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种业发展规划

时间:2022-10-13 09:34:4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北京种业发展规划

2010-2015年)















绿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一○年十月






北京种业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端、高效、高辐射的显著特征。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北京已初步确立了全国种业发展的“三中心一平台”地位。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已进入建设世界城市新阶段。种业是战略性资源和战略性产业,对于提高北京在全球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控制力,促进世界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2014年北京将举办世界种子大会,为进一步发挥首都发展优势,推动首都种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为抓住机遇,推动首都种业跨越式发展,促进世界城市建设,根据《2009年新农村建设折子工程》25号要求,结合科技北京”行动计划2009-2012年)编制了《北京种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

本规划是今后几年首都种业建设发展的重要依据和指南,也是“十二五”期间我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透视了北京种业发展的历程、阶段特征和未来趋向,洞察了北京种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和面临的关键问题,明确了北京种业发展的定位、目标和转型提升方向,谋划了北京种业发展的布局和重点工程,提出了推进北京种业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主要措施。



I


本规划范围包括北京市行政辖区,实施年限2010-2015年。本规划主要依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的意见》《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整规划》《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功能区域发展规划》《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布局》等规划和政策文件。本规划的数据来源于北京市历年统计年鉴以及四大种业管理部门相关业务统计数据。投资概算以200912月市场价格为准。

本规划由市农委、市农业局、市园林绿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财政局六个部门共同组织,由中国农业大学会同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农林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共同编制。部分郊区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种业企业参与了规划编制。

本规划以打造“种业之都”为根本目标,基于北京种业的优势分析、问题剖析、趋势研判,提出了未来几年首都种业跨越式发展的“2468业行动计划”即围绕建立中国种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种业交易交流服务中心两大基本目标,以种植、畜禽、水产、林果花卉四大种业为载体,以杂交小麦、抗旱型玉米、优势瓜菜(草莓)、食用菌、专用马铃薯、种猪、奶牛、蛋种鸡、肉种鸡、种鸭、鲟鱼、观赏鱼、盆栽花卉、切花、



II


鲜果、绿化树种共十六个种业优势品种为重点,以八大基础工程为主要措施,全力推进首都种业的跨越式发展。

规划预计总投资25.54亿元,其中各级政府投入15.58亿元,约占总投资的61.0%,社会筹资9.96亿元,主要是企业投融资,约占总投资的39.0%。规划实施期内,预计累计带动社会投资超过60亿元。



编写组 201010

III






................................................. I 第一章 北京种业发展现状 ................................ 1

一、发展现状概述 ...................................................................................... 1 二、国内外经验借鉴 .................................................................................. 4 三、种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5 四、推进种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 6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 9

一、指导思想 ............................................................................................. 9 二、基本原则 ............................................................................................. 9 三、发展目标 ........................................................................................... 10

第三章 北京种业发展布局 ............................... 13

一、布局依据 ........................................................................................... 13 二、布局原则 ........................................................................................... 13 三、布局思路 ........................................................................................... 13 四、布局方案 ........................................................................................... 14

第四章 重点工程及投资概算 ............................. 22

一、重点工程 ........................................................................................... 22 二、投资概算 ........................................................................................... 37

第五章 效益分析 ....................................... 39

一、直接效益 ........................................................................................... 39 二、间接效益 ........................................................................................... 39



I


第六章 保障措施 ....................................... 41

一、加强组织领导 .................................................................................... 41 二、加大政策支持 .................................................................................... 41 三、加强机制创新 .................................................................................... 41

第七章 2010年建设内容................................. 44



附表1:部分在京的从事育种和研发的科教机构名录 ............................... 49 附表2:部分在京的种业企业(含苗圃)名录 .......................................... 50 附表3:世界、中国及北京种业前十强企业名录 ...................................... 52 附表42010-2015年在京科研单位基因研究情况调查及成果预测 .......... 54 附表5:重点工程项目投资方向 ............................................................... 56 附表6:重点建设内容核心任务分解表(2010-2015年) ................... 63 附表7:重点建设内容投资进度表(2010-2015年) ........................... 66

II


第一章 北京种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状概述 (一)发展历程

建国以来,北京种业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事业恢复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种植种业实行“四自一辅”的工作方针,即主要依靠自繁、自选、自留、自用,辅之以必要调剂;自繁自养、发展耕牛为后来畜禽种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水产种业实现了四大家鱼苗种的规模化生产;林果种业以国有和集体苗圃育苗为主,花卉育种研发整体发展水平较低。

产业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种植种业转向“四化一供”阶段,产业发展逐渐从“事业阶段”向“产业阶段”过渡;畜禽种业的市场优势开始形成;水产苗种产业初步形成;林果花卉种业出现了以产业形式发展的雏形。

产业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种植种业开始实施“种子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相继颁布实施,种业步入产业化、法制化发展轨道;畜禽种业进入以服务科技型绿色牧业、休闲牧业、精品畜牧业为主要目标的快速发展阶段;水产苗种整体优势稳步上升,水产名优品种占总产



1


量比重提高幅度接近40%林果苗木育苗规模达到空前的水平,苗圃面积从10万亩发展到37万亩。863”计划列入花卉育种内容,花卉种业的研发水平和成果转化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产业巩固提升阶段(21世纪初至今)“九五”末期,北京市提出大力发展包括籽种农业在内的“六种农业”2007年,北京市确立了开发四种功能、发展四种农业的总体思路,并将发展籽种农业作为开发农业生产功能的首要内容。北京市初步形成了种业的“三个中心、一个平台”发展格局,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

(二)发展现状

北京已初步形成全国种业的科技创新中心,技术研发水平全国领先。北京市拥有种业研发机构80多家,专业育种者1000多人。北京地区保存的国家级种质资源达到39万份,列世界第二位。北京市育种、检测等技术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每年引育农作物新品种数量约占全国20%,祖代蛋种鸡全国市场占有率20%、良种奶牛冻精40%、祖代肉种鸡50%、虹鳟鱼苗种40%、鲟鱼苗种50%;林果花卉育种研发科研网络初步建成。

北京已成为种业企业的聚集中心,总部经济效应逐步显现。北京是国内种业企业聚集密度最大的地区,全市籽种经营企业1361家,其中



2


部级发证企业28家,占全国的11%市级发证企业64家,区县级发证企业233家,零售商1036家;注册资本3000万以上,育繁销一体化企业11家,占全国的12%;注册资本1000万以上、具备种子进出口权的企业11家,占全国的10%;外商投资企业8家,占全国的24%全国种业前10强中北京市的企业有4家,全球10强种业巨头有8家在首都建立研发或分支机构。

