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凳子舞蹈评价 昨日是“六·一”国际儿童节,xx省巴中市通江县板凳小学的学生们在学校跳起了原创舞蹈《少年逐梦》,又称“板凳舞”。学校校长李鹏旭说:“山里的学校条件有限,学生以板凳为道具排舞,就地取材的同时,也发扬了学校的‘板凳精神’。” 据介绍,距离通江县城50余公里的板凳小学,地处秦巴山腹地,因所在山区山势形如板凳而得名。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教学设施设备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目前,学校有6个年级共6个教学班,在校生人数102人,专任教师17人,其中本科学历13人、专科学历4人、中师学历1人。学校在2018年小升初毕业会考获片区第一,在2019年和2020年四、五年级全县抽测中,获片区全科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全体师生逐渐形成了“板凳精神”。“板凳虽小,但它四平八稳,稳当稳重。它板面顶天,四脚立地,象征顶天立地。同时,它又以小小的身躯,承担起远超于自身的重量,让坐下来的人得以休息。”李鹏旭说,学校正在培养孩子们拥有像板凳一样的精神品格。 板凳舞根据板凳小学的板凳文化和“板凳精神”延伸而来,舞蹈以红色的板凳为道具,象征着希望与明天,讲述了板凳小学的孩子们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努力学习、快乐成长,追逐梦想。 板凳舞是流行于安龙县黑苗生育习俗(满月酒)的一种民间舞蹈,是对新生活的赞美、新生命诞生的喜悦与祝福。其表演形态热情奔放,代表了黑苗独特的审美心理,具有极高的舞蹈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研究价值。同时对于外部条件要求较低,容易开展,具有易操作性。另外板凳舞能够很好地活跃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他们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的全身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要认识到这-运动形式对于民俗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对于丰富学生体育运动形式的重要性,善于采取有效的引导策略,做好相关知识的渗透引人,以便能够促进学生对于这一活动形式的深度了解与传承发扬,为做好民族体育运动进校园做出自己的贡献。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d31912751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