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安丘市石埠子~召忽一带民间节日及风俗

时间:2023-01-05 16:30:2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石埠子~召忽一带民间节日及风俗

老家一带算是僻壤,有着朴实的民间风俗。俗话说: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有时相邻两村风俗就有所不同,对老家的风俗简述如下,欢迎各位补充。 正月

初一:叫过年过大年,现在文化人说叫春节

风俗:发纸马,一般在四更天左右,现在许多人改到零点了。大人起来先烧水煮鼓扎(水饺),要尽量安静不用风箱,压低声音说话,更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否则小心挨扁。天井里摆好桌子,摆上菜,放上香炉,点上香。水差不多开锅时,叫起孩子,准备放鞭吃鼓扎鼓扎熟了以后,首先盛出几碗,放到灶王爷前面(叫天地下,再放几碗(一般3碗)在天井的桌子上,祭奠上天下来过年的各位神祗。大人开始烧纸(纸马),口里低声说着祈福的话,大意是:各位神祗下来过年,现在好好享用年饭,为他们准备好了马匹(烧的纸马,其实没有真正烧纸马的)、钱粮,现在过完年了,各位回到天上去,好好保佑一家人来年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待纸基本燃尽,祭奠完毕,孩子就可以放鞭,为各位神仙送行。随后家人在一起吃鼓扎,桌子上放上一盘合菜,预示一年家庭和睦。吃毕鼓扎,洗漱干净,穿上新衣服,摆上瓜子、花生、糖果,准备拜年。拜年一般以为单位,几人甚至几十人结队,首先到本家的长辈问候,前些年要问过年好、起来得早等,然后跪下磕头。现在磕头基本免了。本家走完了可以拜访其他外支的长辈。这是最能显示家族团结的时候。拜年结束,大约需要吃早饭了,然后就是玩耍,孩子在大街上放鞭炮,大人们相互串门拉家常。原来风俗,初一上午是不能喂猪的,人过年猪不能过年,它们是被宰杀的,现在人们不在乎了。初一是耍日子,过去说要避免劳动,否则要辛苦一年。现在抓钱要紧,年五更干活也不鲜见。以前初一是不能出门的,现在也破旧立新了。初一一整天伙食以吃鼓扎为主。

初二:出门,走亲戚。一般应该先看望最亲近的上辈,就是姥娘、姥爷、舅父,外甥血管里流着他们的血。呵呵,现在结婚的一般是首先走丈人家了,否则是要难堪地。

初五:叫五马日,称呼不详。早上有放鞭的,有条件的吃鼓扎。一般年除日晚上一直到初五晚上都要点香的。

初七:人日,好像说早上天气好的话这一年收人,就是人生的多。

十五:灯节上元,现在电视上说叫元宵。风俗:1、白天踩高跷、耍百耍,晚上挂灯、放起花地花子、烟火。焰火是现在的事。小孩子点滴滴金子玩。2、送灯。提前一天用白面、黑面、地瓜面等,做成龙形、凤形、杯形的面,上锅蒸熟,中间插上芯子,到十五晚上放上适量植物油点燃,龙凤形的灯一般放到粮食囤,白面做的大些的灯放到灶王爷前(天地下),再放几个到南屋、北屋,其余灯的用桶保护好,送到老林先辈的坟前。家里的还要用灯到处照一照,室内旮旯都要照遍,人的身上也照一遍,驱除邪崇和百病。现在都省事了,过生日用的小蜡烛代替了面做的灯,也少了一种传统文化。面灯做出来有些是很讲究的,和工艺品一样,非常好看。

十六:耍日子,嫁出去的闺女回娘家的日子。正月十五以前,女人要在家做饭待客不能出门,过了十五客也待完了,就要回娘家看看了。这天她们携儿带女,打扮得花枝招展,嘻嘻哈哈,热闹无比,特别是见到以前闺中的密友,更是说不完,拉不尽,难分难舍。 二月

二月二:就叫二月二,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万岁皇爷使金牛,皇后娘娘来送饭,保的黎民天下收。这是典型的农耕文化,农民的节日。风俗:早上要炒几个荤菜,吃过年时做得饽饽,据说吃了不怕马后”――就是狼。撒粮食囤,早上在天井里、门前大街上,用草木灰撒成圆圆的粮食囤,中间放上一把五谷杂粮,祈求一年的丰收。 三月

