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歌(杨万里诗作) 《插秧歌》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此诗描绘了一幅农家总动员,雨中抢插秧苗的风俗图画。全诗写得新、奇、快、恬,充分体现了诚斋体的风格。 作品名称:《插秧歌》;创作年代:南宋文学;体裁:七言律诗;作者:杨万里 插秧歌 田夫抛秧田妇接⑴,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⑵,雨从头上湿到胛⑶。 唤渠朝餐歇半霎⑷,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⑸,照管鹅儿与雏鸭。 作品注释 ⑴抛秧:插秧前,须将秧苗从秧畦拔出,捆成小捆,扔进稻田,叫做抛秧。 ⑵插秧:将秧苗栽插于水田中 ⑶兜鍪:古代打仗所用的头盔。蓑:即蓑衣,用草或棕制成,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甲:用金属或皮革制成的护身装备。 ⑷胛:肩胛骨。这里指肩膀。 ⑸渠:他,代词。朝餐:吃早饭。半霎:很短的时间。 ⑹莳:移栽植物。这里指插秧。匝:满。未匝:指这块田里还没有栽插完毕。[1] 作品鉴赏 由于这首诗着力写雨中抢插稻秧,所以作者也不怠慢,开篇便动手“插”了起来:“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这分工何等明确,何等精细。拔秧活轻,小儿干,接秧也轻,田妇干;比较起来,抛秧插秧活重,田夫和大儿干。“抛”、“接”、“拔”、“插”,四个动词,准确具体。尤以“抛”字最妙,活画出秧束雨中飞舞的情态。只两句,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跃然纸上。 三、四两句进一步点明雨中抢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从句中不难领会春雨之密、之急、之大,否则,不至于从头上流入脖颈并沾湿肩膀。以“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充溢着一股火药味儿,正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一场紧张的战斗。 五、六两句“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前句是个无主兼语句,“唤”的主语没有写出,按诗意应是位老妪或老翁。后句是个无主连动句,按诗意,主语应是“大儿”,还极可能包括完成了本职活茬的田夫、田妇和小儿。一家人干活绝无唱过一口便袖手看戏的道理。老人来叫他们吃早饭,(抢插何其早,自在其中),让他们歇那么小小一会儿,却无人动作,无人答话,似乎对田埂上的呼唤置若罔闻,连抬头看一眼的工夫也没有。不如此,便写不出抢插的紧张程度。 结句“秧根未稳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似乎是田夫对送饭老人的回答:“您瞧这稻苗还不栽稳,再说这块田还没插完,您把饭放这儿,我们呆会儿就吃,您得赶紧回去照看好那帮鸡鸭鹅们,它们要来到田里,可就糟了。”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学者称诚斋先生。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绍兴(宋高宗年号,1131—1162)进士,曾任秘书监。主张抗金。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家”或“南宋四家”。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精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形成了他独具的诗风,号为“诚斋体”。杨万里学问渊博,才思健举。亦能文,对理学亦颇注意。相传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诗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名《诚斋集》,今存。 丰子恺散文杨柳赏析:春天的象征 丰子恺是著名画家,又是一位散文家,因此,他对事物具有极其细微的观察,并从中悟出自己的感受。这篇散文就以杨柳为描写对象,从为什么喜欢杨柳,杨柳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杨柳能象征春天这三个方面,把杨柳写活了,写透了,赋予原本平凡的柳树以深刻的意义。 文章开头,作者首先说明他爱上杨柳完全是偶然的,是因为在白马湖边的春晖中学教书时,在自己的住处边种了一株杨柳,并把自己的住处取名为“小杨柳屋”,后来的他又经常把杨柳画在自己的漫画作品中。很多人以为丰子恺原来就与杨柳有缘,其实他对杨柳有着一个渐渐了解的过程,是因为杨柳本身的特点,才让他越来越关注这一种树的。 丰子恺深深地感受到了杨柳的美,这是因为其美“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杨柳的主要的美点,是其下垂”。一条条柳丝从树的顶端垂下,垂向大地。尽管它并不艳丽,也没有五彩缤纷,只有一种绿色,显得特别朴实,但正是它“下垂”的姿态,让丰子恺感慨不已。