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饥饿艺术家》解读

时间:2023-04-30 08:38: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卡夫卡《饥饿艺术家》解读

作者:肖

来源:《文学教育 2012年第4



肖岚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饥饿艺术家》的分析来完成对卡夫卡式的“孤独”的一种话语阐释。文章从作品的写作技巧,塑造的人物出发,指出饥饿艺术家是一位不为人所理解的的孤独者。并进一步,结合卡夫卡本人的生平遭遇,及他所处的社会背景,指出“饥饿艺术家”实质是卡夫卡自己在现实社会的真实投影。

关键词:荒诞与孤独 饥饿艺术现代艺术

弗兰茨·卡夫卡奥地利著名作家,欧美现代派文学的经典大师, 《饥饿艺术家》是卡夫卡“最精湛的作品之一,并且无疑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短篇小说之列”。①小说讲述了一位表演饥饿的艺术家的生存状况,从卡夫卡的字里行间能品尝出人生的辛酸与无奈。

以真实演绎荒诞

作为表现主义的代表,卡夫卡用他的人物形象完美地表现了异化的世界,描绘了人面对异化世界的焦虑和孤独,那么只有写出这种荒谬和凄凉,才能达到最高的真实,因此卡夫卡就格外的注重作品的细节真实、心理真实等问题,艺术的真实性往往比客观现实的真实更具说服力,这种深层的荒诞性正好构成整体上的真实性,特别符合人们对这种真实的内心体验。

细节的真实小说中的艺术家所做的饥饿表演,在现实生活中似乎是不太可能,然而在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却可以转为艺术中的可能,创造出艺术的真实。 《饥饿饿艺术家》开篇简单几句话,就将一种时代的孤独感和无奈感凸显出来,给人一种真实的历史苍凉感。再看饥饿艺术家的形象。“他身穿黑色紧身衣、脸色异常苍白、全身瘦骨嶙峋”,这段描写给我们展现了饥饿艺术家的大致状况。对观众的反应也是描写的极为细致的,笼子外插满鲜花,军队高奏乐曲,由两位年轻的女士搀扶出来,两位女士表现出的行为也是让人哭笑不得,嬉笑过后大家满意的各自散去,留下的只有一具悲凉的身体。没过多久这种饥饿表演已提不起观众的兴趣,但艺术家仍不肯放弃,他怀着美好的愿望去了马戏团,他的这番报复在那个时代显然不合时宜,马戏团把艺术家“安插在场外一个离兽场很近的交通要道口”, “周围是一圈琳琅满目的广告,彩色的美术体大字”数句便把艺术家悲惨的环境形象的凸现,艺术家也渐渐明白“那一次又一次涌来的观众,就其本意而言,大多数无一例外地史专门来看兽畜的。”可尽管如此艺术家依然用自己的饥饿表演与世界对峙着,坚持着。渐渐地,他被人们彻底的遗忘了,直到有一天,管事的才在腐草堆里发现了他。在艺术家临终前与管事的那段对话,把艺术家悲惨的一生渲染的更加哀切,一股酸楚涌上心头。

心理真实小说虽然采用的是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但是卡夫卡善于把叙述置于人物内心独白或意识深处,通过人物的所感来讲述,把人物的心理感受与相应的情景结合,因此使得读者可以真实的感受到人物内心变化,随人物同悲同喜。小说中写到当艺术家结束四十天饥饿表演后他的心理感受, “现在才四十天,为什么就要停止表演呢?”“为什么要剥夺他达到这一境界的荣誉呢?他自己尚且还能继续饿下去,为什么他们却不愿忍耐着看下去呢?”连续的心理发问.真切的表现出艺术家的无奈。艺术家是怎样看待自己的表演呢,“这只有饥饿艺术自己才是对他能够如此忍饥耐饿感到百分之百满意的观众。”他觉得饥饿表演的最高期限不止四十天“内心里这种不满始终折磨着他”,“只有饥饿艺术家不满意,总是他一个人不满意”随着时光的流逝,艺术家的“心情通常是阴郁的,而且有增无已,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够认真体


察他的心情。”与公众的隔膜让艺术家很无奈,如他所说“一个人对饥饿没有亲身感受,别人就无法向他讲清楚饥饿艺术。”

调侃中寄寓着悖谬

饥饿到底是不是艺术呢。何谓艺术呢,艺术在现今社会以一种怎样的方式存在呢?艺术的追求与大众认可度的关系又是这样呢?等问题都是卡夫卡在他的《饥饿艺术家》中所要和我们探讨的。

