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社会科学管理的探讨 标准社会科学管理的探讨 王老师推荐的有关社会调查的六篇论文,分别介绍了社会科学类论文的内容要求、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以经济学为例)、社会科学的研究动机、社会科学研究的态度。我最大的收获是对社会调查有了总体上的认识,比方社会科学研究者应具备责任感与专业视角,比方什么是标准的社会科学论文。接下来我就逐一浅议一下我的这三点收获。 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责任感。责任感一方面表现在对学术研究的严谨求真,另一方面表现在社会科学研究,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民声”。李银河老师在我的心路历程中提到“我的抱负是要做一个严谨的社会学家。中国现在社会学的经验研究还不标准。有的研究不信不实,在方法的运用、研究的设计方面尚有不少欠缺”,“有用无用,用与不用,那是别人的事,不是科学研究本身应当过多考虑的问题。”李老师不随波逐流,坚持自我的魄力,让我为她由衷鼓掌。熊易寒老师和彭淑老师,把研究目光投入了社会的弱势群体,进行社会学研究。显示者古人“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这种豁达伟岸的胸怀。 社会科学应具备专业视角。社会责任感是社会调研的情感出发点,要做好社会调研除了需要这种精神热情,还需要把 与社会科学理论相结合。用彭玉生老师的论文里的句话来说,就是“科学是由事实组成的,就像房屋是石头砌成的;但是事实的累积并不等于科学,就像一堆石头不等于房屋一样”。 标准的社会科学研究有严格标准的要求。彭玉生老师的论文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一点是,他教给我社会科学研究的八个组成局部: 问题、理论(文献)、假设、数据、测量、方法、发现和结论。我在平时的实践周调研中,尤其缺乏文献综述这一局部。 不得不说,钱颖一老师关于中美经济学科差异比拟,让我对美国的大学教育模式很是羡慕。( )中国的研究生导师制度,让一些研究生成为导师的附庸,让人很痛心。非常希望我们的教育体制可以更加人性化。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b4578d75b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