无力顾及功课。比如父母吵架、赌博、酗酒、不务正业等,这都会影响孩子,致使孩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二、学校因素 1、教学方法不当。目前,某些教师仍是机械地向学生灌输枯燥的书本知识,这种强制性教学无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致使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 2、片面强调分数。当前的考试制度导致部分学生求知欲的减弱、学习热情的降低。在强大的学习压力下,学生自然感到惶恐,进而产生厌学的心理。 3、教师对学生缺乏耐心和爱心。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心理和思想伤害,可能比肉体受虐待的危害更大,因为这是对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的全面摧残,而自尊心受到挫折的人,又会出现多种心理障碍。 4、师生关系紧张。 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当师生关系融洽,学生觉得老师喜欢他、欣赏他时,学起来就会觉得特别有干劲。当学生与教师关系紧张时,他们会觉得老师看不起他,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破罐子破摔,干脆不学了。 三、社会因素 当今社会,读书无用论再次抬头。当家长看到或是听到大学生把家里的积蓄花完再债台高筑而不能就业,或是和农民工一样就业,他们就认为这样太浪 第 1 页 共 1 页 费了,不如让学生早点结束学业去打工,这样至少家里还可以省出一笔钱来;当学生家长看到当今正在上班的工薪族们奋斗几十年还买不起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还不如打工挣的多,还不如农民种地挣的多,就心灰意冷。当今孩子衣食无忧,他们没有生活压力,没有生存压力,他们会去吃苦头好好读书吗?当家长看到一个个小学毕业或是没有毕业的人都当老板大发国家横财时,他们更认为读书无用了。当今,特别在农村,农民根本看不到读书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 针对以上原因,要想改掉孩子厌学的习惯,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社会方面 要优化社会大环境,大力净化社会风气。端正社会风气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只要我们每个人尽自己的责任,来抑制不正之风,就能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使不正之风无法藏身。 二、家庭方面 作为家长,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家庭环境,让他们乐于学习,要努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幼稚的好奇心逐渐发展为强烈的求知欲,让孩子积极热情地去学习。另外,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一般要多表扬,少批评。还有,家长要以平等的方式和子女多交流、多沟通,了解其思想动态,给予及时的关心、指导。父母的鼓励、理解和信任是非常重要的,要经常与教师沟通,全面关心孩子的健康发展,使孩子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不要求学生做得最好,但要求其能做得更好! 三、学校方面 首先,要改变用学习成绩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教育思想和对学生要求“一刀切”的旧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适合大多数学生的水平。对学习困难学生要注意观察和了解他们是不是听得懂,学会适当指导,帮助他们克服理解接受上的困难,真正而不是形式上做到因材施教。 其次,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开展学习方法指导活动,这不仅是矫正厌学心理的要求,也是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需要。只有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自觉地、主动地去探究知识,变苦学、厌学为乐学。 再次,减轻学业负担,舒解学生压力。社会、学校及家庭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通过适当降低理论要求、降低教学难度、减少作业量和考试频度,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从事自己喜欢干的事,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习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保持旺盛的精力,能够情绪饱满地投入到学习中。 第 2 页 共 2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b1da0579b6648d7c0c74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