一种以饥饿为表演的行为能称为艺术吗?书中写到艺术家“脸色苍白、全身瘦骨嶙峋”,这种算是为艺术的自我牺牲,为什么却不能给世人肃然起敬之感呢?艺术不是应该给人以美得享受吗?人的生理上要对抗的“饥饿”却成为了艺术家执著的精神追求,这不是很荒诞吗?从小说的结尾处,艺术家对管事说的那番话道明饥饿表演也并非是他的初衷,但是在那个时代里想要生存,想到得到别人的关注,想要传达自己的心声,迫于无奈而选择的方式。但这似乎又是一个悖论,作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你所要表现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恩格斯说过文学、哲学、宗教等这些艺术属于“那些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是“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②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尤其自身散发的魅力来吸引人的,而经时间的冲刷依然能称为经典。但是在饥饿艺术家生活的时代,艺术却要依附权威,艺术家也向观众趋媚,当艺术沦为物质的奴隶时,可想而知这个时代是多么的可悲。小说中的经理和观众是共谋关系,他们共同扼杀了艺术。经理可以看做是权威的代言人,他潜移默化的左右观众的想法,把观众引进他事前所要关注的事情上,饥饿的天数是经理掌控的,因为他知道人们好奇度的最大尺度是多少,因此他严格的控制艺术家表演的时间,即使艺术家还想继续“饥饿”但没有话语权也“只得听任一切摆布”。在经理一步步的诱导下观众也不再关心艺术家所要表现的真正用意是什么了,而艺术家也已经对这种“歪曲真相的做法”习以为常了,渐渐他也明白“反对这种愚昧行为,反对这个愚昧的世界时不可能的。”卡夫卡深情的呼唤另一个世界:即那是属于孩子和未来的世界,尽管这个世界遥远可不容忽视。书中两次提到了孩子,开篇写到“天气晴朗的时候,就把笼中搬到露天场地,这样做主要是让孩子们来看看饥饿艺术家,他们对此有特殊兴趣”,艺术家寄望着孩子们能看懂他的悲哀,可“由于他们缺乏足够的学历和生活阅历,总是理解不了”,尽管如此艺术家仍相信“在他们炯炯发光的探寻着的双眸里,流露出那属于未来的、更为慈祥的新时代的东西。”是啊,那是不同于这个荒诞时代的新生活,到处充满着真情和理解的世界,那时人们的生活本身就是艺术,洋溢着激情和欢乐的伟大艺术

孤独殉道者的自白

德国文艺批评家安德尔·龚特尔对卡夫卡作出过这样的的评价:“作为犹太人,他在基督徒中不是自己人。作为不入帮会的犹太人,他在犹太人中又不是自己人。作为说德语的人,他又不完全属于奥地利人。作为劳动保险公司的职员,他又不完全属于资产者。作为资产者的儿子,他又不完全属于劳动者,因为他把精力花在家庭方面”,③而在自己的家庭里, “我比陌生人还陌生。”对于一个内心深处如此不幸的人,他唯有在文学中寻找安慰。卡夫卡这种边缘人的位置,更利于他站在一个独特的视角审视社会存在的种种矛盾,更善于捕捉到人性最本真的面目,所以他的小说才会如此的震撼人心。

卡夫卡说:“那来自地狱深处的声音乃是最美妙的歌声。”叶廷芳老师也认为卡夫卡有这种倾向:他赞美磨难,把磨难视为人生的内在积极因素。卡夫卡用他笔下的艺术家实现着自己对某种信仰的坚持。这种”饥饿“的状态实际上也是卡夫卡对写作的执着追求,这种极度的渴望驱动着他生活下去,据说卡夫卡在写完《饥饿艺术家》时,禁不住热泪满面。这是他一生斗争的自白,他把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在小说人物上,书中艺术家,脆弱、孤寂、阴郁,这也是卡夫卡的精神特质。卡夫卡与写作是共生关系,现实中不能实现的,写作帮他完成了,惟有在写作中才能自由呼吸,他自己曾在给朋友的信中写到: “我经常想,对我来说,最好的生活方


式即带着我的书写工具和台灯住在一个大大的被隔离的地窖的最里间。有人给我送饭,饭只需放在距我房间很远的地窖里最外层的门边。我身着睡衣,穿过一道道地窖供顶去吃饭的过程就是我唯一的散步。然后,我回到桌边,慢慢地边想边吃,之后又立即开始写作。”④这种对艺术的痴迷,必定只能是一种孤独的存在。艺术家犹如盗火受罚的普罗米修斯,如替世人受难的耶稣,外在的压力再大都能承受,惟有来自内心深处的清醒让其备受折磨,面对荒诞的世界,信仰的瓦解,人心的隔膜,呐喊但可悲的是叫喊于生人中。在“世人皆醉我独醒”的痛苦中,饥饿艺术家用自己的方式结束了生命,卡夫卡也在写作中终结此生。

参考文献:

①斯托尔曼.饥饿艺术[A].论卡夫卡[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59.

②恩格斯:致康·施米特[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84.

③叶廷芳.现代艺术的探险者[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6

④叶廷芳编.卡夫卡全集(9)[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37

⑤(奥地利)弗兰茨·卡夫卡, 叶廷芳译,卡夫卡中篇小说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⑥温华,不安灵魂的自白——解读饥饿艺术[J].名作欣赏.2000(3)

肖岚,华中师范大学2010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e0d023ed7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