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意义

时间:2023-05-04 11:29:2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文学的意义

作为一个研究文学的人,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文学是什么?”如果用某位权威的话来说:“文学是人学”。固然,此语出于权威之口,所以几乎成了文学研究界,特别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界的“公理”。但如果这么说,本人要问一句:“那人家人类学是干嘛吃的?”又有句据说研究很透彻,流传也很广的话,曰:“凡是伟大的文学(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都是探讨人性。”那不才又要弱弱的问一句:“那人家心理学探讨的又是个啥?”如果还有人要把郭某人的话搬出来说啥“文学是革命的传声筒”还有“什么什么机”……那大冷的天儿,就请您哪儿暖和哪儿呆着去。

话说这个问题纠结了我好一阵子,以致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敢承认自己的专业。说说我们研究什么?“某某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好嘛,用上了精神分析学说;什么什么时期的诗歌流派?那行,历史文学史)又跑出来了;“某某笔下的什么世界”?管他“湘西”还是“老北京”,可不像人社会学的田野考察作业?谁谁作品中对彼岸世界的思考?更绝,哲学和神学命题啊……文学似乎和一切与人相关的学科都挂了边儿,所以鄙人当年曾望着《二十世纪西方文论》一个劲儿纳闷,怎么这些文学理论都跟别的人文社科专业纠缠不休呢?话又说回来,如果研究一篇文学作品怎么怎么写得好,用了啥表达方法,那,又插到了人文艺学的地盘上去了。

那哪块地儿是咱们的自留地啊?!

所以这个大疑惑弄得我一直垂头丧气的,特别是,文学是什么更可以衍生出一个有哲学意义的命题:“人类为什么要虚构?”当年尚还懵懂的我自是无法在书中在理论中得以解答,因为生命,本就是要历经锤炼和磨折方才露出底蕴,三十而立好几年,如今我终于对自己多少解答了这个大惑:

文学,是生命的镜像。是人类中的一群人用文字表达的对生存可能处境的种种探索。而文字,或话语,其原初意义是对世界和事物本质的表述。所以,真正的文学必须是表达生存或生活中的真感受,真思考。由此度量,优秀的文学作品是那些能引发人(作者和读者)生命感触的文字。这样的文字里有活生生的生命在:其中的文学形象,随着书页的翻开,立即诞生在每位读者的心里,而且,伴随终身。所以,我们一说起那些经典的文学人物,如贾


宝玉、林妹妹、基督山伯爵、大卫.科波菲尔等,就如同他们真实的活着,他们的喜怒哀乐牵引着我们触动着我们的内心。我们谈起他们,就如同或就是我们熟稔亲切的朋友。

此外,文学作品中的感想与思绪,总能触及我们心灵深处柔软的一角。那些话语,其实就在心里萦绕许久,只是被作者道出而已,其中的生存追问,也是自己或明或隐思虑着的。在阅读时,你要么和作者对话要么和他论辩。譬如看《卡拉马佐夫兄弟》时,您真以为自己不是伊万么?那些心灵和思想上的自我折磨其实对每一个认真寻找生命的真谛衡量善恶分量的人而言都不陌生。所以,文学在某种意义上等同于另一种生存,准确的说,是生命的镜像或另一维。因此,文学研究才能涉及到一切的人文学科,毕竟,它是人类生活的另一种再现。

最后,回到那个有点哲学意味的命题:人类为什么要虚构?事实上,这种虚构却是对真正的真实亦即世界本质的寻找方式。心理的真实和客观存在相互交叉但不互等。文艺作品在客观存在的层面是虚构的,但它们却真实的作用于我们的情感和内心;而客观存在就是真实吗?此刻地球上有几十亿人真实的存在着,但其中大部分人对你我的生活而言都几乎可以忽略。于个体而言,只有真正能作用于人们内在生命成长的人和事才是真正真实的。所以,文学的虚构其实直指真正的真实,这种真实就是世界的本相和个体的成长,是被碌碌的世俗红尘忽略掩盖的本质。

每次读完一本好书,满心喜悦的合上书页,阳光透过窗户在客厅的地板上印出明亮温暖的一块,我伸伸懒腰,直觉得象和一个好友亲切交谈了一番,平和而又喜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1b327f8b2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