北京已初步成为全国种业的交易交流中心,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统计,2008年,北京种业销售额达到46.85亿元,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15%,其中种植种业销售额超过27亿元,占北京市场份额的57.6%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0%左右,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左右1。畜禽种业销售额达到16亿元,占北京市场份额的34.2%,水产种业销售额为1.25亿元,占北京市场份额的2.7%林果花卉种业为2.6亿元,占北京市场份额的5.5%北京进出口种子贸易额已达6000万美元左右,占全国贸易额的35%以上,占全球贸易额的2%左右。北京种畜禽交易活跃,每年从北京口岸种畜禽进出口额近1亿美元,北京的种畜禽产品销往全国28个省市。北京种子大会已成功举办17届,是全国种子交易会之首,2009年成交额达5亿元人民币。2014年世界种子大会成功落户北京,首都种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1

数据来源:国际种子联盟(ISF2008年统计数据,其中2008年全球种子市场价值为365亿美元,中国为40亿美元。 3


北京搭建了种业发展服务平台,辐射、带动效应显著增强。初步搭建了“10+1+5”农作物品种试验展示网络框架,构建了北京林木种苗网、花卉网、果树网等网络平台,每年有几千个国内外品种在京郊进行试验示范,吸引了来自国内外数百个科研、企业与生产单位数千人参观、考察和观摩。北京市已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种业品牌,如“中蔬”“京研”“一特”“奥瑞金”“中育”“华都”“顺鑫”“金星鸭业”等,北京逐步成为国内外种业发展的重要核心。

(三)发展趋向研判

北京种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是:沿着“高端化、精品化、特色化、集群化、国际化、总部化”的总体方向,逐步从产业巩固发展阶段向产业优化提升阶段演化,从传统的随机、模糊、粗放的育、繁、推理念逐步向确育种、精益生产和精准推广的新型理念转变,从科研育种模式主导逐步转向商业育种模式与科研育种模式有机结合。

二、国内外经验借鉴 (一)国内种业发展经验借鉴

市场化运作。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高度重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效率的提升,促进了种业的快速发展。

4


企业化主体。变革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部门为主导的运营模式,确立了企业在种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极大地增强了企业自主性,调动了积极性,壮大了我国种业的整体实力。

多元化产权。逐步形成了国有、民间、外资三大资本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种业混合所有制结构,为我国种业可持续发展增强了活力,提供了强大动力。

(二)国外种业发展经验借鉴

在育种研发上,国外种业注重将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相结合,同时借助高强度的育种投入树立和巩固竞争地位。

在组织模式上,国外种业注重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并借助商业育种与科研育种的有机结合,推动产业的整体发展。

在体制机制上,国外种业注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兼并和重组行为频繁,呈现规模化、集团化的显著特征。

三、种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种业发展的规模小、带动能力弱

近年来,首都种业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是仍存在种业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与国际跨国种业公司仍有较大差距,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能力较弱。

5


(二)种业创新的体制机制亟需完善

现阶段,我市由政府引导支持、种业企业主导、科教机构参与、“农投、农担、农保”等社会组织积极介入、城乡居民受益的种业创新机制仍未完全建立。目前,政府投入种业的研发资金比较分散且大部分用于国家科教机构,但其难以成为市场主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行业健康发展且造成了市场的不平等竞争,同时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由于缺乏创新能力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难以做大做强。

(三)促进种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尚待优化

一是现行种业法制体系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构筑种业创新发展的法律屏障;二是种业执法力度还需加强,特别是加大品种权保护执法力度等;三是吸引国内外大中型种业企业在京设立总部、研发中心和人才引进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还需加强,尚需在户籍、用地、税收等政策给予适当优惠。

四、推进种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以种业为突破口,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整体水平

北京种业拥有得天独厚的科技、市场、信息、人才等优势,具备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种业的基础和条件,同时,由于种业具有高端、高效、高辐射的特征,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形成

6


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因此,把种业作为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整体水平的突破口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促进郊区农业增效,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受多种因素制约,北京市的生产型农业不具优势,种业产品同普通产品比较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因此,高效发挥首都资源优势,规避土地不足和劳动力成本过高等劣势,推进种业发展,可以促进郊区农业增效,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三)引领全国种业发展,做大做强民族种业

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加快种业科技创新,做大做强民族种业。北京种业是全国种业发展的排头兵和引领者,通过集成利用北京优势资源、提高产业集群效应和网络增值效应,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对于促进首都种业跨越式发展,强化对全国种业的引领作用,做大做强民族种业具有重要意义。

(四)站在世界城市高度,促进首都种业国际化

种业是世界各国争夺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我国已步入世界大国行列,北京已进入建设世界城市新阶段,进一步发挥北京种业优势,强化种业创新,提升吸引国际种业企业集聚、链接全球种业市场的能力,增强世界种业进入中国、中国种业走向世界的支撑和服务能力,加快首



7


都种业国际化进程,对于促进首都种业乃至我国种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和控制力,对于建设世界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8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建设要求,紧紧围绕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以打造“种业之都”为根本目标,发展世界城市战略性产业,加大投入、提高能力、搭建平台,通过理念与价值创新、技术与管理创新、模式与体制创新,整合资源,集成政策,努力提高首都种业的影响力、竞争力、控制力和吸引力。

二、基本原则

兴业富民。坚持以种兴农、以业富民的发展理念,着力提升种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强化其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作用。

科技引领。整合首都科技资源,以优异种质资源创新为基础,以高新育种技术为先导,实行生物育种和常规育种相结合,加强基础研究和商业化育种,提高种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市场运作。坚持市场在种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依法建立公平、开放、有序的种业市场,提高执法效果,维护市场正常运行秩序。

企业主体。树立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营造健康、宽松的发展环境,为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提供保障。



9


政策扶持。通过制定和集成政策,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引导企业不断加强创新,并以先进的营销理念、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和推广手段,向高端、高效、高辐射方向发展。

三、发展目标 (一)目标定位

根本目标是将北京打造成“种业之都”逐步形成两个中心: 第一,采取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方式,充分转化北京种业的优势资源,通过引进吸收、自主创新提升种业的科研育种、成果转化水平,将北京建设成为引领种业发展、展示我国种业科研实力的中国种业科技创新中心

第二,充分发挥世界城市、国际化大都市的优势,通过优化北京种业发展环境,大力发展种业会展经济、总部经济,促进国际交流,将北京建设成为服务国内外种业企业、科教机构及各类社会服务机构的全球种业交易交流服务中心