在他的笔下,杨柳已不再是一种树,而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它不像别的植物只顾着“枝叶花果蒸蒸日上”,却“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忘了给它以生命的泥土。杨柳绝不是这样的,它饮水思源,不忘养育之恩,它一直眷恋着大地,忘不了它的根。 在这一点上,作者让自己手中的笔往深处开掘,突出描写了杨柳的知恩图报和别的植物的无情和虚荣。拟人化的手段在这里使用得淋漓尽致:“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这是在描写别的那些植物。“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向处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这是对杨柳的描写。在这里,作者甚至还使用了孩子眷恋慈母的生动比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但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边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看了觉得非常可爱。”字里行间,丰子恺分明已渗透了他的深情、他的赞许。 正是因为春天是美好的,体现着真善美,因此,朴实无华、不忘根本的杨柳才是春天最贴切的象征。怪不得人们索性把春天称之为“柳条春”,那些试图凭借“东君”(太阳之神)的势力,一味求高,百般讨好的树和植物,都不能代表真正的春天。丰子恺在赞美了杨柳的品格之后,十分鲜明地倡导了做人必须具有质朴、踏实、知恩的品质,这样才能拥有未来,才能真正地享受春天。以杨柳喻人,催人向善,这是丰子恺这篇散文的真正主题。 精华与糟粕 朱大建 这些年,因爱好及工作需要,我写过一些美术欣赏评论文字,但我自知,我对美术的理解是从直觉和感性出发的,美术知识结构是零碎不系统的,尤其在观赏欧美来沪展出的世界名画时,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于是痛下决心,从我珍藏的《民国学术经典》丛书中取出丰子恺著《西洋美术史》,认真拜读。我以前只读过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感觉语言隽永意味深长,见解睿智深刻,呈现出一颗赤子之心。这次读《西洋美术史》,原以为学术著作艰深,会有阅读障碍,哪知丰子恺的学术著作写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语言流畅,概念清晰,真个是高屋建瓴,举重若轻,为我等美术门外汉想得非常周到。依我的经验,读学术著作,须正襟危坐,香茶侍候,方能入脑入心。但我读《西洋美术史》读到后来,躺在床上读,轻松得就像读小说一样。尤其是附录的《西洋画派十二讲》,对西洋美术的写实派、印象派、表现派等十二流派的诞生及此消彼长,讲述得明白晓畅,对名画的点评清晰明确,使我获益匪浅。读完想起几句顺口溜:“深入浅出是通俗,浅入浅出是庸俗,深入深出犹可为,浅入深出最可恶。”联想到我在美术期刊上读过的有些美术评论,从概念到概念,云里雾里,莫测高深,不知所云,大概是存心让读者看不懂。我们真应好好学学丰子恺。 丰子恺是学问大家,是艺术大师,更是知行合一的高尚君子。近读李天扬所写《垂向大地的杨柳》一文,很受感动。散文中有一细节,记叙了丰子恺女儿丰一吟“贱卖”自己书法作品,客户过意不去反而加价的事例,显示了丰家的家风。 古人说,为学为文为人之道应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首先要博学,经过一番怀疑、审问、深思、明辨的过程之后,学问掌握了,价值观明确了,最终要笃行,做个表里如一有真才实学知行合一的坦荡君子,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也有糟粕,知行分离,说一套做一套,或者说的是明规则,做的是潜规则,甚至口蜜腹剑,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大奸似忠,大伪似真,看似很天真,心机深似井,也就是世间常说的小人,这是中国文化的糟粕。我们一直被教育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无奈远在历朝历代,近在今日的真实世界里,糟粕总是紧粘着紧贴着精华不放,假装自己也是精华,甚至比精华还要精华,让我们难以辨别,非常伤脑筋。比如,最近有一则热点新闻,是一个院士被他的学生举报学术造假,“克隆”外国产品,院士否认,此事仍在调查之中,最终结果尚未公布。但学生为何举报老师?原来,是学生自拟一份“培养计划”,要求老师将他列入重点人才培养计划,升任主任助理、副主任直至学科带头人、临床中心第一副主任、课题负责人、第一主译,今后每年代表老师参加国际学术大会,成为老师的终身秘书,安排老师的一切学术活动直至饮食起居。这协议书其实是卖身契,签后老师就失去自由,就是傀儡,老师自然不肯签,于是么就举报老师。按常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老师大概也有短处捏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1d7132951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a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