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教育:让孩子学会如何分享

时间:2022-03-21 03:44: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爱心教育:让孩子学会如何分享 原文来自《南方贝贝早期教育中心

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它展示了一个崭新的生命降临了。从此为了这个柔嫩的小生命,大人们都围绕在他左右,给他吃最高级的奶米粉、给他穿名牌衣、给他买高等的玩具„„做了这么多,只为了让自己孩子不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但如果有一天,你们发现孩子不愿意把好吃的和大家分享,为了好看的少儿节目把你们都支出房间,爷爷奶奶腿脚不便还硬要背、硬要驮,家中来了客人却把自己最喜爱的玩具、图书、食品都藏了起来,目无尊长;这时你是否觉得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孩子的成长出了问题?的确,缺乏爱心的教育是残缺的、不完整的。我们一定不愿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智商高、能力强、却不愿分享、不懂关爱、自私冷漠的人。因此,让我们都来做有心人,从小给予孩子爱的教育,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爱心、会分享的人。乐意分享的孩子才能在集体中更快乐。那如何才能让孩子学会分享呢? 一、让孩子从小学会分享。我们知道,九个月大的小婴孩就会紧握着手里的小甜饼不愿与人分享。在孩子两三岁时,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判断能力,还不能正确区分“自己的”和“别人的”东西,当他们认为“自己的东西”被侵占时,他们就会大发脾气,因为他们只知道现在拥有,没有了就是没有了,不管你现在还给我或是将来还给我。其实此举是孩子在一定年龄阶段固有的特征。但我们看到此举也不能熟视无睹,让孩子任意为之。一天,全家人做在客厅里看电视,两岁的清清正拿着她最爱吃的饼干吃着。奶奶说:“乖乖,来给点阿婆吃。”清清很快走过来,拿着饼干往奶奶觜里送,奶奶假装咬了一口,说:“乖乖真乖,奶奶不吃,你吃吧!”清清得到了奶奶的表扬,喜滋滋的走开了。不一会儿,小姨来了,清清看到小姨,兴高采烈地跑到小姨身旁,亲了口小姨。刚坐下,清清又手拿着饼干往小姨觜里送,边送边说:“阿姨,吃。”小姨看到外甥女这么热情,可高兴啦:“清清真乖,小姨爱你!”说完,张开大嘴一口把清清递过来的饼干给吃了。清清的笑脸刹时不见了,“哇”的一声哭出来:“饼饼没了,我不要,我不要„„”奶奶忙走过来帮忙,假装着一边轻打小姨一边给清清说:“小姨不好,打她。乖乖,不哭啊!”说完,抱起清清出去了,剩下小姨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我吃错了饼干,做错了事儿„„案例中的清清和家人玩惯了“假吃真表扬”的游戏。常此以往,在清清的意识中就有了这样的想法:好吃的东西大家都让给我吃,还常表扬我。今天,清清突然棋逢对手,遇到了信以为真的小姨,出尽了洋相。如果清清的家人常此以往的对其进行着这样的教育,无形中就会助长了孩子自私的心理,从而让孩子养成不愿与人分享的行为。当然,孩子的分享行为不是自发生成的,大人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怎样做。如:饭后吃水果时,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将水果分发给大人,告诉孩子好吃的要和大家分享,还可以尝试着让孩子把好的、大的先给别人吃,而大人在欣然接受孩子给你的东西时,别忘了说“谢谢!”让孩子感受到真实的分享,同时也在无形中让孩子学习了礼貌待人。

二、榜样、表率教育,身教胜于言教在电视荧屏上相信大家都看过这样一个镜头:当孩子看到妈妈打来一盆热水,帮奶奶洗脚时,他也颤颤巍巍端来一盆水,对妈妈说:“妈妈,洗脚。”“我也给你讲小鸭子的故事。”我觉的这特生活、特真实。由此,我们也会深切领悟到榜样、表率的作用。在家中,父母要时时做好表率,真诚待人,乐于分享。在幼儿园里,老师更要为人师表,做好榜样。也许孩子们在家习惯了被大人宠,来到幼儿园这个大环境,多数孩子不能不知道怎样和同伴友好相处。特别在玩自己的玩具时,一些孩子只知道玩着从自家带来的玩具,玩腻了,就抱着自己的玩具发呆,不知该做些什么。但也有个别孩子看到同伴的玩具,抢来就玩的,因此我班刚开始让孩子自由玩玩具时,以上两种情况较多见。针对此情况,我们在孩子活动安排中,特设定了一个“快乐分享日”的活动,同时我们利用家长会、发放通知、家园宣传栏等途径让家长朋友了解明白“从小让孩子学会分享”的重要性,这样一来我们的分享日受到了家长朋友的支持。记得在第一次食品分享活动中,孩子们都怀抱着自己心爱的糖果迟迟不愿与他人分享。于是老师拿着自己的糖果来到孩子们面前,主动和孩子有礼貌的分享,让大家直接、间接的体验分享的快乐。乘机老师请孩子每人拿出一样食品问:“你们想尝尝别人的糖果吗?”渐渐地,一些孩子伸出了手,开


