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钟、王与写经小楷

时间:2022-11-04 04:16: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钟、王与写经小楷

作者:温学皎

来源:《速读·上旬》2017年第10

要:小楷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钟繇,他原是位隶书最杰出的权威大家,为正书之祖。到了东晋王羲之,将小楷书法更加以悉心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国小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写经,指书写佛典。印度初期佛教时代,小乘诸部传承佛法皆依靠口诵,大乘教徒则侧重劝说书写。其中包括:经文、经目、注疏、释文、赞文、陀罗尼、发愿文、启请文、忏悔文、祭文、僧传等可以统称为写经。 关键词:小楷;钟繇;二王;写经 一、楷书的基本审美特点

楷书,又称正楷、楷体、正书或真书,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字体。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东汉。宋宣和书谱: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认为楷书是由古隶演变而成的。据传:孔子墓上,子贡植的一株楷树,枝干挺直而不屈曲。楷书本笔画简爽,必须如楷树之枝干也。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东晋以後,南北分裂,书法亦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书体,带着汉隶的遗型,笔法古拙劲正,而风格质朴方严,长于榜书,这就是所说的魏碑。南派书法,多疏放妍妙,长于尺牍。南北朝,因为地域差别,个人习性、书风迥然不同。北书刚强,南书蕴藉,各臻其妙,无分上下,而包世臣与康有为,却极力推崇两朝书,尤重北魏碑体。康氏举十美,以强调魏碑的优点。唐代的楷书,亦如唐代国势的兴盛局面,真所谓空前。书体成熟,书家辈出,在楷书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

一般说来,写小字与写大字是大不相同的,其原则上是:写大字要紧密无间,而写小字必要使其宽绰有余。故古人所谓作大字要如小字,而作小字要如大字。又苏东坡论书有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有余的精语。 二、钟繇、二王小楷之代表作及特点分析

小楷字帖甚多,传世的墨拓中,要以晋唐小楷的声名最为显赫。其中通常包括了三国魏时钟繇的《宣示帖》《荐季直表》、东晋王羲之的《乐毅论》《曹娥碑》《黄庭经》、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唐钟绍京的《灵飞经》等。还有元代赵孟頫、明代王宠、祝允明等小楷作品的墨迹影印本也是非常好的范本。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钟繇书法,具有古朴之风格,传世作品《宣示表》《荐季直表》。钟繇是中国书法由汉隶向楷书转换的关键时期的代表人物,后人将他称为楷书的鼻祖。他不但精于隶书、楷书、行书诸体,而且于书法理论亦颇有建树。因此,后人将他与王羲之并称为钟王

钟繇小楷与后来的王羲之小楷颇有不同,字形较扁,富有隶书意趣,看上去古雅、淳朴。布局大小相间,疏朗自然,虽参差不一,但体格严谨,故后世多以古雅来评论他的作品。刘熙载《艺概·书概》谓钟繇茂密,然茂密正能走马其书之大巧若拙,后人莫及繇书如圣德君子,容貌若愚。钟繇书法的特点正在于看似很敦厚朴拙,实则藏秀于中。此种蕴藉含蓄之书风恰恰就是张怀瓘每每称颂的古雅幽深,是天然之美的显露,与二王书风有所区分,也从中反映出了书法到东晋在美学观念上的一些变化。

王羲之是继钟繇之后中国书法的集大成者,不仅行草绝伦,且楷法遒美,小楷代表作有《黄庭经》《乐毅论》《孝女曹娥碑》等。在书法史上具有经典示范的意义,艺术价值极高。其子王献之学习其父,亦有不凡建树,不仅精于行草,亦有《洛神赋十三行》这样的经典小楷作品传世。在王献之的传世书法作品当中,《洛神赋》堪称是其小楷代表之作。此帖笔致浑逸,锋势灵动,结体散宕,翩若惊鸿,颇得自然洒脱之意趣,章法顾盼有致,充分显露了王献之独特的艺术风格。元代赵孟頫评之:字画神逸,墨迹飞动。明代冯诠则谓之:隽逸骀宕,秀色可餐。

三、写经体小楷的起源和审美特点

佛教自汉魏时代由印度传入中国,佛经的翻译和复制传播便成为很重要的一件事。由于佛经是传播佛法最好的信息载体,因此,自北魏开始,写经体逐渐在佛教领域内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书法领域。由于写经不完全属于书法行为,它首先是出于实用的需要,即要最大限度地方便学习研究佛法的人们进行阅读,因此要求结体工整,易于识别,通篇字体匀称,章法完美和谐。究其原因,主要是要求写经要从意识形态上与佛法的精神互为表里,妙相契合,以此来表达人们对佛法的敬畏,同时也才能完整地阐述经文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早期的写经具有明显的隶意,结构更具草简书之风貌。笔法与结体比之简书更加精到,横画结尾处上翘收笔,捺笔右下按笔微提收笔,隶意十分明显。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写经有的还带有明显的魏碑特点。隋唐时期,写经体在笔法结构上已经非常成熟,与早期写经截然不同。一般而言,写经体在结体上都具有横画左低右高的特点,横画微微向右上方倾斜,收笔时笔锋回向左上方,自然调整为中锋。竖画多横笔入锋,收笔多回锋。撇捺多出字形之外,起着平衡整体字形之作用,也是外耀其精神之关键。到了唐代,由于佛教的兴盛,写经体达到鼎盛时期,笔法结构更趋完善,达到极致,如相传为唐代钟绍京所书的《灵飞经》即属于这样的代表之作。

写经小楷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从最初的以实用为目的,后来逐渐经历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也使我们从中看到了写经小楷的演变规律。早期的写经,尽管在技法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巧上不能和隋唐写经相媲美,但它所具有的那种原创之美,却能给今天的学习和探索出新带来诸多有益的启发。 四、结语

不难看出,钟繇在当时客观的社会条件下借鉴民间写经,发展了小楷,而二王父子又在他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形成了独特的魏晋风格小楷书法,为后世提供了足资借鉴的极好范本。当前书者们应当打破定势思维,深入学习和领会古人创新求变的开创性精神,深入经典,借鉴民间,推陈出新,从写经体和钟王一脉小楷当中比较分析,获取灵感。但前提是,必须加强自己的综合文化修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艺术审美观,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严格要求自己,为小楷这一中国书法百花园中的奇葩在新的历史时期再度绽放并贡献自己应尽的力量。 作者简介:

温学皎,男,广西南宁人,广西艺术学院,书法与篆刻研究硕士研究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23003b7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b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