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赏析

时间:2022-04-16 01:12:2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有关杜甫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

赏析

本文是关于 杜甫的文学文章 ,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 和分享。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甫。其



古诗全文如下: 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前言】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 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公

764 年二月由阆州还成都的途中所作的组诗, 共五首。其中第四首描 写了

诗人重返草堂的欢乐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情真意切,韵味圆满, 辞采稳重匀称,诗句兴寄微婉。

注释】

⑴严郑公,即严武。公元七六三年,严武封郑国公,故称严郑公。 ⑵“常苦”二句是说打算回去后修补栏槛。 杜甫在成都草堂曾设 置水槛,所谓“新添水槛供垂钓”,其目的在于防护沙岸崩塌,损坏 药栏。此时一年多没回去, 恐怕药栏也要陡从江槛一道儿落进水里了。 此诗前四句都是预拟整理草堂之事。

⑶“新松”二句言回草堂后还要清理一切花木。 新松,指前此手 种的四棵小松。这两句斩钉截铁的话也流露了杜甫那种善恶分明、 憎分明的思想和性格,富有教育意义。如果以为杜甫只是对“新 松” “恶竹”而发,那是很不够的。《齐民要术》:“竹之丑者有四: 曰青苦、白

文学分享






有关杜甫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苦、紫苦、黄苦。”所谓恶竹,当指此类。

⑷“生理”二句自诉穷老,希望朋友照顾,是寄诗本意。黄阁老, 指严武。唐时两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相呼为“阁老”。严武此 时以黄门侍郎为戍都尹,故称“黄阁老”。紫金丹,烧炼的丹药。这 句是说怕只有神药仙丹才能挽救我的衰老呢。

⑸“三年”二句申明上文。公元七六二年七月杜甫与严武分别后, 漂泊梓州、阆州,至是,前后搭三年。空皮骨,只剩下皮包骨头。前 闻其语,今身经其事,故曰信有。古乐府有《行路难》曲。

【赏析】

第四首诗的首四句是诗人设想回成都后整理草堂之事, 却给人 以启迪世事的联想:“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大意是 说:自从离开草堂,常常焦虑沙岸崩塌,损坏药栏,现在恐怕连同江 槛一起落到湍急的水流中去了。这虽是诗人遥想离开成都之后,草堂 环境的自然遭遇,但这也体现了诗人对风风雨雨的社会现状的焦虑。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当年诗人离开草堂时亲手培 植的四株小松,才“大抵三尺强”(《四松》),诗人很喜爱它,恨不 得它迅速长成千尺高树;那到处侵蔓的恶竹,即使有万竿也要斩除。 诗人喜爱新松是因它峻秀挺拔,不随时态而变,诗人痛恨恶竹,是因 恶竹随乱而生。这两句,其句外意全在“恨不”、“应须”四字上。 杨伦在《杜诗镜铨》旁注中说:这两句“兼寓扶善疾恶意”,这是颇 有见地的。乱世的岁月里, 诗人的才干难以为社会所用,而各种丑恶 势力竞相作充分表演,诗人由此感慨万分。这两句,深深交织着诗人 对世事的爱憎。正因为它所表现的感情十分鲜明、 强烈而又分寸恰当, 所以时过千年,至今人们仍用以表达对于客观事物的爱憎之情。

此诗的后四句落到“赠严郑公”的题意上。“生理只凭黄阁老, 衰颜欲付紫金丹。”生理,即生计。黄阁老,指严武。唐代中书、门 下省的官员称“阁老”,严武以黄门侍郎镇成都,所以这样称呼。金 丹,烧炼的丹药。这两句说,诗人的生计全凭严武照顾,衰老的身体 也可托付给益寿延年的丹药了。 这里意在强调生活有了依靠, 疗养有 了条件,显示了诗人对朋友的真诚信赖和欢乐之情。最后两句,诗人 忽又从瞻望未来转到回顾过去, 痛定思痛的含义: “三年奔走空皮 骨,信有人间行路难。”诗人自 762 年(宝应元年)七月与严武分 别,至 764 年(广德二年)返草堂,前后三文学分享






有关杜甫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年。这三年,兵祸不断, 避乱他乡,飘泊不定,人瘦得只剩皮包骨头了。诗人过去常读古乐府 诗《行路难》,等到身经其事, 才知世事艰辛, 人生坎坷。 “行路难” 三字,语意双关。 一个“信”字,包涵着诗人历经艰难困苦后的无限 感慨。

全诗描写了诗人重返草堂的欢乐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情真意切, 味圆满,辞采稳重匀称, 诗句兴寄微婉。诗人将欢欣和感慨融合在 起,将瞻望与回顾一同叙述,更显出了该诗思想情感的深厚。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文学分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ee0c4cdea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