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吾与白鸥盟”,“不与俗物同条生”

时间:2022-05-06 22:24: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此心吾与白鸥盟不与俗物同条生

作者:许晨

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27

摘要: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黄庭坚自幼饱读诗书,文学造诣颇高。在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这样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很大的作家,逝世近千年之后,仍不乏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

关键词:山谷诗;黄庭坚人格魅力;脱俗超然;正直守节

黄庭坚逝世170 年后,朝臣陈纬缅怀其时说道:道德博物曰文, 能固所守曰节。公之文名,愈久愈著,如暾日之行天,终古不灭,非道德博闻不及此;公之节气,愈挫愈劲,如精金之在冶,百炼不磨,非能固守不及此。

黄庭坚留在历史中的形象为文人(诗人、词人、书法家)、官吏和一个最普通的人。因此我选择艺术生涯这个角度入手,元好问曾说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光从作品判断为人是不足据的,但山谷奉行做文章写实话的原则,再加上史书中关于他的记载和前人对他的评述,应该足以还原出他的七八分真。

本文虽存在主观情感过多、研究引证未必足据和语言表述的一些问题。但在了解黄庭坚的过程中,我一直秉承着对黄庭坚的人格的敬仰、感受着他所给我的思想的冲击,并为这样一个屡遭磨难却乐观洒脱清濯身影而深受感动,因而写作中严谨、认真。望所写拙作不负山谷美名。

艺术生涯:作计随人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黄庭坚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五岁时初诵《五经》,十天就背出《春秋》。七岁就写出颇具功力的《牧童诗》。其舅李常一次到他家里见他书架上书籍纷多,随手抽几本一问,竟对答如流,无所不通,不觉惊呼:一日千里,必大有为!

嘉佑八年(1063年),时值十九岁的黄庭坚入京赴试,不知怎的,待榜期间,都哄传他得了省元,于是同舍置酒,预为庆贺。事后得之,真正考上的是孙升和另外两人,并没有他。人们大都一哄而散,有的甚至还哭了,只有他依旧喝酒自若,并且酒后同孙升一块去看榜,神色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刚刚成年,黄庭坚就表现那种处变不惊、视险如夷、蕴坚贞于平淡的人生态度。

黄庭坚的诗文人气和书卷气十分浓厚,这与他饱读诗书和在工作之余爱好雅趣是分不开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256b8dc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07.html