(二)发展目标

通过实施“2468种业行动计划”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中国种业科技创新中心:充分发挥北京的科技优势,整合、挖掘种业创新资源,建设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种业创新体系,占领中国种业创

10


新制高点,使北京成为全国种业核心技术和优势品种的重要发源地。品种创新上,努力获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显著功能基因5个左右,选育推出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蔬菜等作物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市场价值大的系列农作物新品种50个以上,培育符合市场需求的畜禽良种专门化配套品系3个、水产种苗品系2个,培育、推荐园林绿化种苗优新品种和优良种质20个,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林果新品25个;在技术创新上,通过鼓励引进应用单倍体、转基因、分子辅助等高新育种技术,实现从传统常规育种向现代化生物精确育种转变;在体制创新上,在继续坚持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多元化产权基础上,积极探索市场化育种模式,逐步从科研机构育种向科研机构与企业育种相结合转变,努力形成以企业商业化育种为主的育种体系。

全球种业交易交流服务中心:发展种业总部经济,打造种业发展的创新和服务平台,吸引国内外大型种业企业在北京设立总部和研发中心。在全国10强中,北京种子企业从现在的4家增加到6家,2家以上进入国际种业企业前列;发展种业会展经济,加大种子交易市场和会展平台建设,促进种业信息、科技交流及贸易。积极筹备并成功举办2014年北京世界种子大会,努力办成一届“综合性、高水平、有特色”的“种业奥林匹克盛会”



11


2015年,首都种业销售额达到85亿元,相比2008年增长80%年均增长约10%1,其中畜禽种业销售额由2008年的16亿提高到34亿;种业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种业企业由目前的2家增加到6家,3以上超过10亿元,新增35家种业上市企业2;农作物籽种生产面积由目前的不足10万亩发展到20万亩3,农作物和林果花卉种业的总生产面积突破40万亩。



1

种业销售额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本年内在北京地区销售的籽种(包括种子、种苗、种球、种畜禽等)的总价值量。

增长速率以本地区种业销售额历史数据、农业产值增长率等为参考指标进行测算,预计到2015年,种植种业、畜禽种业、水产种业、林果花卉种业的销售额将分别达到35亿元、34亿元、3亿元、13亿元。 2

企业的种业销售收入是指种业专营企业的当年销售收入或者复合经营型企业的种业业务的销售收入。 3

其中农户生产基地面积16万亩,10+3+7”农作物品种展示基地面积2万亩,企业在京育种基地2万亩。 12


第三章 北京种业发展布局



一、布局依据

以《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整规划》《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功能区域发展规划》《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北京市农委、北京市农业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北京市农业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京政农发〔200725号)221信息平台”相关数据为依据。

二、布局原则

利用基础、发挥优势。根据区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交通区位等条件,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具有本地域优势的特色主导品种,深入挖掘产业增长潜力,实现最优产业与最优区域、最优资源与最优品种的协调匹配。

突出重点,统筹发展。从符合北京现有优势主导产业、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顺应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三个方面确定优先发展的重点品种,针对重点品种谋划布局,实现优势品种主导、多元品种协同提升的统筹发展格局。

三、布局思路

紧紧围绕打造中国种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种业交易交流服务中心的建设目标,按照科技创新、交易交流、展示、生产四个层次进行北京



13


种业的空间布局。

种业科技创新:依托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的科技、人才、资金等资源汇集形成的研发创新与企业聚集中心优势,以海淀区为核心,辐射丰台、通州、顺义等创新点,带动北京种业科技创新。

种业交易交流服务:以发展会展经济、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为着力点,以提高北京种业的影响力、竞争力、控制力和吸引力为落脚点,结合城市发展规划,打造丰台种业会展、总部功能区和顺义种业交易功能区。

种业展示:依托三级展示网络,为企业竞争、科研机构示范、农业部门推广、农民选种搭建平台。

种业生产:以区域功能定位为导向、以当地资源禀赋为基础、以产业优势为依托,以点带线、以线连面,分层次打造本市和外埠多个主导功能各异、特色明显的生产展示基地。

四、布局方案

在布局思路指导下,按照“一个核心、两大区域、三类基地、四级网络”的空间结构对北京种业进行总体布局。

一个核心:集中打造海淀种业科技创新和企业总部功能区,发挥科技、人才聚集的科技研发优势和企业总部聚集优势,重点打造中关村国际种业园区,辐射带动两区、三基地、四网。

两大区域:重点打造丰台会展和总部功能区、顺义和通州交易功能



14


区,加快会展、交流交易平台建设,提升服务支撑能力,彰显首都作为全球种业贸易和信息交流中心的地位。

三类基地:进一步优化提升本市种植、畜禽、水产、林果花卉四大种业生产基地布局,加大南繁基地建设力度,加强外埠制种基地合作和服务支撑。

1. 本市制种基地。

种植种业生产基地:在通州、大兴、房山和顺义、平谷等东部和南部平原区县建设优质小麦种子产业带;在怀柔、密云、延庆等北部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杂交玉米制种产业带;在房山、通州、顺义、大兴、平谷等城市发展新区建设环形食用菌菌种产业带;在顺义、通州、密云、昌平、延庆、平谷等区县建设瓜菜(草莓)种苗产业带;在延庆盆地建设马铃薯脱毒种薯产业带;

畜禽种业生产基地:在顺义、房山、大兴等区域,建设种猪产业带;在京南的大兴、通州、房山和京北的延庆、密云、怀柔、顺义、平谷等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奶牛产业带;以生态涵养发展区为重点,建设由房山到平谷的环京西北肉种禽产业带;在京北的延庆、密云、平谷、怀柔和京南的大兴、房山、通州等区县建设蛋种鸡产业带。

水产种业生产基地:以通州、朝阳等区县为重点,打造京东观赏鱼种苗产业带;以怀柔、延庆、平谷等北部生态涵养发展区为重点,打造



15


京北鲟鱼、虹鳟鱼等名优鱼种苗产业带;以房山为重点,发展京南鲟鱼种苗产业带;以昌平区为重点,利用地热资源,发展北部近郊区县罗非鱼种苗产业带。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所属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的两个国家级良种场为技术支撑,引领全市水产种业发展。

