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理学读书笔记

时间:2023-01-10 09:37: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文化地理学读书笔记

文化地理学读书笔记

对于迈克·克朗所著的《文化地理学》这本书,我是近期才读的,时间有些仓促,对一些问题看的也不是那么深,但其中有些问题让我印象十分深刻,下面笔者将加以评述,有不足之处,还请指正。

1.地理景观与文化

地理景观既可以被看成是文化产物,也可以看成历经不同时期文化的再生。地理景观它首先作为一个相对的客观存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录下事物的各种变化,作为文中所说的“历史重写本”,以展示区域文化的演进过程;而新的文化现象或过程往往又是通过各种地理景观的变化而展现给了人们,例如在开放耕种制地理景观上留下痕迹的封建雇农制,它记录下那是人们用牛拉犁进行耕种的情景,反映了当时的农耕文明。

2.文化之权力和排外性

在本书中提到,中世纪的上层社会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维护自己独有的狩猎权等权力,制订了一系列严苛的法律以约束别人的.行为,禁止别人对自己领地的侵犯,充分维护自己的产权,这一上层社会的景观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就是排他性。

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文化对于人的约束其实表现的也十分明显。尤其是在秦始皇时期,嬴政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下令焚书坑儒。我们知道,儒家一直强调“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所以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历代统治者希望以文化的形式操控人们的思想,进而约束他们的行为而永远臣服于自己,以确保自己权力的永恒。

所以说文化与政治权力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经常听到“地缘政治”这个词,它是指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式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例如一些国家将自己首都迁至一个地区往往就会带有某些政治色彩,各个国家也会通过某些特定的象征物来树立一个民族的形象,以实现政治利益。

3.地方性的缺失

对于地区,人们并不单纯地给自己划一个地方范围,人们总是通过一种地区的意识来定义自己,因为每个地方代表的是一整套的文化。例如在中国许多少数


民族地区都拥有自己的聚居地,他们拥有自己的文化,包括语言、饮食、服饰、住房等方面,他们对自己生活的地方都饱含浓厚的情意或者说是一种依恋吧。 而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高楼林立,这种地区性遭到破坏,人的归属感逐渐减弱。当前,对效率和控制的追求所产生的压力、快餐食品、城郊的发展,他们以冷冰冰的理性主义导致了现代景观的形成,可是人的情感被否定,道德遭忽视,个人的对其生活环境的责任被降低到最小程度。 现代社会存在一个较普遍的现象:在同一幢公寓中,邻居与邻居之间互不认识,不打交道是十分正常的现象,人与人之间十分冷漠,互不关心。拿书上的话来说就是““公寓景观”或非地方性景观提高了存在的表象作用,是人们感觉不到归属感,因此他们对环境漠不关心”,而地区的文化是团结人们的重要媒介,例如共同的语言、习俗、行为和思维习惯等总是能给人以归属感。

笔者认为,人性的冷漠与社会过于理性化的科学发展存在紧密联系,科学要求人们总是从事物的外部去分析,去感受它,而并非从其内部感受,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人无暇进行感性思考,激发不了人内心的情感,就不会有独特的地区感受,使人物质化和利益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常常带有某种目的性。而一个地区并不仅仅是等同于某些事实的集合体,它还包含另外一些东西,如地方特殊的精神,所以地方性的缺失着实让人痛心

4.全球化中的文化

全球化的局面给文化带来巨大的影响。一方面,随着交通方式的不断革新,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进步,消费需求的增加,大众媒体的兴起,世界的联系日趋紧密,各国文化相互交融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开始从本土化走向全球化;另一方面,全球化也对一些本土文化造成了冲击。如工艺产品的机械化批量生产使得一些工艺品丧失了其原有的价值,甚至濒临消亡的边缘。但笔者认为不论哪种影响占主导地位,文化的全球化趋势是不可避免的,没有绝对的好或者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d013ff469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