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宛”“葵”“卬”——《诗经》释辞之二

时间:2023-03-22 19:04: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诗经》中的“宛”“葵”“卬”——《诗经》释辞之二

作者:尹世英

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8年第9



要:《诗经》 中的“宛”与现代汉语的“宛”是一样的,都是“曲折,仿佛”的意思,把“宛”解作“枯萎”“小”是不准确的;“葵”做名词是葵菜,做动词是“朝向”,不是“揆”的假借字;“卬”是动词,后来写作“仰”或“昂”,没有被假借为代词。词的语境义受语境和本义双重规约。

关键词:宛 仿佛 朝向 抬头

今人阅读《诗经》,选一本名家或大家的注本,按照书中的注释,怡然自得,很是惬意。殊不知,由于传统训诂学的天然缺陷,即使很多著名版本在关于《诗经》语言的解读上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偏误,使读者或多或少地丧失了《诗经》中的某些精彩。在此,我们选取《诗经》中具有“朝向”义的“宛”“葵”与“卬”,说说它们在《诗经》中的正确打开方式。

一、宛

词义有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现代人读《诗经》,会遇到《诗经》中词语的解释和现代汉语不尽相同,这不足为奇,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词是语言变化最敏感的要素,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是一种变化;还有一种变化是词的义项的增减,有些词的义项越来越多,有些越来越少,这也是正常现象。但有些词的意思只在某些特定的句子中出现,其他的句子中从来没有出现过,这就不是正常现象,这是对句子中词义的误解。这种现象在《诗经》中有很多,关于“宛”的解读就是这样的。

(一)《诗经》中“宛”的传统解读《诗经》中共有十二个“宛”,四个“宛丘”,是地名,不用深究;另外八个,《诗经》现代注释本中通常是四种:

1. 宛然:形容回转身子的样子。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魏风·葛屦)2. 仿佛;好像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秦风·蒹葭》)3. 枯萎的样子。宛其死矣,他人是愉。(《唐风·山有枢》). 小的样子。宛彼鸣鸠,翰飞戾天。(《小雅·小宛》)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宛:屈草自覆也”;《新华字典》说“宛:曲折;仿佛”。那么,《诗经》中的“宛”和这些工具书中的“宛”有什么关系呢?

1. 宛然:宛转回避的样子。“宛”的“宛转回避”义来自于“屈草自覆”的“屈”,所以,有“曲折”义;“的样子”来自“然”。

2. 宛:仿佛,好像。“宛在水中央”之“宛”是“仿佛、好像”,被草覆盖,当然是若隐若现,现代汉语的“宛”就是这个意思,现代汉语常见词有“宛转,宛然,宛如”,等等,这是一脉相承的。

3“. 宛”解释为“枯萎,小”,现代汉语中是没有的,是“宛”的词义从古到今产生了变化吗?“宛其死矣”的“宛”解作“枯萎”,从“宛”的本义说,也不过分“,屈的草”其生命力不会太旺盛,但从文意看“枯萎”之义应该是由“ 死”承担的;“宛其死矣”这个句子,共有四个词,一个代词“其”,一个语气词“矣”,这两个词都是虚词,这句诗的意思主要由“宛”和“死”承担,它们不应该是同义词。“山有枢”是讽刺守财奴,是说唐地的统治者白


白守着大量财富,不能物尽其用,“仿佛这些人死了一样”,“宛”是“仿佛,好像”义,做谓语,不是“枯萎”义。

“. 宛彼鸣鸠”之“宛”,也不是“小”义。鸠是人们常见的鸟儿,对于常见的东西,如果飞得高了“,翰飞戾天”,人们不会觉得它小,只是看不清楚,那怎么确定是“鸠”呢?因为是“鸣鸠”,通过“鸣”叫声可以判断,所以“宛”在这里的意思是“仿佛,好像”,“小”是不恰当的。

(二)关于《诗经》中“宛”的解读的讨论从以上我们知道,传统上,对《诗经》中“宛”的注释有偏误。我们要明确的是,这种偏误不是词义发展的结果,是人们对文献中的词的误解。从对文句的分析,我们知道,造成这些误解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对文意理解不够透彻,过分夸大了“随文释义”;另一个是解读者没有遵守语言法则。“宛”的“枯萎”和“小”的意思就不合理的,“枯萎”义只出现在“宛其死矣”中,“小”义只出现在“宛彼鸣鸠”中,其他的文献都没有这种用法,这不符合语言法则。每一个写作者所使用的语词都是被社会成员普遍认可的词,新造词义是很难顺利地传递思想的,这是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基本属性。当然,假如这个意思被后人或别人接受并传播,那就是成功的新造词,可是“宛”的“枯萎”“小”义,没有被广泛传播和使用,说明“宛”的这个意思不被大众接受。