林果花卉种业生产基地:重点在生态涵养区建设完善林木良种基地建设,打造观花观叶植物、彩叶树种、生物质能源树种、造型树种、乡土树种、大规格园林绿化苗木等特色林木种苗示范基地;按照“八大优势树种”产业带布局建设相应种苗繁育基地,即在门头沟、延庆、昌平、密云、平谷,等京西北山前暖区,建设苹果种苗产业带;以平谷为主,包括大兴、昌平、房山、通州,建设桃、梨、葡萄、观赏苹果等种苗产业带。从通州南部到大兴西部,打造东南部平原设施精品盆花种苗生产示范带,从延庆东部到昌平西部,打造北部山区切花百合、彩色马蹄莲、高档切花种球生产示范带;在丰台、海淀、昌平、通州、顺义、延庆、大兴等区县,建立花坛花卉、乡土花卉、切花百合、月季、高档盆花、菊花、彩色马蹄莲、红掌和火鹤等种苗种球生产示范基地。

2.南繁制种基地。按照整合资源,创新工作机制,加大我市在海南省制种基地建设,将基地建设成为支撑我市种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基地。

3.外埠制种基地。按照减少成本、增加收益的基本原则,适度发展种业的外埠制种基地,包括在甘肃地区的玉米、蔬菜制种基地,在河北



16


等省的华北玉米、棉花制种基地带,在江苏、安徽、福建等省的华东水稻制种基地带,在海南、广西的华南水稻、玉米和四川、云南的水稻、蔬菜制种基地带。

四级网络:依托由10个区县级优势作物品种试验展示基地、3个国家级和市级综合品种试验展示中心(国家和市级农作物综合品种试验展示中心、北方国家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和北京黄垡国家彩叶树种良种基地)7个创新孵化辐射基地(包括中国农科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北京顺义农业生物技术孵化器、中国种子集团昌平未来科技城、通州国际种业园区)形成的“10+3+7+N”农作物品种展示基地网络,搭建国家和市级、区县级、科教机构和企业级“10+3+7+N品种展示孵化四级网络,重点打造昌平、顺义 、通州、丰台展示、孵化和辐射基地,支撑一核、两区、三基地。





17




顺义、通州交易功能区

海淀科技创新和企业总部功能区

丰台会展、总部功能区

3-1北京种业“一个核心,两大区域”示意图





18


3个国家级和市级综合品种试验展示中心

7个创新孵化展示基地(昌平、顺义)

10个区县农作物品种展示基地

N个企业级试验展示基地

3-2北京种业“四级网络”示意图





19






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小麦种子生产基

杂交玉米制种产业带







菜种子/

用菌菌种繁育基地







瓜菜(草莓)产业带

优质小麦种子产业带





食用菌菌种产业带





种植种业基地分布图

畜禽种业基地分布图

水产种业生产基地分布图 林果花卉种业基地分布图

3-3本市种植、畜禽、水产、林果花卉生产基地示意图







20




本市制种基地



外埠制种基地



海南制种基地



3-4 三类制种基地示意图



21




第四章 重点工程及投资概算



一、重点工程

紧紧围绕打造“种业之都”根本目标,实施“2468种业行动计划”即围绕建立中国种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种业交易交流服务中心两大基本目标,以种植、畜禽、水产、林果花卉四大种业为载体,以杂交小麦、抗旱型玉米、优势瓜菜(草莓)、食用菌、专用马铃薯、种猪、奶牛、蛋种鸡、肉种鸡、种鸭、鲟鱼、观赏鱼、盆栽花卉、切花、鲜果、绿化树种共十六个种业优势品种为重点,以八大基础工程为主要措施,通过实施24个具体项目,全力推进首都种业的跨越式发展。

(一)种质资源创新引进与保护利用工程 该工程由3个项目构成。

1.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和创新利用项目

建设内容:开展种质资源普查与搜集,建立农作物种质资源索引目录平台;开展种质资源的引进、分类、鉴定和基因分析、保存、更新等环节的技术、方法、标准的研究与制定,以及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研究;对农作物种质资源基因库进行维修和设施设备更新与改造;建立品种更新圃,用于特定作物种质繁殖基础设施建设。



22


实施主体: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市和区县两级种子管理站、部分种业企业。

2.畜禽种质资源引进和品种保护项目

建设内容:一是建设畜禽种质资源管理中心。开展对所有种畜禽生产场的质量检测、种畜禽活体集中测定以及种猪、种牛、种羊、种禽、宠物种的精液、胚胎和种蛋质量监测,建立畜禽饲养试验基地,开展畜牧和动物防疫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开展本市的畜禽种质资源(精液、胚胎、种蛋、组织、细胞和DNA等)保存,开展种畜禽繁育新技术的研究;二是开展畜禽遗传资源引进和地方品种保护。根据畜禽良种选育需求,从国外引进优秀的猪、蛋鸡、肉鸭、奶牛、宠物等活体动物或冻精、胚胎等育种材料,全面提升良种产业化水平。加大力度开展对北京油鸡、北京鸭等地方品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实施主体:畜牧业相关管理服务机构、种畜禽龙头企业。 3.林果花卉种质资源基地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一是建设林果良种种质资源基地。建立38个基因资源保育基地,其中对黄檗、百花花楸、无梗五加等珍稀树种、白桦、糠椴等可利用树种共22个林木基因资源,采用原地保存方式,保存面积156公顷;对栎类、榆类、楸树类、观赏海棠等16类林木基因资源采取异



23


地保存方式,保存面积75公顷。建立10个果树新优品种种质资源圃,从国内外引进10大类 490个品种,其中国外品种100个,国内品种390个,对引进的优良品种进行适应性评价。二是建设月季和菊花种质资源保存基地。在基地现有收集到的月季和菊花资源的基础上继续收集各类种质资源,建立野生蔷薇、庭院绿化月季、切花月季三类月季种质资源圃和种质资源离体保存库,采用种植保存和组织培养保存两种方式开展菊花种质资源的保存工作。开展构建月季和菊花种质资源分析与评价技术体系方面的研究,构建菊花初级核心种质。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菊花种质资源的共享机制。建立一个规范化的月季种质资源圃和一个有特色高水平的菊花种质保存中心,分别占地120亩和260亩,并收集保存月季种质资源600份,菊花种质资源3500份。

实施主体: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局属单位及相关区县园林部门、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昌平区北京昌卉景观园林有限责任公司以及相关协会等。

(二)优良新品种选育工程 该工程由4个项目构成。

4.农作物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选育项目

建设内容:利用高新技术如分子标记技术、航天搭载诱变技术、转



24


基因技术以及细胞遗传学技术与常规技术结合进行育种,选育出一批突破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新品种,如高产优质、专用、多抗、广适的玉米、杂交小麦和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等瓜菜及食用菌、马铃薯、草莓等作物新品种。

