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30年了,经济发展迅速,科技投入不断增加,为什么我们所期望的科学大师却迟迟难以出现? 这里面有很多原因,学术界也众说纷纭。其中有一点值得深思,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某些循规蹈矩、中庸保守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人们的创新思维,不利于培养科学大师和领军人才,甚至一些有可能成为大师的“苗子”也会被扼杀。 我国学术环境中,有功利性太强、过于浮躁的成分,也使得科学家最好沿袭别人所开创的领域,走一条稳妥、安全的路,而不敢“标新立异”,不敢创新,怕当“出头鸟”。在传统的语境中,“标新立异”并不是一个褒义词;但是在科技创新领域,这个词所代表的精神却不可或缺。 科学尊重首创和优先权,鼓励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鼓励知识的创造性应用。创新需要学术自由,需要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需要有创新的勇气和自信心。 科学大师的出现源于重大的创新成果,而大成果产出必须要有一个学术气氛浓厚、宽松的环境,有一个静心搞学问的氛围。蔡元培当年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以“兼容并包”的胸怀对待人才,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杰出的大师级人才,铸就了北京大学的金字招牌。蔡元培的人才观就是尊重人才的个性,扬其所长,避其所短,体现的是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艺。 怎样才能培养出有个性的创新之才?最重要的应该是改革教育。当前的中国,最让人诟病的是应试教育,重视知识灌输,忽视创新能力培养,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人才的个性发展,没有把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方面更显不足。 首先,课程教学仍以知识传授为主,缺乏探究式教学和实践活动。科学探究式教学,能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而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一些科学的结论。这有利于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理解科学理论,学习科技技能,形成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其次,不同程度地忽视基础理论教育。科学史表明,科技人员能否做出新理论发现和新技术发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科学知识和高度相关技术能否全面灵活地加以掌握。具有完善的科学知识结构,掌握最前沿的科学知识,是科技领军人才素质的重要特征。 第三,不重视研究生思维方法等科学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大凡科技领军人才,都在培养和提高自己科学方法能力上下过功夫。美国科学社会学家曾采访过美国在世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发现他们在读研究生期间十分重视向他们的导师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其中许多导师本身也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对他们来说,读研究生的主要收益在于打下一个包括工作标准和思想方式在内的比较广泛的基础。 教育的基本目标不仅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通才,还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专才。在教学中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把素质教育和启发式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实践密切结合,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杰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对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寄希望于该《纲要》的深入贯彻实施能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高水平素质教育的基础。 (本报记者 赵亚辉整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d5aa7b9de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