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独运,筑造离奇世界 ——《饥饿艺术家》解读 [摘 要]写于1922年的《饥饿艺术家》是卡夫卡为数甚少的珍爱作品之一,在这部文学作品中,卡夫卡匠心独运,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荒诞却又真实的离奇世界。 [关键词]叙述视角;饥饿;艺术手法 《饥饿艺术家》这部短篇小说一直被公认为卡夫卡的经典作品之一,关于这部小说可以从许多方面去阐释。本文尝试着从叙述视角、饥饿意象以及文中艺术手法的运用这三个方面对这一小说进行解读,走进卡夫卡为我们筑造的离奇世界。 本文的叙事视角很有特点,一方面似乎是第三人称外视角,另一方面又似乎是第三人称内视角。乍一看来,这个故事的叙述者总是用貌似平静客观的口吻叙事,我们可以猜测,这是一个站在故事之外的叙述者在用旁观眼光叙事。这种第三人称外视角叙事是卡夫卡惯用的,往往给人一种冷静、客观、可靠的感觉。在全文中,这一叙述方式是显而易见的,在此就不再举例。然而,仔细品读之下,我们不难发现,这篇小说在叙述语言方面明显区别于其他卡夫卡式的小说,不完全是一片平静,而是活泼泼的,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这正是由于作者在第三人称外视角叙述之中又穿插了第三人称内视角的叙述方式。第三人称内视角是叙述者采用故事内人物的眼光叙事,这种的叙述视角带来的叙述语言往往是主观的、带有偏见和感情色彩的。“其实他自己明白,饥饿表演极为简单,是世上最容易做的事,这一点恐怕连行家也不清楚”。类似这样的频繁使用极端的、夸张的、渲染力强的句式在全文中比比皆是。其中较为经典的是在结束了40天饥饿艺术表演之后,饥饿艺术家从笼子里出来,经理人向众人展示饥饿艺术家虚弱惨象的那一段描写。“经理双手卡住饥饿艺术家的细腰,有些过分小心翼翼,他的动作神情使人联想到,他手中不是一个活人,而是一件极易破碎的物品。这时经理或许暗中轻轻碰了一下饥饿艺术家,以致于他的双脚和上身左右摇摆不停”“饥饿艺术家任其摆布,他脑袋聋拉在胸前,好像它是不听使唤地滚到那里,然后又莫名其妙地一动不动。他的身体已经掏空,双腿出于自卫本能紧紧和膝盖贴在一起,双脚却擦着地面,似乎那不是真正的地面,它们好像正在寻找真正的可以着落的地方。”这些语言是多么鲜明丰富,具有强烈的夸张色彩和讽刺意味。从中我们能明显感受到,叙述者并不是不带任何情绪的、纯客观地平淡述说着这惨象,而是压抑着强烈的对饥饿艺术家的同情,对以经理为代表的愚人的嘲弄与厌恶。这正是作者这种特殊叙述方式的艺术魅力所在。看似平静的描述背后压抑着强烈情感。读者往往能在异乎寻常的平静语言之下,充分感受到作者想要我们感受到的那些复杂情绪。正是因为这种异常,让读者不能一读而过,而是忍不住停下来品味、探寻、思索,从而与卡夫卡的心灵离得更近。卡夫卡的高明之处让人不禁叹服。 本文以《饥饿艺术家》为题,饥饿贯穿全文。饥饿,是一种生理上的不满足感,是一种对食物的渴望。饥饿是伴随着人类存在而产生的一种本能。从婴儿呱呱坠地开始,人就懂得饥饿,懂得进食。然而在这个故事中,艺术家选择饥饿,并且把饥饿当做一种艺术去进行表演。叔本华曾经说过,人生就像钟摆,总在痛苦和欲望之间徘徊。要想摆脱永恒的痛苦,有必要拒绝进食。可见,进食代表了对现存状态的默许,人只要还在进食,就说明他对于目前的生存状态还可以忍受。而选择饥饿,这种拒绝生的可能的极端行为,只能代表对于现今生存状态的极端否定。而把这极端的否定,把这坚决的抵抗态度表现于人前,则说明饥饿艺术家想要让更多人看到他的努力,他想要引起众人的惊奇,引起大家的思考和改变。那么,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生存状态使得饥饿艺术家不惜牺牲生命也要予以坚决否定呢?从观众对饥饿艺术家的态度就可以看出。“大人们看主要是图个消遣、赶赶时髦”,见到这瘦骨嶙峋、脸色苍白的人,观众毫无怜悯之心,只把他当做娱乐消遣的工具。在这里,人的异化是明显的主题。饥饿艺术家最后的结局是,他的受欢迎程度远不如一只豹子,这豹子仿佛连“自由好像也带在身边,自由似乎就藏在它利齿的某个地方”。人们为什么欣赏豹子呢?其实正是因为观众和小豹子处在同样的生存状态之中,他们对于自由没有清醒的认识,身处不自由却自以为自由,对真正的自由丝毫没有兴趣。人被物取代,人的自由一文不值,正是这个世界的悲哀。 在文章的前一部分,读者看到了艺术家对于饥饿的狂热追求,可能会误以为艺术家享受这样的饥饿。事实上,在临终之前,饥饿艺术家终于道出了自己选择饥饿的真实原因:“因为我找不到适合我胃口的食物。假如我找到这样的食物,请相信我,我不会招人参观,若人显眼,并像你,像大伙一样,吃得饱饱的。”所以说,选择饥饿是无奈的,并不是不想吃,而是不想吃不符合他胃口的事物。如果有这样的食物,饥饿艺术家一定会活得健康强壮,融入到众人的生活中。可惜的是,他的胃口所渴望的自由在这个荒诞的世界里根本不存在,所以他选择把自己装在笼子里,不愿与外界同流合污。事实上,他早已经知道了“同愚昧抗争,同这个愚昧的世界抗争是徒劳的”,但为了信念和追求,他选择继续饥饿,不惜牺牲生命,“不自由,毋宁死”,这种殉道者精神使得饥饿艺术家这一人物形象更加高大,他的死也透出更加悲壮的意味,让人难忘,迫人反思。作者在最后时刻抖落包袱的做法,给观众以更大的冲击,这也是卡夫卡匠心独运的聪明之处。 在小说中,作者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构建他的作品。例如,对比手法的运用。在饥饿表演早期,人们对观看饥饿表演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全城的人都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183206069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