实施主体: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及相关企业等。

5.畜禽新品种(系)选育和提升项目

建设内容:开展大白、长白、杜洛克、北京黑猪和皮特兰等品种的选育,培育符合市场需求的专门化配套品系;开展蛋用种鸡、肉用种鸡、肉用鸭、肉用种鸽、宠物狗等品种选育工作,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和品系;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建立优质高产奶牛核心群,提高本市奶牛质量,开展种子公牛培育,为全国提供优质后备种公牛。

实施主体:种畜禽龙头企业、相关科研院所、各级畜牧技术部门。 6.林果新品种引进选育和关键技术研究项目

建设内容:从国内外引进观赏类、抗逆类、商品林类名特优新树种、品种60个,培育、推荐园林绿化种苗优新品种和优良种质30个,开展良种选育技术、标准化育苗技术、现代化育苗技术、项目树种引种驯化技术、林木种子生产加工技术等5项关键技术研究。建设苹果、梨、桃、



25


葡萄、甜柿、枣、海棠、板栗、核桃、仁用杏等10大树种选育中心,培育筛选适合市场需求的优质特色品种。

实施主体:北京市林业种苗管理站、北京市林业果树研究所和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7.北京地区花卉生产优势品种育种引种项目

建设内容:开展七大类花卉优势品种的育种研发,包括百合、菊花、月季、兰类、火鹤、彩色马蹄莲等球根花卉六类适合设施生产的花卉品种,以及用于环境布置和绿化美化的草花及观赏苗木优良品种,进行优异育种基础群体的构建、种质创新与育种技术的研究和特色新品种的选育工作。

实施主体北京花乡花木集团、北京市大东流苗圃等相关花卉企业、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科教机构。

(三)种业园区和新品种展示基地建设工程 该工程由4个项目构成。

8.农作物新品种“10+3+7”展示基地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进一步完善10个区县级优势作物品种试验展示基地和3个国家级和市级综合品种试验展示中心,配合各科教机构及相关部门做其它7个基地建设,形成北京市规范化品种试验网络体系,使之功能



26


齐全、条件完备、技术手段先进,具备承担各类农作物国家和市级品种区域试验、展示的能力,同时承担国内外引种筛选鉴定试验以及开展技术合作交流;实施“四百千万”工程,从国内外引种2000个以上,推介新品种1000个,展示品种10000个次以上。

实施主体:市种子管理站、各区县农业主管部门、相关科研单位和种业企业。

9.畜禽良种产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以现有的大型种畜禽龙头企业为基础,围绕本市种猪、蛋种鸡、肉种鸡、种鸭、奶牛五大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5座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畜禽良种产业科技示范园区。

实施主体:相关企业和科教机构。 10.朝阳鲟鱼高标准良种场集成展示项目

建设内容:建设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的淡水鱼海水鱼名特优品种养殖展示厅和900平方米的现代化电教室一座,建设循环水工厂化鲟鱼养殖车间两栋和工厂化温热水养殖车间一栋,改建室外池塘31410平方米,打出热水井并配备全套的水处理过滤设备,建设可控温、控光、控水流的鲟鱼苗种培育车间300平方米,建设500平方米的现代化的鲟鱼鱼品加工生产车间一栋,完成水处理设备改造和场区路面硬化绿



27


化。

实施主体:京朝花园农业发展中心。 11.花卉种业展示中心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建设花卉种业展示示范中心,花卉种业繁育展示面积达900亩,包括顺义区菊花种苗繁育示范中心、大兴区红掌种苗繁育示范基地、丰台花坛花卉种苗生产示范基地、昌平区切花百合种球生产示范基地、昌平区月季种苗繁育示范中心、通州区高档盆花种苗繁育示范基地、延庆县切花百合、彩色马蹄莲种球生产示范基地和海淀区乡土花卉种苗繁育生产示范基地。复制高新技术区发展模式,进行七类花卉优势品种的新品种研发成果和先进园区运营组织模式的集中展示,七类花卉包括百合、菊花、月季、兰类、红掌、彩色马蹄莲、以及用于环境布置花坛花卉、宿根花卉。

实施主体:相关种业企业,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院校。 (四)良种繁育加工基地建设工程 该工程由5个项目构成。

12.优势农作物良种生产基地和产业带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建立1个食用菌菌种研发中心,建立专业化、规范化、规模化菌种场10个以上,年可生产商品菌种6亿袋以上;建设瓜菜育



28


苗场610个,占地500亩,年产高档精品瓜菜种苗2亿株以上,建立12个草莓种苗脱毒中心和种苗繁殖基地500010000亩,可年产种23亿株;建设和完善马铃薯微型薯研发中心,年产微型薯4亿粒以上;建立1个甘薯脱毒中心,建立脱毒种薯基地2300亩,年产优质薯苗610亿株;在平原地区建设“优质小麦种子带”建设原原种基地300亩、原种2万亩、良种58万亩,年生产优质小麦种子4000万公斤以上,在北部山区县建立玉米原种保纯、亲本繁殖圃1000亩、杂交种制种基地1万亩左右,形成北部山区杂交玉米制种产业带;建立其他经济作物种子生产基地约5000亩,其中包括在房山建设小豆种子基地3000亩、其他山区县杂粮基地2000亩,可生产小豆等各类杂粮种子150万公斤以上。建设优质种子生产技术和设备创新中心,针对育种、生产、加工等关键环节的技术与设备集中开展研究创新工作。

实施主体:市种子管理站(市农技推广站)、相关区县农业主管部门及种业企业。

13.高代次良种畜禽场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通过新建、改建和扩建方式,建成现代化原种猪场10个,建成种猪扩繁场20个,配备完善的水电路、防疫等基础设施。采用四阶段饲养工艺建设种猪舍,配备性能测定设备、供暖系统、通风系



29


统、饲料生产、粪污处理等设备,采用分娩床和保育床等设施。引进或更新种猪,提高种猪生产水平和质量;扩大种公牛育种中心,优质种公牛达到200头,每年培育优秀后备种公牛100头,冻精年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剂;新建种奶牛场5个,建成核心种奶牛场30个,种子母牛核心群达到4万头;扩建肉种鸡原种场1个,改扩建肉种鸡扩繁场5个;新建祖代种鸭场2个,父母代种鸭场14个,新建原种蛋种鸡场2个、种鸡扩繁场14个,加强“京红、京粉、农大三号”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蛋鸡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新建种禽场均配备自动饮水、喂料、照明、通风、取暖等现代设施设备。

