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

时间:2023-01-19 17:34: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

作者:周立权

来源:《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2016年第04

俞平伯是近代红学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人物,在他去世前九个月,由冯其庸、李希凡主编的《红楼梦大辞典》(以下称辞典红学人物一条主要收列红学史上各个时期的研究家也收录当代中青年红学研究者的简况[1]俞平伯名列其中,当属前一类。《辞典》出版在二十世纪末期,近代红学发展到此时已经经过了七八十年的历史,其中收录的近代早期红学家多已过世,可以说《辞典》中的描述,在揭示他们学术观点的同时,一些评论,多少也反映出盖棺论定后对他们在红学史上贡献、地位的基本看法,而对于俞平伯来说,尽管《辞典》未能录其卒年,这一点也应该是适用的。

据俞平伯自己的说法,他的《红楼梦》研究是在胡适《红楼梦考证》出来以后才开始进行的,而且与顾颉刚有莫大关联。在与顾颉刚讨论《红楼梦》的过程中,俞氏对胡适的观点应该有更为清晰的了解,这些有俞、顾两人的通信为证。[2]因为胡适的《红楼梦》研究与顾氏也有重要关联(所以《辞典》会把胡适、俞平伯、顾颉刚三人定为近代新红学之创始人),而如此一来,俞氏的研究受到胡适的影响是很自然的,《辞典》将坚持自传说视为俞氏基本红学观点,[3]而这正是胡适《红楼梦考证》的一个基本看法,可视为受胡适影响的最好例证。但是俞氏的研究又并不尽是依循胡适而来,这一点顾颉刚早已看到,他对俞、胡各自著作的特点有明显的区分,认为胡适侧重的是作者、续者以及本子的历史,俞氏关注的则是作者、续者态度[4]而更为重要的则是俞氏的自我认识,在认为《红楼梦》是文学这一点上,俞平伯显然比胡适更为自觉,所以在考证”“校勘《红楼梦》的同时,还特别注意批评[5]处批评主要是从文学的角度研究《红楼梦》,而这一点在《红楼梦辨》一书中确实有具体的实践。俞氏之所以会有此种认识并能加以实践,与他本人对诗词等文学门类有相当的兴趣不无关联,而早先在与傅斯年剧谈《红楼梦》过程中,傅氏以文学的眼光批评《红楼梦》,而且时有妙论,则给了他实际的启示。[6]俞氏曾经又试图和顾颉刚合办一《红楼梦》研究月刊,其中重要的一个版即是刊登文学的眼光作批评的红学研究文章,[7]凡此之类,均可见文学视角下的《红楼梦》研究于俞平伯是早有意识的,这与胡适仅仅从事著者本子的考证不尽相同。

不过尽管俞平伯注重从文学角度批评《红楼梦》,他的实际研究依然是以自传说为基本前提的,《辞典》中所引其《红楼梦》是为情场忏悔而作的”“是为十二钗作本传的”“风格是怨而不怒’”等观点,[8]都是以曹雪芹本人为依托而得出的结论,而且在遇到有明显矛盾的地方,如大观园地点问题,俞氏则试图以传世钞本纷多,或自己历史眼光太浓厚为说,来弥合这种矛盾现象,他甚至也能够直接从《红楼梦》是小说出发,认为其所记不全是信史,不必处处坐实,但此时他终究未能直接对自传说提出质疑,[9]可见自传说的重大影响。俞平伯明确对自传说提出质疑是在建国以后,他认为将《红楼梦》视为曹雪芹的自传有着不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失去小说所以为小说的意义处处粘合真人真事,小说恐怕不好写,更不能写得这样好若处处都是真的,即无所谓真事隐’”[10]然而随即俞平伯的研究就受到批判,这一认识不得不被迫加以修改,《红楼梦》成为包含现实主义与人民性传统的书籍,与封建统治最严厉的时期密切相关,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在这种情况下,俞平伯要想据原有的思路展开红学研究显然是不可能的,本来有可能建立的红学研究新典范也就此落空(关于近代红学典范的讨论,可参余英时《近代红学的发展与红学革命》一文)。 此处需要指出的是,从早期的办刊不果而终,到建国后的政治影响,尽管俞平伯的一些红学研究思路在相当时期内未能付诸实践,但其红学研究思想是应该受到重视的,毕竟在这种意识之下,俞氏有其实践成果,更重要的是这对后来开拓红学研究的新路径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例如余英时试图创建新典范的《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一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这正如同胡适的《红楼梦考证》是复活自传说,而不是创造了自传说[11]而从这个意义上说,《辞典》对《红楼梦辨》立足于唯心主义的研究方法隐含微词,[12]是不够妥当的,因为这真是他的特色与意义所在。

《辞典》对俞氏的描述也忽略了一些内容,如对程高本后四十回续书这一问题,《辞典》径直将首功归于胡适,这一做法当然不能说错,但能对后四十回有更为详细的认识,则是在俞著出来以后,而且胡适在《红楼梦考证》的改定稿中还引用到俞氏的观点,修正了自己的看法。[13]可见俞氏对这一问题的定谳是有功劳的。

最后有一点需要指出,冯、李所编毕竟只是辞典,限于体例,自然不可能面面俱到,从这一点来说,有所疏忽也不能过分苛责,诚如编者所言,它只是得鱼之筌,并非所欲得[14]最后是要丢掉的。 参考文献:

[1][3][8][12][14]冯其庸,李希凡.红楼梦大辞典[M].北京: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31127119911024.

[2]俞平伯,顾颉刚.俞平伯和顾颉刚讨论《红楼梦》的通信[J].红楼梦学刊,19813. [4][5][6][7][9]俞平伯.红楼梦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2495120-121. [10]俞平伯.红楼心解[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 [11]周汝昌.红楼梦与中国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0949-57. [13]胡适文集(第二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6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2092f67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