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教学反思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教学反思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教学反思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一首古诗是小学语文教版第十册《古诗三首》中的一首。上课之前,我备教材、学教参。知道了《古诗三首》中的《游园不值》、《饮湖上初晴雨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分别描写了春、夏不同季节,不同地点的美丽景物,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喜爱赞美之情。而且还知道选择这三首诗的意图除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体验古诗歌的节奏、音韵之美外,还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情感。 当我满怀激情走进教室,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充分投入到读诗、背诗、解意学习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氛围中时,我庆幸我成功地上完了这节课。 临近下课时,我照常问道:“同学们,你们还有问题吗?”。很多同学都满意地回答:“没有。”这时一个平时不太爱发言的男生发问了:“老师,我怎么也弄不明白,这首诗的题目叫《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可诗中一个字也没提到送别,却描写夏天碧绿的荷叶、鲜艳的荷花,这是为什么呢?”这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呀!祥和的.教室里顿时嚷开了,“是呀,我们已经学过的送别诗很多,如《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都写出了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的依依惜别之情。可这首诗一个字也不提。”一个伶牙俐齿的女同学振振有辞地说。“是不是这首诗有毛病呀?”“唉!古人作诗也文不符题呀!”教师里早已像开了锅的粥。 面对这一场在我备课之外的暴风雨,我竟哑口无言。是呀!这诗的诗题叫《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可从诗的字面内容连送别之情的痕迹也找不着呢!我暗自思忖,不敢冒昧开口。只好说:“同学们,你们可真会读书呀!敢于质疑,大胆挑战先人的创作是多么不易呀!不过,这首诗题目和内容究竟有何联系?是否真有问题?这个问题我暂时不回答,今天的家庭作业就是回家查阅有关杨万里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资料,我们明天再来交流解疑好吗?”“好。”孩子们雀跃起来。就这样我为自己找了个台阶,平息了那一幕尴尬场面。 课后我迫不及待地请教同行,认真仔细地翻阅参考书,一丝不苟地查阅有关资料。终于研读出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写景道情”的古诗内涵。我恍然大悟,难怪杨万里被誉为“南宋四家”,原来他这首送别诗竟是如此清新含蓄,藏而不露。貌似“咏荷”诗,竟是“情中状景,景中溢情”呀! 再上课时,我胸有成竹地走进教室,直扑昨天师生的课堂“疑点”,正准备滔滔不绝地陈述此诗到底情归何处时,却被学生抢占了说话权。 “口才大王”说:“老师,我真佩服杨万里的伟大,他这一首送别诗写得真是妙呀!虽是描写六月西湖中接天的莲叶,映日的荷花,可作者正是以花、叶传情,来比喻他和林子方之间的友情就像莲叶和荷花一样相互映衬,永不分离。” “我还读到了这首诗的这样一段评价:有叶无花叶无神,有花无叶花失韵,花叶相间画意浓,花叶相衬心相印。这就更说明了杨万里以传神的诗笔,把自己和朋友之间的情意比作花与叶,表达了和友人之间的惜别眷恋之情。这怎能不说是一首送别诗呢?”班长慷慨激昂地陈述着。 “我还从我找到的这首诗中感悟到本诗的送别情谊。诗的内容是:独坐湖边,不觉是艳阳。微风拂面,满湖荷叶频频变,远上接天,似思念无垠无边;朝阳撒金,红荷金装别样艳,曼舞翩翩,恰友情花开胜当年。故友已远,新人未来。怎知天不从人愿?莲叶无穷碧,故人西去,一别千里。凭湖怅离情,荷叶别样红。“昨天发问的同学竟抑扬顿挫地朗诵起来,师生竟听得如痴如醉,仿佛眼前展现了一望无垠的碧叶和映日的红荷。而在此情此景中,诗人却和林子方依依惜别,难舍难分。 “作者在这里写荷花也许是在借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e8dd1c386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