实施主体:相关畜禽养殖场。 14.观赏鱼苗种扩繁基地建设升级项目

建设内容:建设七个苗种扩繁基地,其中每个苗种扩繁基地建设内容包括:1000平方米的繁育车间,其功能为观赏鱼的苗种孵化以及苗种培育。主结构为玻璃阳光棚结构并配备供暖、制冷及通风遮阳设施。室内为孵化培育池,均为20厘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并配备循环过滤处理设备;改建40亩原有池塘,分为亲鱼培育池塘和苗种培育池塘。完善市水产所小汤山良种繁育中心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观赏鱼种业研发能力。



30


实施主体:通州鑫淼水产总公司、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15.林果良种繁育加工基地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完善14个林木良种基地,新建18个林木良种基地,总面积11397亩。建立重点标准化苗圃22个,总面积16726.5亩。建设3个乡土树种驯化基地。在昌平等四个区县各建设一个种苗质量检验站500平方米的林木种子加工、贮藏库,配备必要的林木种子加工、贮藏设备。建设果树良种展示繁育基地1300亩,其中苹果200亩、樱桃200亩、梨300亩、枣100亩、优良桃品种、桃品种、抗病抗虫桃砧木品种200亩、优良特色葡萄品种200亩、观赏海棠优良品种100亩。

实施主体:北京市种苗管理站和相关区县主管部门及苗木企业。 16.主要优势花卉品种繁育示范中心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建设百合、菊花、月季、兰类、红掌、彩色马蹄莲、以及用于环境布置花坛花卉和宿根花卉等七类花卉优势品种的种球种苗繁育示范中心,占地1400亩,开展产业化关键技术示范、产品地方标准的制定以及“企业+农合组织+农户”的创新型生产模式的推广工作;对花卉种业设施设备改造,主要包括切花百合、彩色马蹄莲、红掌、蝴兰的组培实验设备购置和实验室的建设。由院所提供技术服务支撑,购置播种机等先进的设备,建设高标准、专业化育苗室,完善基于环境控



31


制模型的智能化专家系统,并整合应用自动控制技术与智能化专家系统,搭建信息系统平台,建立现代化的草花、宿根花卉种苗流水线式工厂育苗专业生产线。

实施主体:相关种业企业,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院校。 (五)种业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该工程由3个项目构成。 17.种业会展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筹办2014年世界种子大会,办好一年一度的北京种子大会,完善相应设施,承担大型(国际性)种业会议;完善升级海淀、丰台、通州、顺义等功能区的基础设施、专业设备与软件环境,筹备建设通州、昌平、顺义、房山四个林木种苗交易市场,支持在丰台区投资建2014年世界种子大会品种展示基地。借助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后保留的花卉种业展示平台基础和空港在物流交易领域的优势资源,建设完成10万平方米的花卉种业现代物流配送中心;为种业龙头企业、政府部门、科教机构等牵头举办高水平、高层次、高质量的种业论坛、峰会提供完善的配套实施。

实施主体:丰台区政府、顺义区政府、海淀区政府、通州区政府、昌平区政府、房山区政府,相关种业企业和协会等。



32


18.种业交易交流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发挥农业部种子及转基因产品成分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技术优势,利用分子检测技术,开展农作物种子快速检测和转基因产品成分检测技术研究,完善种子质量和转基因产品成分检测技术标准。完善北京市科教机构和种业企业的育种攻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搭建优良品种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进一步加强技术转移及服务的基础和能力建设,促进知识产权的合理流动和转化速度。建设北京种业对外宣传交流的中英文信息网站,支持符合条件的实验室加入ISTA(国际种子检验协会)等相关国际组织,在种业领域实现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实施主体: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种子管理站,种业龙头企业及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科教机构。

19.种业市场行情预测与预警系统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充分发挥种业的隐性信息挖掘和行情预测功能,以种业协会为主导,发挥种业企业的核心作用,利用政府的资金、政策、服务等支持措施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和信息集散中心,吸纳业内学者广泛参与,构建基于产业全链条信息的融合分析、预警和决策功能、以企业为核心、协会主导、政府支持、学者参与的种业行情预警系统。



33


实施主体:相关协会、种业企业。 (六)龙头企业及名优品牌培育工程 20.龙头企业及名优品牌培育项目

建设内容:制定涉种企业上市扶持资金,建立相关标准,支持符合条件的涉种企业上市融资;建立种业名优名牌认证和骨干企业评选制度,对于经过认定的名优品牌、骨干企业给予奖励等,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种业企业。

实施主体:北京市农委、北京市农业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七)优势品种产业化工程

该工程由3个项目构成,具体如下: 21.农作物新品种产业化推广项目

建设内容:重点开展高产优质、专用、多抗、广适的玉米以及小麦等作物新品种的产业化推广工作,其中小麦新品种在全国推广面积达到1000万亩以上,带动4亿公斤小麦生产量,新增经济效益5亿元以上,玉米新品种在全国推广5000万亩以上,带动20亿公斤小麦生产量,增经济效益6亿元以上。

实施主体: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 22.养殖业新品种产业化发展项目



34


建设内容:开展畜禽新品种产业化推广,对蛋用种鸡、肉用种鸡、肉用鸭、奶牛等畜禽新品种和专门化配套品系进行产业化推广,提高北京畜禽良种在全国的占有率;提升水产苗种产业化龙头企业能力,扶持鲟鱼苗种产业化龙头企业,改造鲟鱼亲鱼培育池和后备亲鱼培育池。建设可控温、控光的鲟鱼繁育车间、亲鱼催产池、繁育亲鱼术后暂养池和鲟鱼孵化车间,建设苗种培育场6个,每个苗种培育场的培育能力为80万尾。扶持观赏鱼苗种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700平方米锦鲤亲鱼培育车间,建设2000平方米锦鲤苗种繁育车间,改建1700平方米金鱼亲鱼培育大棚,改建1320平方米金鱼苗种繁育车间,提高水处理能力,提高孵化率及成活率。引进锦鲤亲鱼500组,金鱼亲鱼5000组,提高金鱼、锦鲤亲鱼种群数量。

实施主体:相关科教机构和种业企业;北京市龙兴鲟鱼开发有限公司、通州鑫淼水产总公司。

23.优新林果花卉品种产业化推广项目

建设内容:开展优质、甜度高、风味浓郁的水蜜桃系列品种推广、甜柿系列品种推广、早中熟优良苹果品种推广、早熟板栗品种推广、特色风味葡萄品种推广;建设平原设施精品盆花种苗生产示范带和冷凉山区切花百合、彩色马蹄莲高档切花种球生产示范带两条高端盆花种苗、