(三)结论“宛”在汉语长河中,源远流长,但其基本义从未改变。传承经典,让经典永流传,需要对经典的文本有正确的解读,要有科学的态度,不能过分迷信古人。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有更科学的手段去解读古典文献。《诗经》中“宛”的意思是古今汉语一脉相承的“曲折,仿佛”义。“宛”的“曲折”义,在现代汉语中写作“宛转”;“仿佛”义,写作“宛如”“宛若”“宛然”。“宛”在《诗经》中没有“枯萎”“小”义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没有,在从《诗经》到现代汉语的两千多年的其他文献中,也没有,“宛”在《诗经》中被解读为“ 枯萎”“小”是误解,今天阅读《诗经》的时候要修正这个偏误。

二、葵

现代通行本《诗经》有三个“葵”,浙江古籍出版社的《十三经注疏》版,也是这三个,说明“葵”从东汉起,在《诗经》中就是这种存在状态。《诗经》中的三个“葵”是:

1.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豳风·七月》)2. 乐只君子,天子葵之。(《小雅·采菽》)3. 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大雅·板)现代各种注本都是沿用“诂训”,

“七月亨葵及菽”之“葵”是葵菜,本义,无异议。“天子葵之”“则莫我敢葵”的两个“葵”都是通“揆”,“测量”义。“天子葵之”从东汉毛亨就是这样的,《毛传》“葵,揆也”。

“则莫我敢葵”,东汉郑玄笺:“葵,揆也”。

“莫我敢葵”和“天子葵之”两个“葵”是谓语中心词,是动词,句法地位很容易判断,“葵”前有副词“敢”做状语;或者“葵”后有代词“之”,做宾语,“葵”只能是谓词。“诂训”解“葵”为“揆”,是关注了“葵”的句法地位,“揆”一看就是动词,“揆”是“测量”义,《诗经》中有一例“揆之以日”(通过太阳的变化测得时日)(《鄘风·定之方中》)。

但《诗经》中两个做动词的“葵”不是“测量”义,通过文意我们知道“莫我敢葵”之“葵”是“面对、朝向”,“天子葵之”的“葵”是“垂青”,这些意思若从“测量”义引申出来,很牵强,但从“葵”本身得来,顺理成章。《说文解字》“葵,菜也。”《左传·成公十七年》“鲍庄子之知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西晋杜预注:“葵,倾叶向日,以蔽其

根。”“七月亨葵及菽”是“葵”的本用,“莫我敢葵”和“天子葵之”是“葵”的引申用法。词的本义符合语境义,是没有必要假借的。沿用诂训是尊重传统,可是传统的就一定正确吗?


假如没有注释,我们也可以读通这两句诗,读者会下意识地把句中的“葵”看作是动词,学界一般叫作词类活用,倒是注释为“揆”,要绕好大个弯,最终还是说不清。

三、卬

按照十三经注疏本《诗经》有九个“卬”,一个邛邛:颙颙邛邛。(大雅·卷阿)现代通行本都是“卬卬”,那《诗经》中“卬”就是十一个。“卬卬”一般注为“气概轩昂的样子”。《诗经》还有四个“瞻卬”都是“瞻卬昊天”, 这个“卬”后来写作“仰”即“瞻仰”。

一般认为其他五例是第一人称代词,这5 个“卬”是:

1. 樵彼桑薪,卬烘于煁。(《小雅·白华》)2.卬盛于豆,于豆于登。(《大雅·生民》)3.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邶风·匏有苦叶》)杨伯峻、何乐士认为:“另外《诗经·大雅》有‘卬盛于豆’,《小雅》有‘卬烘于煁’二‘卬’字,有人说‘卬’是‘仰’初文,所以存疑。”如果“卬”是“仰”的初文,那么“卬烘”“卬盛”是上古汉语的连动结构动词,“卬”是动词,“卬烘于煁”是说把“桑薪”竖着放在煁(一种可以移动的火炉)里;“卬盛于豆”是因为“豆”是一种高脚碗,往这种“豆”里放东西,可不得抬抬手、扬扬头吗?历代注释认为这两个“卬”是代词,那是注释家们知道“烘”“盛”是谓语中心词,这样的词的前面应该是主语,那“卬”就是代词了,但是,他们忽视了上古汉语的语法结构和后来不尽相同。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中三个“卬”的意思是一贯的。《诗经》有九个“否”,其他七个是“害澣害否、或圣或否、否难知也、尝其旨否、或醉或否、未知臧否、邦国若否”,这些“否”都是前面谓词的否定语,这是上古汉语的选择句式;“卬否”和“旨否”“臧否”“若否”的结构是相同的,“旨”“臧”“若”都不是代词,独独“卬”是代词?

《邶风·匏有苦叶》这部分的标点应该是: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积极招揽生意的船夫说:“别人都过去了,上吗?别人都过去了,上吗?”“上的话要等我男友来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102f194ad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