始交换食品。当然期间会有些小插曲:只见媛媛一把拿过同伴递过的糖,自己手中的糖却紧撰着,忘了交换、恬恬则把自己的糖果罐藏到了椅子下面、洋洋则把自己吃过的饼干递给同伴„„在这第一次的分享活动过后,许多孩子都尝试着和同伴分享,我们也意识到了开展分享活动必要性和重要性,此后,我们的分享活动越来越丰富,孩子们在分享的活动中表现得也越来越自主、友好。每到这天,孩子都会带来自己心爱的东西与同伴分享。从而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了“会分享的你是快乐”的情感。渐渐地,我们的家长也被我们所感染:天冷了。媛媛的妈妈给班中每个孩子编织了一副小手套;端午节,天天的妈妈给每个孩子准备了装有咸鸭蛋的网兜、蕙蕙奶奶带来了人手一个香包;天热了,佳佳奶奶送给每个小朋友一个游泳圈或皮;六一儿童节,天天妈妈特地拿来一只蛋糕,让大家分享节日的快乐。榜样、表率教育是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有效的教育。正如艾伦凯所强调的:榜样是习惯的基础,而习惯是人格的基础。我们要发挥榜样的作用,从而更有效的引导孩子会分享,为形成良好的人格打好基础。

三、表扬与鼓励相结合让分享成为自觉自愿的行为,对小年龄的孩子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对自己所喜欢的物品所表现出的占有欲是此年龄段孩子固有的特征。而每次的分享并不是在成人的强求和专制下进行的。我们可以用快乐的情绪真实地和孩子分享,对孩子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孩子的分享行为,让孩子慢慢习惯并乐意分享。祺祺刚满两周岁,他是家中的开心果。从小我便引导他好吃的、好玩的要大家一起分享。当然,他还不懂得何为分享,也不知道其中蕴涵的道理。但每当他做一次大方的“给你吃、给你玩、给你看”的行动时,我会用行动来肯定他、鼓励他、表扬他。在他小小的心灵深处懂得:这样做,妈妈喜欢。一次,家里来了一位小表哥,比祺祺大十几个月。小表哥看到弟弟有这么多好玩的玩具可开心了,忽而玩旋转飞机、忽而开遥控赛车、忽而玩线控遥控挖掘机„„哥哥玩什么弟弟也紧跟上,不久便传来了哭叫声。一看,两人正在抢一辆线控挖掘机。我一看便明白了,新挖掘机祺祺舍不得了。于是我带着另一辆挖掘机走过去,“祺祺,妈妈这儿还有呢,新的我们常玩,今天给哥哥玩吧!”儿子呆呆地看了我片刻,松手了,立即我鼓励祺祺说:“祺祺真棒!”看着两个小鬼平安无事的玩着,我笑了。为什么祺祺会松手,或许是另一辆挖掘机让他转移了注意力,或许他真听懂了我的话,但不管怎样,我知道我的赞扬祺祺喜欢、他能把自己心爱的玩具给哥哥玩了,我对他的此举也满足了。让孩子从小学会分享,对于孩子乐意与人分享的行为及时给予表扬、肯定,这能助长孩子良好的品德。因为我觉得家长的态度不仅决定了孩子是否能学会并乐意分享,更重要的是决定了孩子将来能否用充满爱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此外我还认为,家长的表扬、鼓励也应适度,防止孩子为了得到表扬而做出分享的行为。

四、教育有共识,孩子好品质。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指出:“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把一切都让给孩子,这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谈到:“人格教育依赖于岁之前培养。这个时期培养地好,以后继续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会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因此现在的教育不但家园间的教育要达成共识,家长中的成员教育也要达成共识。特别是爷爷奶奶们,他们的“隔代爱,爱不够”的方式往往会促使孩子们形成自私、不顾他人感受,不会爱他人的性格。正如案例中奶奶的宠爱其实不是爱,而是娇惯、而是害。因此在对孩子进行人格、习惯培养时,家庭成员间一定要达成共识教育孩子,要让爷爷奶奶知道,爱心需要从小培养,一个懂得关爱的人才能更好的立足社会。爱心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教育过程。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给孩子的心灵插上爱心和分享的翅膀,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爱心、会分享、会关心、会生活、会学习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e50884a647d27284a73513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