35


切花种球生产示范带,并以顺义国际鲜花港、大兴区苗圃、丰台花乡、昌平小汤山镇四个地区为重点,进行百合、菊花、月季、兰类、红掌、彩色马蹄莲、用于环境布置花坛花卉和宿根花卉与观赏苗木等八类花卉新品种的繁育推广,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

实施主体:相关区县主管部门、种业企业。 (八)种业发展环境优化工程 24.种业发展环境优化项目

建设内容:完善种业法制体系。修订和完善地方法规及配套规章,完善种子的生产、加工、包装、检验、贮藏等技术标准;建立种子质量追溯制度和种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提升企业质量意识,提高种子质量。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培育一批技术咨询、技术鉴定、技术评估等种业新品种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及品种权交易的服务,营造有利于种子交易的法制环境;提升种业执法能力。加强种子执法装备建设,建立种子执法信息化平台并开展执法培训,规范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强化市场执法检查和质量监督抽查等强化联合执法,完善北京市农作物新品种南繁鉴定与管理体系,建设品种鉴定和展示基地,建立健全南繁管理制度,建立种子执法效果评价体系等。

实施主体:北京市和区县两级种子、种苗管理站、种业协会等。



36


二、投资概算

规划总投资255351万元,涉及种植种业部分投资66430万元,约占总投资的26.0%涉及畜禽种业部分投资88015万元,约占总投资的34.5%;涉及水产种业部分投资26378万元,约占总投资的10.3%;涉及林果花卉种业部分投资57428万元,约占总投资的22.5%综合类投17100万元,约占总投资的6.7%

总投资中,涉及各级政府投入155787万元,约占总投资的61.0%社会筹资99564万元,主要是企业投资,约占总投资的39.0%本规划中的各级政府投入主要为基础性建设投入,在规划期内,预计可通过政府投资累计带动社会投资超过60亿元。

八大重点基础工程的投资分布为(各重点工程项目投资概算及投资标准见附表6

种质资源创新引进与保护利用工程29643万元,占11.6% 优良新品种选育工程20350万元,占8.0%

种业园区及新品种展示基地建设工程34200万元,占13.4% 良种繁育加工基地建设工程112980万元,占44.2% 种业服务平台建设工程17100万元,占6.7% 龙头企业及名优品牌培育工程11500万元,占4.5%

37


优势品种产业化工程26078万元,占10.2% 种业发展环境优化工程3500万元,占1.4%

38


第五章 效益分析



种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通过规划实施,北京将打造多项自主基因、自主技术,保护和创新利用种质资源,巩固提升首都种业的战略地位和市场竞争力、控制力、吸引力,可以直接和间接地创造各种效益,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发挥巨大作用。

一、直接效益

预计到2015年,北京种业总销售额将超过85亿元,达到20081.8倍;京郊主导产业中的作物良种单位面积产值平均比普通作物提10%30%,种畜、种禽产值提高1.52倍,水产养殖业单位面积产值提高23倍;种业销售额相当于农业总产值30%左右,每年可为京郊农民创收超过4亿元。

另外,北京种业的升级和发展,必将带动物流市场、信息服务、设施设备、农药化肥等相关配套产业、引致产业和关联产业的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的协同提升,进而带动北京市经济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间接效益

通过大力发展种业,到2015年,北京市将打造10个(项)以上的自主基因、自主技术,保护和创新利用10万份种质资源,可大大提升我市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和种业企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北京种业对全



39


球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控制力,有力推动种业这一战略性产业发展,促进世界城市建设。同时,为农民直接或间接提供就业岗位10万个,带5万户农民参与种业生产,带动从业农民年人均增收30004000元。

40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源整合、资金聚焦”的工作机制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设立项目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市农委负责统筹、组织、协调,市农业局具体负责联席会议办公室日常工作,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并负责种植、畜禽、水产三大种业建设内容的落实;市园林绿化局负责林果花卉部分年度实施计划并组织有关落实;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各相关区县政府根据年度计划安排相关资金,并监督使用;科研单位承担种质资源保护、科研育种等项目的实施,加强自主创新;种子企业作为种业发展主体负责具体项目实施;相关产业协会作为补充,搭建政府和企业间有效沟通的桥梁;郊区县政府和相关部门组织生产、展示基地的建设,并为种业总部落地、研发创新创造环境、提供支持。

二、加大政策支持

加大投入力度,聚焦现有种业发展各方面存量资金,整合各项扶持政策,建立稳定、可靠的资金投入体系。

落实完善国家有关良种补贴政策,定期发布北京良种补贴目录,对列入目录的粮经、畜牧等优良品种给予定额补贴。加大对种质资源保护



41


利用工作的扶持。

贯彻实施《“科技北京”行动计划(2009-2012年)》,加大对特色籽种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并对优良新品种的引进、培育和关键技术的研究推广给予重点扶持。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银企、银农合作,优先安排农投、农担等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种业企业给予扶持。

鼓励企业建立良种生产基地,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对于带动本地农户超过千户并且能够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种业企业给予奖励。建立政策性制种保险制度。

培育种业名优品牌,建立种业名优名牌认证和骨干企业评选制度,对于经过认定的名优品牌、骨干企业给予奖励。

优化种业企业发展环境,在企业多功能用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对于符合条件的种业企业用地予以优先考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企业发展的硬件环境。

三、加强机制创新

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种业技术创新体系。引导企业增强创新意识。搭建种业科技资源和研发平台,帮助企

42


业增强研发能力。切实增加种业创新项目投资,引导企业增加投入,规划的具体项目实施坚持以企业为主要实施单位。引导企业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努力创造、应用知识产权,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管理。

实施项目招投标制度。对于规划中的重大项目,按照有关规定,采取项目招投标制度,规范申报程序和范围,扩大社会参与面,建立公正、公平的项目管理制度。



43


第七章 2010年建设内容



遵循统筹兼顾、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各个产业的发展要求和不同类型工程项目的特点,安排规划建设进度。2010年主要围绕生猪、肉蛋禽、观赏鱼、鲜果、花卉、绿化树种、食用菌、瓜菜(草莓)等具有明显领先地位的品种,优先启动13个重点项目的建设。2011年~2015年投资进度见附表78

2010年,规划总投资约为48732万元,其中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投入29365万元,占60.3%,社会筹资19367万元,占39.7%

一、种质资源创新引进与保护利用工程

该项工程2010年需要启动资金5225万元,占该工程总投资额的17.6%,由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投入。

(一)畜禽种质资源引进和品种保护项目

完成畜禽种质资源管理中心建设项目选址,建成实验室与基因库、资料库等楼内新建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改建1600平方米性能测定与试验基地;开展精品种猪资源保存和开发利用。