清明:清明有时不在三月。这是仅次于过年和中秋的第三个大节。清明节细算起来应该是三天:清


明的前两天叫一百五,俗说一百五,燕子来添土,此时燕子已经回来给窝添土。这天的风俗是早上去给先辈的坟上添土,平日坟上一般是不能添土的,只有这天才能添土,算是给逝去的人修房百五的说法有两种:一是说自冬至算起是105天,另一说是自上年立冬算起是150天,所以说一百。晚饭前到祖坟上祭奠。清明的前一天叫寒食,也叫大寒食,据说这天是介子推死难的日子,过去的风俗是这天不动烟火,吃头天晚上做好的高粱粥。再天才是清明,也叫小寒食。这天也是日子,风俗:1、吃鼓扎,女儿回娘家,跟正月十六一样。这时风清日明,桃红柳绿,确实是玩耍的好日子。2、煮蛋。鸡蛋、鹅蛋煮熟,一人分几个,过去生活困难,小孩子很珍惜那两个蛋,都用胭脂染得通红,玩够了才吃。3、插柳枝松枝。早上门角、窗沿上插上新鲜的柳枝、松枝。4、打秋千,有条件的吊个大秋千,引得笑声一片,特别是女孩子更是喜欢这项活动,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5、做柳哨,滴扎人,用柳枝的外皮做成哨子,含在嘴里吹,甜丝丝的,苦丝丝的。茅草未长出来的花序叫扎人,拔出来剥出里面白白的、嫩嫩的花絮,吃起来甜甜的。

三月三:神仙节。俗语三月三,过神仙,据说这天凌晨,在西山顶上幸运的话能听到神仙在空中经过的声音,有福的也许能得到神仙超拔,肉身成仙。当然,也有瞎话说在山顶上等待成仙的人的碰到妖怪的故事。风俗:一般是上庙求拜,偶不信那些东西,所以对这个节不甚了了。 四月:不知道有什么节,祖宗们喜欢阳数,节日大多在阳数月。 五月:

端午节。风俗:1、包粽子看闺女,用西山的棕叶和黍子做成的粽子是最好的,一般初二三背着粽子看闺女。2、门窗前插艾蒿,日出以前插好,据说是辟邪。艾蒿的气息确实不错,海飞丝的香气就是艾蒿的。多余的艾蒿阴干,可以在夏天长疮疖时用来烧水洗或者灸。3、煮鸡蛋,扎五丝,小孩子吃用苦夏草煮的鸡蛋,也有在粽子锅里煮的,据说吃了不苦夏。苦夏就是夏天食欲不振,面黄肌瘦,过了夏天才好。五丝就是凌晨用五色丝线扎在孩子的手腕、脚腕上辟邪6、带荷包。心灵手巧的姑娘们用五色丝线锈成小荷包,分给小孩子(也许还有心上人)带在胸前,还有做成小条帚样子的,很好看。许多时候端午节赶上割麦子,只能草草而已。

五月十三:雨节,民间说大旱三年忘不了五月十三,意思是这天下雨的几率非常大,因为这天是老爷磨刀,杀曹操,那雨是关帝君磨刀沾的水。这反映了人们对和曹操一样阴险毒辣不忠不孝的小人的痛恨。

五月二十:分龙。雨季马上来临,天老爷要给各地分龙好去下雨。灶王爷画的上面有农事,里边七姑看蚕二龙治水三人七饼一类的话,象天书一样不得而知。那几龙治水就是这天要分得龙数目。 3 六月:

不知道有什么节?请补充。

风俗:上新麦子坟,出新麦子门。麦子收了,磨成面,首先祭祀祖先,然后走亲访友,自己享用。传统的节日几乎都有祭祀的内容,是民族文化的根本。

入伏:大致在六月,一般中午吃一顿面条,热汗直流,说这天吃了面条不怕热。

夏九九:一九二九扇在手,三九四九汗初透,五九六九,叶落知秋;七九不盖单,八九小燕走。九九加一九,家家忙秋收。 七月

七月七:乞巧节,据说牛郎织女相会,现在人们号称中国的夫妻节(恕不用情人两字,总感觉情人不是正经夫妻关系)。过去闺房中在这天许愿,祈求心灵手巧,女红针指技艺过人,详情不知。 七月十五:鬼节,中元节,这天要上坟祭祀祖先。 八月

八月十五,中秋节。八月十五小过年,仅次于过年的第二大节。风俗:晚上一家团圆,吃月饼,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00f1009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