(二)林果花卉种质资源基地建设项目

从国外引进50个果树优良品种2500株,建设林木基因种质资源原

44


地保育基地2350亩,建设林木基因种质资源异地保育基地2340亩。建立菊花种质资源保存、新品种培育等示范基地380,包括种质资源保存、新品种培育和关键技术试验平台及基础设施建设。

二、优良新品种选育工程

该项工程2010年需要启动资金5160万元,占该工程总投资额的25.4%,由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投入2760万元,社会筹资2400万元。

(三)农作物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选育项目

支持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建设,开展设施蔬菜高效育种及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选育草莓、杂优小麦、玉米等作物新品种,开展转植酸酶玉米产业化开发。

(四)林果新品种引进选育和关键技术研究项目

开展3项林木种苗关键技术研究,从国内外引进观赏类、抗逆类、商品林类名、特、优、新树种、品种10个,培育、推荐园林绿化种苗优新品种和优良种质5个,开展桃、葡萄、海棠、榛子、核桃等新品种育种研发,推出1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

(五)北京地区花卉生产优势品种育种引种项目

开展七大类花卉优势品种的育种研发,推出1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引进国内外花卉优良品种如兰花等。

三、种业园区及新品种展示基地建设工程



45


该项工程2010年需要启动资金11760万元,占该工程总投资额的34.4%,由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投入8760万元,企业自筹3000万元。

(六)农作物新品种“10+3+7”展示基地建设项目

筹建市级综合品种试验展示中心,需要征地手续费2000万元;开展籽种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实施山区食用菌、通州蔬菜新品种繁育,建设顺义籽种创新交易中心和北京农业生物技术孵化器等项目投资3360万元;发挥“10+3+7”展示基地作用,实施“四百千万”工程,投资500万元。

(七)畜禽良种产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以现有的大型种畜禽龙头企业为基础,建成种猪科技示范园、蛋鸡科技示范园、奶牛科技示范园各1座。

四、良种繁育加工基地建设工程

该项工程2010年需要启动资金17250万元,占该工程总投资额的15.3%,其中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投入6830万元,社会筹资10420元。

(八)优势农作物良种生产基地和产业带建设项目

建立1个菌种研发中心和菌种场5个,建设瓜菜育苗场2个,占地100亩,建立1个草莓种苗脱毒中心和种苗繁殖基地1000亩,筹建马

46


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1个甘薯脱毒中心和脱毒种薯基地500亩,支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九)高代次良种畜禽场建设项目

建成现代化原种猪场5个,建成种猪扩繁场5个。 (十)林果良种繁育加工基地建设项目

主要投资方向为完善林木良种基地4个,开展研究超高压技术在果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与示范。

五、种业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该项工程2010年需要启动资金2250万元,占该工程总投资额的13.2%,其中由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投入1500万元,企业投资750元。

(十一)种业会展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举办第十八届北京种子大会,开展国际种业高峰论坛、新品种权拍卖,筹备2014年世界种子大会;完成花卉物流交易服务平台建设,购置相关运输储存设备设施,搭建花卉物流交易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顺义籽种创新交易中心。

六、优势品种产业化工程

该项工程2010年需要启动资金7087万元,占该工程总投资额的27.2%其中由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投入4290万元,企业投资2797



47


元。

(十二)农作物新品种产业化推广项目

开展杂交小麦、转植酸酶玉米、优质小麦良种推广等的产业化推广工作。

(十三)养殖业新品种产业化发展项目

扶持鲟鱼苗种产业化龙头企业,完成鲟鱼亲鱼培育池和后备亲鱼培育池改造;实施通州区观赏鱼产业提升建设项目,与之相配套,建设观赏鱼亲鱼培育车间和繁育车间。



48




附表1 部分在京的从事育种和研发的科教机构名录

单位名称

育种领域

核心科研育种人员数(人)

中国农业科学 玉米、豆类、小麦、蔬菜、杂粮、200

饲料作物、畜、禽、葡萄、百合、(在京单位育种家) 月季、红掌等

中国农业大学 玉米、小麦、生猪、蛋鸡、苹果、240 桃、菊花、月季、唐菖蒲、郁金香

北京市农林科学 玉米、小麦、蔬菜、畜禽、草、果260 (桃、草莓、杏、板栗等)侧柏、桧柏、菊花、彩色马蹄莲等

北京市农学 中国科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大学

玉米、豆类、小麦、蔬菜等 小麦、水稻、豆类、花卉等 主要林木等 主要林木、花卉等

生物技术、水稻基因组学等

15 150 146 130 20 10

北京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椒、韭菜、茄子等 技术实验室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玉米等

10

鲟鱼、鳇鱼、观赏鱼、罗非鱼、鲑24 鱼、鳟鱼等

北京市园林科研所 北京师范大学

资料来源:行业统计数据。

白蜡、元宝枫、月季、万寿菊、矮牵牛、一串红等 鲟鱼、红掌、凤仙等

81 4





49




附表2 部分在京的种业企业(含苗圃)名录

企业名称

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 中国种子集团公司

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克劳沃草业技术开发中心 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

北京金星鸭业中心 北京养猪育种中心 北京家禽育种有限公司

北京市鲟龙鲟鱼养殖有限责任公

黑庄户观赏鱼养殖发展中心 北京顺通虹鳟鱼养殖中心 北京龙兴鲟鱼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星河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大东流苗圃 小汤山苗圃

胖龙园艺技术有限公司 大兴苗圃 三益集团 北京市花木公司

北京市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顺科农业技术开发公司 北京海曼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观赏鱼、罗非鱼、宝石鲈



50

经营的种业领域 水稻、玉米等 水稻、玉米、蔬菜 玉米、水稻、棉花 水稻、玉米 牧草、草坪草 种鸡

核心科研育种人员数(人) 50 52 50 100 5 35

2008年种业销售额

(万元) 57300 52200 33800 24400 9700 32000

北京鸭 种猪 种鸡 鲟鱼等

12 16 15 25

30000 12700 17000 700

观赏鱼 虹鳟鱼 鲟鱼

大规格阔叶树种等 造林苗木、高档花卉等 油松、白皮松等 园林观赏树木、高档温室盆花等

红掌、蝴蝶兰、竹芋 蝴蝶兰

花坛花卉和宿根花卉等 蝴蝶兰

4 16 8 130 108 150 100 10 100 7 4

500 400 300 5000 3000 3000 2500 3500 1018 500 500

12 370


北京北水华通鲟鱼繁育有限责任公司

资料来源:行业统计数据。

鲟鱼 8 170

5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c915fa2ef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